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霞;宋玲;赵人琤;杨俊;龚楠;王守林;王心如
采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11名长期从事噪声作业工人的ABR波V反应阈值与纯音气导听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噪声作业工人ABR波V反应阈值与主观测听的语频听阈、高频听阈之间均有显著相关.
作者:邓虹;江莲娣;刘钟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具书查询信息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寻求一种快速、全面、经济、有效、方便的信息查询技术已迫在眉睫.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数据库信息资源,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佳途径.笔者以<建立药物中毒数据库>课题为契机,对药物数据库的基本情况进行查询.目前已知因特网拥有成千上万的药学信息资源数据库,国内也已建立超百个药学信息库[1].本文将介绍与药物中毒有关的部分国内外数据库,以便有效地利用药物信息资源.
作者:王朝和;尹龙赞;陈培庆;胡存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对34名三氯乙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及作业环境的卫生学调查,发现三氯乙烯接触工人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三氯乙烯可导致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
作者:闫莉;徐栋;王春燕;周宁;庞新侠;张红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59岁,于1个月内3次误服优降糖共7.5 mg、降糖灵共25 mg.服药后出现昏睡不醒,于晚6时由家属急送来诊.接诊时患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呼吸消失、瞳孔散大,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同时进行复苏等对症治疗.经抢救患者意识恢复,血压回升至正常,检测血糖2.3 mmol/L.20分钟后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不清.经头部DCT检查,为大面积脑出血.经临床抢救无效死亡.本例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因误服优降糖片7.5 mg、降糖灵片25 mg克,出现低血糖昏迷且并发脑出血死亡.
作者:王丹;施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与对照组比较,氟接触组血清氟、尿氟浓度增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增高,且均与血清氟浓度呈明显相关.提示机体接氟后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作者:郭智勇;何玉华;褚勇;朱启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染矽尘不同时点大鼠血浆NO(一氧化氮)、NOS(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方法采用析因分析的研究设计进行实验;气管注射染尘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称量法测定脏器系数;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水平;NOS催化L-Arg法测定血浆NOS活性.结果在染尘后第30天时,实验组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点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有升高趋势;在染尘后第21、30、60天时,实验组血浆NOS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控制时间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浆NO水平和血浆NOS活力为负相关(r=-0.367,P=0.028).结论矽尘可导致大鼠血浆NO水平升高和血浆NOS活力的降低.
作者:魏茂提;王世鑫;周蔚;张国辉;王俊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20~40岁人群中吸烟心理和药理依赖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或药物戒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某石油化工公司1 379名职工有关吸烟史、戒烟史以及吸烟的原因进行了横断面问卷调查.其中,利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调查吸烟人群心理和药理依赖程度.结果该人群的吸烟率为34.6%,低于1996年全国调查的结果.文化程度越低,年龄越大,吸烟率越高.在吸烟的心理学原因方面,以享乐、镇静和刺激为主,开始吸烟时的原因则主要是心理意象.此外,吸烟者对烟草的依赖程度还与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和其是否戒烟有关.结论要对该人群进行有效的控烟干预,应将心理因素视为影响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心理学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云妙英;孙江平;高文静;季成叶;叶广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本市累计发生的159例女工尘肺流行病学分析的结果表明,患病率低于男工组,尘肺结核患病率与男工组差异不显著,80年代以后女工尘肺患病率呈递减趋势.
作者:姜先龙;毛立臣;张丹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调查了石河子垦区职业卫生现状及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除颁布<职业病防治法>外,还应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法规更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刘成风;韦建国;谭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对使用中的高频淬火和热合作业电磁场的监测,发现作业位电磁场强度较高.应加强屏蔽及远距离操作.
作者:张兰敏;朱崇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该患口服中毒,出现多脏器功能失常,经气管切开等改善通气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痊愈.
作者:菅向东;阚宝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性暴露对人听觉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组首先接受10天,每天6h低强度噪声的习服性暴露,结束后,休息2天,然后再接受3天,每天2.5h高强度噪声暴露;对照组只接受3天,每天2.5h的高强度噪声暴露.测量两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阈移(TTS).结果试验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TTS明显小于对照组(0.5~2kHz平均差异9.5dB,P<0.05).结论噪声习服性暴露可降低高噪声引起的TTS,并对听觉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刘长春;王生;李桂兰;范昭宾;田传盛;赵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沈阳市1991~2000年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作者:姜鹏嘉;蔡丽宏;刘长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高原适应生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型高原病的发病机理.HPH的发病机理有如下几种学说:①在高原环境下扩血管和缩血管激素的比例失调;②细胞膜阳离子运转缺陷;③细胞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④血管结构发生改变.提示在高原HPH时肺循环的储备能力减少,认为这是正常人在高原劳动能力受限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对HPH的诊断和病生理特征的鉴别提出了判定的方法.
作者:张富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5例出现中间综合征的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1)中间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肟类药物用量不足有关;(2)阿托品减量过快可能会加重中间综合征呼吸衰竭;(3)中间综合征与反跳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作者:李少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铝氟联合暴露对大鼠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的影响及其动态改变.方法 8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9组,氯化铝按105、35和0 mg/kg,氟化钠按18、3和0 mg/kg剂量三水平交叉实验设计,于实验4、8和11周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DTNB)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铝和氟暴露的确引起大鼠抗氧化酶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改变,表现为铝氟暴露引起SOD活力降低和GSH-Px活力升高,且与铝、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动态观察结果提示SOD急性期(4周)反应强烈,活力处于高水平,亚急性或慢性期(8~11周)降低并趋于稳定.结论铝氟暴露确能引起大鼠抗氧化酶活力改变和脂质过氧化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所致损伤可能是铝氟毒性重要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胡传来;郭智勇;李迎春;王取南;朱启星;杨永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声强、不同时间暴露下的大鼠肝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噪声组大鼠肝AST和ALT活性指标均低于正常值,说明噪声对大鼠肝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中,将注射一定剂量黄芪或红景天提取液的大鼠与未注射的大鼠各测试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药物对噪声刺激产生的损害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朱蓓薇;云霞;刘英新;雷国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对17β-雌二醇(17β-E2)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去卵巢小鼠连续3天,每日1次同时腹腔注射纳米TiO2[10,50,250 mg/(kg*d)]和17β-E2[0.02 μmol/(kg*d)]后,测定子宫脏器系数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同时给予纳米材料TiO2和17β-E2使小鼠子宫脏器系数和POD活性均升高.其中同时给予10 mg/(kg*d)纳米TiO2组增加比较明显,而250 mg/(kg*d)纳米TiO2组增加少.结论纳米TiO2具有增强17β-E2生物活性的作用.
作者:郑丽舒;金一和;张颖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简称<职防法>),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60号令公布,今年5月1日实施.这是振奋职业医学工作者信心的大事.劳动者主体受到保护,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有章可循,卫生监督部门有法可依,终将梦想化为现实.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或者很少发生的严重职业中毒,给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党和政府代表人民大利益,历经多次认真、细致的修改、完善,出台了<职防法>,分为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7章,共79条.
作者:曹钟兴;朱玉华;郭九吉;徐黎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35~62岁,4例因矽肺并感染,1例因泌尿系感染入院.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钠3.0 g于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在输液3~10天时,均于饮酒后(3例饮白酒50~250 ml,2例饮啤酒500 ml)20分钟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视物模糊、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其中2例出现意识不清,约2分钟.当时测体温正常,心率135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正常.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陈光宴;徐彬;蒙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