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

张丽贞;马英归

关键词:氯气中毒事故, 防毒面具, 加氯间, 自来水公司, 值班, 事故发生, 人员, 氯气泄漏, 呼吸困难, 液体, 压力, 胸闷, 失效, 气罐, 气阀, 咳嗽, 红肿
摘要:1 事故发生经过某自来水公司加氯间,于2000年11月5日晚22:00左右,因液体氯气罐压力过大,突然发生管裂,大量氯气从管裂处逸出,值班人员立即戴上防毒面具连续3次进入加氯间试图关闭氯气阀,结果均未成功.此时因氯气泄漏严重,加之防毒面具年久失效,导致该值班人员胸闷、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双眼红肿.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砷的致突变、致癌及致畸性

    对砷的致突变、致癌及致畸性及其机制进行分析.砷通过直接损伤DNA,抑制DNA修复,引起染色体畸变,诱导细胞凋亡及甲基化等多种途径产生致癌和致畸作用.

    作者:刘清毅;梁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粉尘作业人员体检项目及体检结果告知时限的商榷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指导用人单位和健康检查机构正确选择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卫生监督部门正确运用法律条款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者:孙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别对室温及冰箱冷藏保存的全血标本定时作血常规检测.结果提示:抗凝血室温保存应在7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抗凝血冰箱冷藏保存,只要在22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史善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硫酸镍对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予健康性成熟Wistar雌性大鼠腹腔注射硫酸镍(NiSO4)1.25、2.5、5mg/kg染毒,1次/d,连续21 d.染毒结束次日心脏采血,放免法测血清孕酮(p)、雌二醇(E2),酶法测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同时取股骨测骨质量.结果发现,染毒组动物血清性激素E2、p水平下降,血清StrACP、AKP活性升高,骨钙、骨磷和骨密度下降,有机质含量上升.说明NiSO4的直接损伤和其造成的卵巢功能损害,可共同导致骨质量异常,骨代谢紊乱.

    作者:王学习;朱玉真;孙应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噪声接触工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探讨

    采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50名接触噪声工人(接噪组)及2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显示:接噪组波Ⅰ不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Ⅰ、Ⅲ、Ⅴ波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接噪组不同工龄BAEP各波PL及IPL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工龄>10年组差异非常显著.上述结果提示,BAEP可预测噪声对听力的早期影响,BAEP检测可作为噪声职业危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冯永仁;王淼君;金海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蛋白激酶C激活在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防治高温致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体外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凋亡模型,应用PKC特异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loride(CTC),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率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高温处理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37 ℃培养加CTC组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温作用后海马神经细胞内HSP70表达明显升高,而应用CTC后,其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高温和CTC均能够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PKC激活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炳德;张培;陈光忠;陈雪梅;邹飞;万为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醋酸铅对小鼠生精功能的影响

    小鼠灌胃染毒醋酸铅10 mg/kg、20 mg/kg和40 mg/kg,1次/d,连续染毒5 d,测定精子数、精子活动度、精子畸形率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显示染毒20 mg/kg以上时,精子计数、直线运动精子数、活精子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而静止不动精子数、精子畸形率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各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P<0.01),并呈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r值依次为-0.786 6,-0.894 9,-0.780 9, 0.780 9, 0.558 1, 0.493 2(P<0.01,P<0.05).说明染毒醋酸铅≥20 mg/kg可损害小鼠的生精功能.

    作者:张玉敏;马明月;崔金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0例分析

    探讨了20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体会.

    作者:石春;王冬梅;董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

    1 事故发生经过某自来水公司加氯间,于2000年11月5日晚22:00左右,因液体氯气罐压力过大,突然发生管裂,大量氯气从管裂处逸出,值班人员立即戴上防毒面具连续3次进入加氯间试图关闭氯气阀,结果均未成功.此时因氯气泄漏严重,加之防毒面具年久失效,导致该值班人员胸闷、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双眼红肿.

