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

刘长安;马力文;张淑兰;徐翠华;尚兵;刘英

关键词:铥-170, 内污染, 摄入量, 待积有效剂量, 累积有效剂量当量
摘要:依据国家标准GB/T16145-1995测定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粪便中铥-170的放射性活度,并参照GB/T16148-1995进行摄入量、待积有效剂量E(50)及3年内累积有效剂量当量(H3,E)的估算.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的摄入量分别为(9.22±1.40)×105 Bq和(1.37±0.21)×105 Bq,E(50)分别为(6.15±0.93)×10-3 Sv和(9.13±1.40)×10-4 Sv,H3,E分别为(6.11±0.92)×10-3 Sv和(9.07±1.40)×10-4 Sv.本事故中2名工作人员铥-170摄入量低于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E(50)低于0.02 Sv,所造成的内污染和内照射均是轻微的,不需要采取加速排出体内铥-170的医学干预措施.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1)的CHO细胞表达体系.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GSTM1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CHO细胞,用G418筛选细胞的阳性克隆,并用PCR、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测定GSTM1酶活性.结果 GSTM1基因已转染到CHO细胞的基因组,并转录表达,生成GSTM1蛋白,经测定活性达到28mmol/(min·mg prot).结论通过CHO-GSTM1细胞表达,为基因工程生产具有完整功能GSTM1的进一步纯化提供了材料,为研究化学致癌物在真核细胞中的代谢,作为遗传药理学、毒理学研究的候选细胞株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萍萍;张朝武;谢东;吴逸明;韩良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砷的致突变、致癌及致畸性

    对砷的致突变、致癌及致畸性及其机制进行分析.砷通过直接损伤DNA,抑制DNA修复,引起染色体畸变,诱导细胞凋亡及甲基化等多种途径产生致癌和致畸作用.

    作者:刘清毅;梁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醋酸铅对PC12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PC12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唑盐(MTT)法检测IC50值,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58/PI 荧光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细胞48 h,其IC50值为(0.445±0.080)mmol/L;用0.25、0.5mmol/L醋酸铅处理细胞48 h,可见凋亡峰和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两铅处理组经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检测出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aspase-3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醋酸铅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活化有关.

    作者:赵南;唐旭东;周克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石化公司新建三苯联合装置项目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

    通过对某石化公司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了解和掌握了该项目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防护效果.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成彬;王先;文淑华;黄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0例分析

    探讨了20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体会.

    作者:石春;王冬梅;董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515例尘肺患者痰细菌培养的结果分析

    515例尘肺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显示,Ⅰ、Ⅱ、Ⅲ期尘肺细菌感染阳性率不同(x=15.04,P<0.05),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菌感染阳性率高于单纯尘肺患者(x=15.04,P<0.05).

    作者:马麟;邸晓莹;马玉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丙溴磷对家兔大脑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

    为探讨丙溴磷对家兔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将家兔分为2个剂量组经皮肤染毒丙溴磷,于染毒前和染毒后5 d、10 d,分别测定各组大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维生素E(Vit E)、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染毒后家兔脑组织GSH-Px、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P<0.01),Vit E、NO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丙溴磷所致的家兔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与NO浓度降低相互促进,并可能是脑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

    作者:林立;张强;张春之;隋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ET和NO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结果发现AOPP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中度和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ET和NO均显著升高,且ET、NO与AChE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提示AOPP患者血浆ET和NO的含量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春凤;王继存;张平;杨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氯化钡溶液烧伤并中毒患者的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2岁,因工作中不慎被高温氯化钡溶液烧伤双足及部分小腿皮肤,于伤后1 h由当地卫生院转入我院.查体:T 38.0℃,P 115次/min,R 24次/min,BP 100/70 mmHg.意识清,自诉心悸、头痛、肢体麻木、呼吸困难,来院途中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双足及小腿部分皮肤可见Ⅱ度烧伤,面积达5%.实验室检查:血K+3.0 mmol/L,尿蛋白(++),尿WBC(+),可见少量管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出现,Q-T间期延长.诊断:急性氯化钡溶液烧伤并中毒.立即充分清洗创面,应用硫酸镁湿敷,静脉补钾及应用解毒剂(20%硫代硫酸钠30 ml)等.24 h后烧伤处皮肤常规换药,伤后10 d出院.出院时血K+4.5 mmol/L,心电图及尿常规均正常.

