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德;张培;陈光忠;陈雪梅;邹飞;万为人
对砷的致突变、致癌及致畸性及其机制进行分析.砷通过直接损伤DNA,抑制DNA修复,引起染色体畸变,诱导细胞凋亡及甲基化等多种途径产生致癌和致畸作用.
作者:刘清毅;梁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防治高温致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体外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凋亡模型,应用PKC特异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loride(CTC),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率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高温处理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37 ℃培养加CTC组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温作用后海马神经细胞内HSP70表达明显升高,而应用CTC后,其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高温和CTC均能够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PKC激活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炳德;张培;陈光忠;陈雪梅;邹飞;万为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ET和NO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发现AOPP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中度和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ET和NO均显著升高,且ET、NO与AChE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AOPP患者血浆ET和NO的含量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春凤;王继存;张平;杨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予健康性成熟Wistar雌性大鼠腹腔注射硫酸镍(NiSO4)1.25、2.5、5mg/kg染毒,1次/d,连续21 d.染毒结束次日心脏采血,放免法测血清孕酮(p)、雌二醇(E2),酶法测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同时取股骨测骨质量.结果发现,染毒组动物血清性激素E2、p水平下降,血清StrACP、AKP活性升高,骨钙、骨磷和骨密度下降,有机质含量上升.说明NiSO4的直接损伤和其造成的卵巢功能损害,可共同导致骨质量异常,骨代谢紊乱.
作者:王学习;朱玉真;孙应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报道9例小儿胃复安中毒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提示因小儿锥体系统功能不健全,故应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作者:叶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探讨丙溴磷对家兔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将家兔分为2个剂量组经皮肤染毒丙溴磷,于染毒前和染毒后5 d、10 d,分别测定各组大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维生素E(Vit E)、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染毒后家兔脑组织GSH-Px、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P<0.01),Vit E、NO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丙溴磷所致的家兔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与NO浓度降低相互促进,并可能是脑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作者:林立;张强;张春之;隋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染毒组大鼠采用半自动式吸入烹调油烟(COF)[浓度(43±4)mg/m3],阴性对照组吸入加热空气(24~28 ℃),每组雄性SD大鼠15只,于染毒20 d、40 d、60 d观察COF对大鼠生殖腺毒性及其微量元素的影响.在吸入COF 40 d、60 d时大鼠体重均有降低趋势;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时间-效应关系;精子含量和存活率显著降低,畸形率明显升高,且死精子多;睾丸中Zn、Mn代谢紊乱,出现Zn降低、Mn升高,并呈时间-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说明烹调油烟对生殖腺具有明显毒性,同时提示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可能对生殖腺的损害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东阳;让蔚清;谢红卫;贺栋梁;龙鼎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通过对某石化公司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了解和掌握了该项目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防护效果.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成彬;王先;文淑华;黄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雄黄(硫化砷)毒性较低,但其在燃烧中遇水可生成属高毒性的物质砷化氢.砷化氢能直接损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也可作用于血管舒缩中枢,使血管壁平滑肌麻痹,通透性增加引起急骤的血管内溶血,急性肾功能损害.2002年11月我院肾内科成功抢救了1例在雄黄燃烧后的车间工作1h而致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杰;袁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某公交公司315名驾驶员进行了驾驶紧张问卷调查,同时调查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驾车经历,测试血压、心电图、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等.结果显示,公交驾驶人群血压异常率为17.8%,心电图异常率为17.5%.提示公交驾驶员心血管功能改变与驾驶紧张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作者:张育红;岳峰琴;李凤芝;汤丽霞;薛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别对室温及冰箱冷藏保存的全血标本定时作血常规检测.结果提示:抗凝血室温保存应在7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抗凝血冰箱冷藏保存,只要在22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史善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创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技术(CRS-RFLP)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应用CRS-RFLP检测技术,检测hOGG1c.32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未引入错配位点时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RS-RFLP的检测结果与未引入错配位点时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CRS-RFLP检测技术适用于已知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忠彬;朱人;夏昭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同样的车间条件下,分别对旧机器设备和技术改造后的新机器设备进行现场噪声测定.结果发现新型号的织布机、细纱机和粗纺机比旧型号的相应机械设备产生噪声的强度未见降低,且粗纺机的噪声强度比过去增大.说明纺织作业职业性噪声危害仍然严重.
作者:岳杰;江建梅;刘四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报道1例用秘方治疗鼻窦炎致急性汞中毒死亡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郭宝科;张风琴;刘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从煤工尘肺患者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分离出326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占88.36%,主要为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42.86%、30.21%,总检出率为34.87%.药敏试验表明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是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煤工尘肺肺部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作者:廖祝承;姚勇;曹国华;李立威;彭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事故发生经过某自来水公司加氯间,于2000年11月5日晚22:00左右,因液体氯气罐压力过大,突然发生管裂,大量氯气从管裂处逸出,值班人员立即戴上防毒面具连续3次进入加氯间试图关闭氯气阀,结果均未成功.此时因氯气泄漏严重,加之防毒面具年久失效,导致该值班人员胸闷、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双眼红肿.
作者:张丽贞;马英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50名接触噪声工人(接噪组)及2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显示:接噪组波Ⅰ不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Ⅰ、Ⅲ、Ⅴ波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接噪组不同工龄BAEP各波PL及IPL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工龄>10年组差异非常显著.上述结果提示,BAEP可预测噪声对听力的早期影响,BAEP检测可作为噪声职业危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冯永仁;王淼君;金海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例用砷制剂治疗白血病患者的尿砷含量变化.用药后尿砷含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停药后尿砷含量迅速下降.建议在使用砷制剂时,应定期监测尿砷含量.
作者:秦虹;彭珊茁;王凯;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 [例1]女,42岁,有哮喘病史10余年.在家清洁环境卫生时,配制1:24次氯酸钠稀释液(有效氯浓度2 000 mg/L)进行空气喷洒消毒,因未戴口罩等防护面具而出现眼痛、流泪、咳嗽、鼻咽部烧灼感、胸闷、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于2003年5月8日急诊入院.
作者:王辉;刘鹏;卢春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依据国家标准GB/T16145-1995测定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粪便中铥-170的放射性活度,并参照GB/T16148-1995进行摄入量、待积有效剂量E(50)及3年内累积有效剂量当量(H3,E)的估算.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的摄入量分别为(9.22±1.40)×105 Bq和(1.37±0.21)×105 Bq,E(50)分别为(6.15±0.93)×10-3 Sv和(9.13±1.40)×10-4 Sv,H3,E分别为(6.11±0.92)×10-3 Sv和(9.07±1.40)×10-4 Sv.本事故中2名工作人员铥-170摄入量低于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E(50)低于0.02 Sv,所造成的内污染和内照射均是轻微的,不需要采取加速排出体内铥-170的医学干预措施.
作者:刘长安;马力文;张淑兰;徐翠华;尚兵;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