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疑似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1例报告

寇辉;姜树民;赵立群;苏维广

关键词: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中毒, 报告, 血清胆碱酯酶, 心肌供血不足, 窦性心动过速, 实验室检查, 自主运动, 意识, 医院就诊, 四肢皮肤, 明确诊断, 患者, 二便失禁, 恶心呕吐, 对症治疗, 血常规, 尿常规, 干片法, 参考值
摘要:患者,女,53岁,2002年9月10日20:40分来诊.家属代述:患者于晚饭后约1 h出现眩晕、恶心呕吐,逐渐意识不清、抽搐、吐白沫、二便失禁.该患10余天前也曾有过类似症状,在附近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查体:T 36 ℃,P 86次/分,BP 140/62 mmHg(18.7/8.2 kPa),R 35次/分,意识不清,四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胸廓对称,双肺满布湿NFDA2音,心界不大,心律整齐,腹部平坦,全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无自主运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43×109/L,GR 85%,RBC 4.36×1012/L,Hb 127 g/L,PLT 299×109/L,血清胆碱酯酶(ChE)988 U/ml(干片法,正常参考值4 650~12 220 U/ml).尿常规,颗粒管型1~2/高倍视野,蛋白(++);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供血不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铅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60名铅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及健康状况检查的结果表明,长期接触铅可导致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明显降低,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可作为铅对机体影响的早期评价指标.

    作者:姚应水;吴成荣;胡传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p53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p53基因与膀胱肿瘤相关性研究很多,绝大多数研究认为p53的突变与膀胱肿瘤的发生有关.为对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3年有关化学致癌物质引起p53基因突变机制、p5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行为以及用于膀胱肿瘤基因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刘彦慧;罗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铁矿采矿工人呼吸系统职业性损伤的调查

    对130名铁矿采矿工人健康检查发现,呼吸系统职业性损伤比较明显,并多发生于40岁以上或接尘工龄10年以上者.建议对此类人群重点加强健康监护.

    作者:杜春玲;赵修海;张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接氟工人血和尿液指标的检测分析

    选取长期工作在氟污染环境的一线工人测定血清和尿液各项指标,结果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有明显差异(P<0.01,P<0.05).提示长期暴露于高氟环境,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肝肾损害.

    作者:农嵩;张树球;李朝敢;韦耀东;朱晓莹;黄受宪;梁淑英;蒙金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沥青光毒性皮炎19例报告

    光毒性皮炎常因接触煤焦沥青等光敏性物质所致.某厂19名后勤辅助工,在接触煤焦沥青仅半个月余即发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翎;姜树华;孙丽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4例铅中毒患者肝脏损害临床分析

    报道14例铅中毒肝脏损害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分析了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出现肝损害的原因.

    作者:赵立强;伏代刚;赵元全;游全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加快职业病临床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纷纷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辅助日常工作.但是从国内职业病临床医疗单位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科研、体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还远未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过10年规划、研制已经于2002年5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的生产安全、身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也给职业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从事职业病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邹和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妊娠期铅暴露对新生仔鼠脑组织MDA、SOD的影响及金属硫蛋白的诱导

    目的探讨妊娠期铅暴露对新生仔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对金属硫蛋白(MT)的诱导.方法采用灌胃方式于C57小鼠孕第0 d至妊娠结束进行醋酸铅染毒,仔鼠出生后第1 d处死,取脑组织测定MDA含量及SOD活性,同时测定脑组织中MT的含量.结果妊娠期铅暴露使新生仔鼠脑组织MDA及MT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铅的脑发育毒性与其引起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增高及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有关;金属铅可诱导发育中脑组织MT的产生,提示MT在体内铅的转运、代谢乃至解毒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张敬旭;符绍莲;江河;阮明;张宝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观察体会

    口服大量有机磷农药引起重度中毒者预后较差,我们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了血液灌流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本文通过6例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根据其疾病的特点,阐述了血液灌流的机制、方法及观察治疗护理等.

    作者:张金凤;王霞;郭庆菊;郭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尘肺病的鉴别诊断

    尘肺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肺的弥漫性纤维化,在临床上属于间质性肺病的范畴.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以侵犯肺泡壁为主要病变的一组疾病,除涉及肺泡间质本身外,还可以损害肺泡、血管内皮细胞和细支气管等肺实质.

