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忠
铅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生物标志物是反映机体与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交互作用所引起的所有可测定的改变,它可以反映机体对毒物的接触程度、早期毒效应以及不同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本文从接触标志物、效应标志物、易感标志物三个方面综述目前铅性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情况.
作者:黄瑞雪;熊敏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报道1例短期粘合首饰盒致重度苯中毒的病例.提示早期及时给予积极治疗患者可痊愈,为重度苯中毒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作者:迟耸立;孟军;侯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报告1例因厂方违规使用含有高浓度甲醇的清洗液引起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中毒经过、临床诊治和作业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抢救时的早期诊断和病因治疗至关重要,同时要加强对有毒物品使用的防护和管理.
作者:孙新囡;蔡耀章;周乃根;蒋帆;周巧红;徐华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通过邯郸纺织公司12 496名纺织女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发现宫颈原位癌2例(0.16‰,2/12496);宫颈糜烂、阴道炎、盆腔炎患病率居前3位(22.49%,17.21%,8.77%);随年龄的增长,3种疾病的患病率逐渐降低;长时间坐位、高强度地工作可增加此3种疾病的患病率.
作者:翟风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临海市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进行总结.从实施结果看,用人单位满意、职工满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满意,验收结果优秀.
作者:陈超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某市农药中毒病例及引起中毒的农药品种毒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口服农药中毒比生产性农药中毒程度严重;混配农药比单一农药中毒程度严重.80年代较常见的对硫磷、呋喃丹、混灭威等品种的中毒病例90年代已较少见.农村常见的引起农药中毒的品种是有机磷类农药.
作者:叶丽芳;朱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用硝酸银试纸法测定磷化氢浓度是粮食部门用来判断粮仓保管员能否进仓的常用方法.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该试纸变色点在6.78~8.93mg/m3范围.在6.78mg/m3(国家卫生标准的21.6倍)及以下浓度时,硝酸银试纸条30s不变色.因此,硝酸银试纸条测定粮仓磷化氢浓度的可靠性有待探讨.
作者:姜开友;王安弘;邓志平;焦新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因氟乙酰胺致中毒的病例呈上升之势,临床致死原因中循环衰竭占第二位.本文从氟乙酰胺对心率、心律、心肌供血不足、心肌酶和心肌形态学影响诸方面综述了氟乙酰胺对心脏的损伤.
作者:曹殿凤;张桂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2家聚丙烯腈纤维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及作业工龄5年以上的567名挡车女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与检查.结果表明,主要的职业危害为粉尘和噪声;聚丙烯腈纤维粉尘对接触组呼吸系统和眼结膜有刺激作用,引起肺纹理增多、增粗、延长、紊乱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
作者:张仁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9月2日我市发生一起罕见的急性萘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2002年8月29~30日,某公司临时雇佣46名民工对存放在某仓库内的500多桶(约50吨)的成品萘进行转包装及装车作业.8月29日晚11时许,有3人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皮肤黄染、尿呈红茶色等表现.8月30日出现发病高峰,有11人发病,到9月2日共发生17例.根据对散落在仓库内所装运的物质检测结果以及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认为一起急性萘中毒事件.
作者:黄贵彪;廖凤玲;陈志宁;黎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按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对58例苯接触工人16年的血液损伤程度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嘉榆;刘薇薇;巫进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构成损伤,一是辐射能量传递的直接作用,二是通过水在辐解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所引起的损伤的间接作用,氧化损伤是辐射对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理应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作者:张春生;彭珊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通过对大连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统计报告工作的论述,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使我市的职报统计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和规范.
作者:牛琼;薛光;丛培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通过对东风汽车公司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研究分析,为现代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模式、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秋玲;李维东;姚惠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9年6月~2002年9月,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胃管持续负压引流并间歇洗胃,救治急性重度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64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俊华;韩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4月10日上午8时30分,大连某建筑工地2名油漆女工发生急性混苯及汽油混合性中毒,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玲;金杰;孙丽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外采用心理物理方法对手工操纵任务进行设计(重量、力、频率等)及研究,并以此来减少骨骼肌肉疾患的发生.本文就心理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局限性作一概述,提请应用者克服心理物理方法现有局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肖国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氧应激对CO中毒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在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家兔CO染毒后,自耳缘静脉注射0.3%双氧水溶液进行干预,每日3次,共进行2 d.同时检测染毒动物21d内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作血浆SOD、MDA含量测定.结果动物CO染毒后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迅速下降,后持续异常增高,给氧组动物在3~14天内增高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染毒后1~3天内动物血浆SOD活力降低,给氧组家兔降低更为明显;染毒后家兔血浆MDA含量明显增高,给氧后增高更为显著,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O中毒后反复进行给氧干预可对机体血液流变学产生不利影响,并可加剧过氧化反应,提示临床在对急性CO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进行氧疗时应慎重考虑合理安排.
作者:温韬;赵金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Purtscher综合征,多是由于远离眼部的身体组织受到损伤而引发的视网膜特有的病变.因其是间接损伤,易被忽视.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和视网膜营养剂,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跃先;张欣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1年6月17日某自来水厂发生一起氯气外泄事件,造成周围一百多工人和居民受害,58人发生急性氯气中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道荣;樊国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