    作者:张丽贞;马英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CRS-RFLP技术检测hOGG1c.32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目的探讨创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技术(CRS-RFLP)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应用CRS-RFLP检测技术,检测hOGG1c.32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未引入错配位点时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RS-RFLP的检测结果与未引入错配位点时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CRS-RFLP检测技术适用于已知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忠彬;朱人;夏昭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氯化钡溶液烧伤并中毒患者的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因工作中不慎被高温氯化钡溶液烧伤双足及部分小腿皮肤,于伤后1 h由当地卫生院转入我院.查体:T 38.0℃,P 115次/min,R 24次/min,BP 100/70 mmHg.意识清,自诉心悸、头痛、肢体麻木、呼吸困难,来院途中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双足及小腿部分皮肤可见Ⅱ度烧伤,面积达5%.实验室检查:血K+3.0 mmol/L,尿蛋白(++),尿WBC(+),可见少量管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出现,Q-T间期延长.诊断:急性氯化钡溶液烧伤并中毒.立即充分清洗创面,应用硫酸镁湿敷,静脉补钾及应用解毒剂(20%硫代硫酸钠30 ml)等.24 h后烧伤处皮肤常规换药,伤后10 d出院.出院时血K+4.5 mmol/L,心电图及尿常规均正常.

    作者:敖江宁;冯艳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用MCF-7细胞检测有机磷农药拟雌激素样活性

    目的观察常用有机磷农药对MCF-7细胞增殖以及对雌激素受体基因和pS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乐果、乙酰甲胺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对氧磷6种有机磷农药进行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实验和转录活化实验.使pS2基因表达上调.结论乐果可能具有拟雌激素样活性,且引起pS2基因表达上调不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

    作者:郑光;周志俊;戴旭峰;孙运光;顾锡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用砷剂治疗白血病患者尿砷的含量变化1例报告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例用砷制剂治疗白血病患者的尿砷含量变化.用药后尿砷含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停药后尿砷含量迅速下降.建议在使用砷制剂时,应定期监测尿砷含量.

    作者:秦虹;彭珊茁;王凯;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含汞偏方治鼻窦炎致急性汞中毒死亡1例报告

    报道1例用秘方治疗鼻窦炎致急性汞中毒死亡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抢救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郭宝科;张风琴;刘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丙溴磷对家兔大脑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为探讨丙溴磷对家兔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将家兔分为2个剂量组经皮肤染毒丙溴磷,于染毒前和染毒后5 d、10 d,分别测定各组大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维生素E(Vit E)、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染毒后家兔脑组织GSH-Px、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P<0.01),Vit E、NO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丙溴磷所致的家兔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与NO浓度降低相互促进,并可能是脑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作者:林立;张强;张春之;隋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ET和NO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发现AOPP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中度和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ET和NO均显著升高,且ET、NO与AChE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AOPP患者血浆ET和NO的含量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春凤;王继存;张平;杨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

    依据国家标准GB/T16145-1995测定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粪便中铥-170的放射性活度,并参照GB/T16148-1995进行摄入量、待积有效剂量E(50)及3年内累积有效剂量当量(H3,E)的估算.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的摄入量分别为(9.22±1.40)×105 Bq和(1.37±0.21)×105 Bq,E(50)分别为(6.15±0.93)×10-3 Sv和(9.13±1.40)×10-4 Sv,H3,E分别为(6.11±0.92)×10-3 Sv和(9.07±1.40)×10-4 Sv.本事故中2名工作人员铥-170摄入量低于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E(50)低于0.02 Sv,所造成的内污染和内照射均是轻微的,不需要采取加速排出体内铥-170的医学干预措施.

    作者:刘长安;马力文;张淑兰;徐翠华;尚兵;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515例尘肺患者痰细菌培养的结果分析

    515例尘肺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Ⅰ、Ⅱ、Ⅲ期尘肺细菌感染阳性率不同(x=15.04,P<0.05),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菌感染阳性率高于单纯尘肺患者(x=15.04,P<0.05).

    作者:马麟;邸晓莹;马玉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按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熔配车间、后加工及包装工段评价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成型车间评价为Ⅱ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基本合格.

    作者:李奎荣;程广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浸漆工氯丙烯中毒7例报告

    7名浸漆作业工人先后接触氯丙烯后发生慢性中毒,本文对现场调查资料、临床表现、中毒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张正华;谭允琪;孙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