姚苗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整个医院的敷料、医疗器械、药品以及灭菌等方面的供应,在医院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医院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医生治疗、护理人员护理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医院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并且预防医院受到各种病菌或是污染物的感染.文章主要阐述了医院供应室如何进行管理,提出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
作者:邬飞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对中医药而言,服务需求增长提供了发展良机,政策扶持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文章就“十二五”时期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打造与上海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的战略目标.
作者:沈远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形成的方法.方法:把同专业同年级的两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病案书写教学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病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取匿名形式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中医辨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运用类比、演绎、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形象思维方式.结论:病案书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的形成.
作者:符逢春;王萍;林辉;彭桂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文章回顾分析了富阳市中医院中药房近年来在药品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深入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及研究改进对策.提出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问题主要是:人员管理欠严格,药品入库管理及储藏管理欠科学,药房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改进的相应对策为:严格执行人员的上岗制度,提高药品入库、储藏及销售管理,加强对中药房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孙娜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用药出现的问题已难以回避,为制定、规范全国统一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标准提供参考,探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文章提出:中药饮片包装标签(合格证)混乱、处方应付不统一、地区差异、传统用药习惯、教材及规范不严谨等因素造成处方应付混乱、甚至相互矛盾.不但给跨辖区调配中药的患者带来困难,而且很难确保中药处方应付的正确性.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成为目前制约中药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瓶颈问题.修订、完善并建立既达到国际标准,又符合中药实际状况,具有中药自身特色的处方应付质量标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杰;尹蔚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媒体宣传对中医医疗机构患者就诊行为的影响,探寻中医宣传推广的方法.方法:通过深入访谈,了解中医医疗机构就诊病人的就医行为,及其受到媒体影响的情况以及对媒体的态度.结果:电视、互联网、报刊书籍为患者接触了解中医的主要渠道,其中电视媒体因为形式多样,较其它形式更形象生动等特点成为主要的渠道.结论:以电视和互联网为主的宣传推广,将提高中医的影响,促进中医的发展.
作者:曲圣坤;武锋;闻楠;高成;胡凌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6年底上海开办了“上海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开创性地将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改革和创新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师承教育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经过3年的培养,继承人在结业的同时获得博士学位.文章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作了说明.
作者:黄素英;方松春;毕丽娟;苏丽娜;张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对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海燕;段华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病案作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信息载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基层医院病案利用范围亦不断扩大,利用量也逐渐增多.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病案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人员不足、病案质量不高以及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没得到足够的尊重等问题,致使存在多方面的医疗纠纷的隐患.文章通过分析病案管理中易产生医疗纠纷的环节,提出加强病案管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医疗安全,并终达到促进医护患关系和谐统一的目的.
作者:杨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因素并寻找相应对策,为降低学生焦虑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05名医专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出现焦虑状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一、二、三年级学生间焦虑情绪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专业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学习焦虑情绪受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应予重视并解决.
作者:喻菁;黄路路;黄永清;李小林;王国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推行中医药进社区这一政策下,社区医院近年来中药使用状况.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管理软件的数据统计及随机抽样统计分析相结合,对朝晖街道社区医院近年来中药处方的处方数、剂量、药味和金额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医院中药使用逐年增加,同时中药处方也存在剂量偏大、药味偏多、金额偏高等情况.结论:为了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需求,推行中医中药进社区,更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需要社区医生、药师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作者:季日丽;朱整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当前中医“治未病”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卫生机构、社区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治未病”社区推进工作“和睦模式”.方法:①分析背景与问题,②模式框架设计,③进行社区实验,④实验效果观察.结果:干预效果明显,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治未病”知晓率提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政府主导的“和睦模式”一是凸显了区域推进优势,使“治未病”理念形成了区域覆盖;二是整合了区域资源优势,提升了“治未病”服务水平;三是调动了区域各类组织的积极性,使“治未病”理念和技术服务呈现多元化拓展;四是顺应了区域人群的需求意愿,使中医药服务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和互动;五是体现了区域投入综合效应,使中医药服务的投入产生了绩效的大化.
作者:杨帆;李航;黄雯琪;俞志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诸多方面,但关键的是人才.文章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了我国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此为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赵臻;邓文萍;常凯;王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中医院护士目前的健康教育培训需求,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不断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在一次院内护士健康教育讲座后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不同层次护士对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和培训途径的看法.结果:护士认为重要的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前三位依次是沟通交流技巧、专科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培训途径重要的前三位是外出学习、院内培训、院内和科室讲座.护师认为重要的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前三位依次是专科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沟通交流技巧、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培训途径重要的前三位是外出学习、院内培训、科室讲座.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士认为重要的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前三位依次是专科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沟通交流技巧、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指导技巧;培训途径重要的前三位是院内讲座、院内培训、外出学习.结论:不同层次护士均关注沟通技巧、专科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的培训,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还关注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护士对健康教育培训的途径要求多种多样,以外出学习、院内培训、院内和科室讲座为主.
作者:许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文章通过5D管理模式,探讨了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如何平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以达到合理分配管理职责的目的.
作者:王霞;何丽娜;王耀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药材市场上经常存在非道地药材(甚至伪劣药材)冒充道地药材,造成市场混淆,给道地药材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道地药材市场的混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经济有效的识别手段.地理标志制度为此提供一个经济有效的识别手段.文章从道地药材市场混淆人手,分析道地药材市场混淆的危害性及其原因,提出运用地理标志消除道地药材市场混淆,阐述了地理标志制度在道地药材市场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姚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工作并获得一定经济报酬的特殊工作形式.文章论述了以学校后勤部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载体,并依托学校学工部勤工助学中心,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联动育人新模式的尝试,收效良好.并总结了发挥后勤和学工部门各自优势,以新模式将勤工助学运用于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做法,调研探讨了勤工助学对就业指导的促进作用,以及联动育人新模式的实效性.
作者:孙传新;佟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科学素养的培育是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培育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点.文章探讨了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培育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从优化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人手激发学生科学实验兴趣,提升科学意识,有效拓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以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倡导科学精神.
作者:张小莉;梅雪;江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随着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日益提高、医疗市场的逐步扩大及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医疗单位尤其是中医医院正在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及模式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文章介绍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建院半个多世纪以来,根据自身实际及特点,适时调整发展战略,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五化”(专科化、特色化、品牌化、一体化、国际化)道路,并以此为基础着力打造“洛阳正骨”知名品牌.
作者:谷文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做好多中心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工作,课题组在完成52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临床研究课题数据管理过程中,分析存在问题,对数据管理模式进行适应性设计与实施,总结经验与策略,形成了适宜中医特色临床诊疗技术研究的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规范工作流程与管理模式.
作者:刘萍;胡镜清;王静;赵婷;刘北松;连凤梅;董宇;乔洁;莫用元;杨德昌;任小巧;范劲松;葛常祝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