    作者:史志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浓度萘蒸气急性吸入12例分析

    报道并分析了12例高浓度萘蒸气吸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萘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并可引起肝、肾功能改变.

    作者:姚洪波;孙秀玖;陈玉姬;洪涛;张凤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试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行政责任

    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者、政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等四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法律界定,同时又对违反这些法律规定的行为,详细规定了其承担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本文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条文释义[1]之规定,对用人单位违法后应承担的行政责任作以分析归纳,以便于卫生监督人员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作者:巩翠华;郭平;曹明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比色管消解测定发汞方法的改进

    对比色管消解发样测定发汞的过程作了一些改进,实验数据表明,发样消解完全,消解过程中发汞损失较少,测定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可以满足要求.

    作者:张宜明;朱圣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激素治疗矽肺并肺结核咯血2例报告

    [病例1]男性,73岁,接触矽尘27年,1986年确诊为Ⅰ期矽肺并肺结核.本次反复咯鲜红色血,含血块,气喘,咳嗽,黄色粘痰,每日50 ml.查体:呼吸急促,颜面、口唇及四肢轻度发绀,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湿NFDA2音,心率102次/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6×109/L,中性粒细胞86%,淋巴14%;血沉35 ml/h;痰查结核菌阳性.

    作者:夏沈宁;邸晓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某市1990~2001年农药中毒调查分析

    对某市1990~2001年农药中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作者:管万伟;贾淑梅;李晓堂;杨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婴儿有机磷中毒2例报告

    成人有机磷农药中毒已屡见不鲜,但婴儿中毒十分罕见.婴儿有机磷中毒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史不详,极易造成误诊,为此强调医护工作者遇有类似情况应引起注意,以免误诊误治.

    作者:王霞;张金凤;辛静;赵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丙烯腈对男工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丙烯腈(ACN)对男工机体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规律,筛选早期敏感的损害效应生物标志物.方法以93名接触ACN男工为接触组,条件相近的不接触毒物的70名男工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MDA、ROS、GSH含量和SOD、GSH-Px、GST、CAT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血清MDA、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GSH-Px、GST、GSH显著下降(P<0.05),上述各指标随工龄增加和车间中ACN浓度升高而升高或下降,均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且以MDA、ROS和SOD改变出现较早.结论在本次调查的浓度范围内ACN可引起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提示ACN浓度在低于或接近国家标准时仍可引起损害效应,建议将血清中MDA、ROS和SOD作为较早期损害效应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马宝玺;崔金山;柏松;郎艳燕;杨衍凯;付守林;朱峰;刘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茶多酚、维生素C对镉急性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预先投予茶多酚(TP)和Vit C对急性镉(Cd)毒性的影响.方法 4组Wistar大鼠分别皮下注射氯化钠、25 μmol/kg的氯化镉溶液,以及以TP、Vit C预处理后的25 μmol/kg氯化镉溶液.染毒24 h后测定其血清中的ALT和LDH含量,肝和肾皮质的Cd含量,肝、肾组织中的GSH和MDA含量及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染镉组大鼠肝、肾Cd含量升高,肝GSH、MDA含量升高,GSH-Px活性降低,而肾GSH-Px活性降低.经TP和Vit C预处理后,急性染镉大鼠血清中的ALT和LDH活性及肝脏中GSH、MDA含量明显低于单纯染镉组,而GSH-Px活性高于单纯染镉组.TP干预组肝脏中的Cd及肾脏中MDA显著低于单纯染镉组,Vit C干预组未见差异.与单纯染镉组比较,TP和Vit C干预组肾脏中的Cd、GSH含量及GSH-Px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P和Vit C预处理对急性镉中毒所致的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慧中;徐兆发;裴秀丛;郑霄;李晶;李北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发展辐射安全文化

    放射防护和实现高标准的安全,关键取决于人们的行为表现.制度安排能对人们的行为表现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刘长安;王文学;贾廷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重度环氧乙烷中毒1例报告

    报道1例重度环氧乙烷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

    作者:靳波;张海东;陈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