    作者:敖江宁;冯艳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用MCF-7细胞检测有机磷农药拟雌激素样活性

    目的观察常用有机磷农药对MCF-7细胞增殖以及对雌激素受体基因和pS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乐果、乙酰甲胺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对氧磷6种有机磷农药进行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实验和转录活化实验.使pS2基因表达上调.结论乐果可能具有拟雌激素样活性,且引起pS2基因表达上调不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

    作者:郑光;周志俊;戴旭峰;孙运光;顾锡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粉尘作业人员体检项目及体检结果告知时限的商榷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指导用人单位和健康检查机构正确选择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卫生监督部门正确运用法律条款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者:孙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温度、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别对室温及冰箱冷藏保存的全血标本定时作血常规检测.结果提示:抗凝血室温保存应在7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抗凝血冰箱冷藏保存,只要在22 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史善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1例报告

    雄黄(硫化砷)毒性较低,但其在燃烧中遇水可生成属高毒性的物质砷化氢.砷化氢能直接损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也可作用于血管舒缩中枢,使血管壁平滑肌麻痹,通透性增加引起急骤的血管内溶血,急性肾功能损害.2002年11月我院肾内科成功抢救了1例在雄黄燃烧后的车间工作1h而致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杰;袁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噪声作业工人血浆热应激蛋白70抗体与心脏功能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噪声作业工人血浆热应激蛋白(HSP)70抗体与心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法测定噪声作业工人血浆HSP70抗体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SP70抗体水平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组HSP70抗体阳性率为35.6%,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15.7%);在排除了常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心电图异常与HSP70抗体之间仍然存在较强联系.结论血浆HSP70抗体可能是噪声作业工人心脏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姚惠琳;祁成;彭丽华;杨杪;杨秋玲;郑建如;马晓钟;陈胜;邬堂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胃复安中毒9例临床分析

    报道9例小儿胃复安中毒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提示因小儿锥体系统功能不健全,故应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作者:叶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急性氯气中毒事故的调查

    1 事故发生经过某自来水公司加氯间,于2000年11月5日晚22:00左右,因液体氯气罐压力过大,突然发生管裂,大量氯气从管裂处逸出,值班人员立即戴上防毒面具连续3次进入加氯间试图关闭氯气阀,结果均未成功.此时因氯气泄漏严重,加之防毒面具年久失效,导致该值班人员胸闷、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双眼红肿.

    作者:张丽贞;马英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按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熔配车间、后加工及包装工段评价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成型车间评价为Ⅱ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基本合格.

    作者:李奎荣;程广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驾驶紧张对公交驾驶员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对某公交公司315名驾驶员进行了驾驶紧张问卷调查,同时调查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驾车经历,测试血压、心电图、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等.结果显示,公交驾驶人群血压异常率为17.8%,心电图异常率为17.5%.提示公交驾驶员心血管功能改变与驾驶紧张有一定程度的关联.

    作者:张育红;岳峰琴;李凤芝;汤丽霞;薛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

    依据国家标准GB/T16145-1995测定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粪便中铥-170的放射性活度,并参照GB/T16148-1995进行摄入量、待积有效剂量E(50)及3年内累积有效剂量当量(H3,E)的估算.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的摄入量分别为(9.22±1.40)×105 Bq和(1.37±0.21)×105 Bq,E(50)分别为(6.15±0.93)×10-3 Sv和(9.13±1.40)×10-4 Sv,H3,E分别为(6.11±0.92)×10-3 Sv和(9.07±1.40)×10-4 Sv.本事故中2名工作人员铥-170摄入量低于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E(50)低于0.02 Sv,所造成的内污染和内照射均是轻微的,不需要采取加速排出体内铥-170的医学干预措施.

    作者:刘长安;马力文;张淑兰;徐翠华;尚兵;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次氯酸钠致呼吸道及眼部损伤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 [例1]女,42岁,有哮喘病史10余年.在家清洁环境卫生时,配制1:24次氯酸钠稀释液(有效氯浓度2 000 mg/L)进行空气喷洒消毒,因未戴口罩等防护面具而出现眼痛、流泪、咳嗽、鼻咽部烧灼感、胸闷、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于2003年5月8日急诊入院.

    作者:王辉;刘鹏;卢春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