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兴成;崔克春;李颖
本文报道、分析了东莞市1995~1997年发生的15 例三氯乙烯中毒病例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病学特点.
作者:张新建;黄乐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短时间高浓度接触苯致造血功能严重损伤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劳动卫生学调查等进行分析,死亡率较高.经积极治疗,部分病例可治愈,此类病人可考虑亚急性苯中毒.
作者:李晓军;宋莉;石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调查了生产唐三彩壁画作坊业户17家,146名从业人员铅危害情况.
作者:周忠华;王新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报道4例因长期接触氯丁胶后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鉴别诊断、预防进行分析.
作者:潘永兴;钱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治疗室操作台45次180个点污染情况取样分析 ,了解操作台面不同位置污染情况,指导污染监控工作,以利于预防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庞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52名接触三氯苯的工人和52名对照组进行临床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接毒工人出现临床症状,红细胞、白细胞水平降低.
作者:范来富;李冰;郭晓英;李革新;梁英杰;蔡立宏;赵清波;崔康;郭洪涛;苏晶林;李兴汉;节桂芝;李茂林;刘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血清羧甲基半胱氨酸(CMCys)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CQ)为衍生剂,与CMCys柱前定量衍生后,以Waters HPLC分析仪,AQC-TagTMC18氨基酸分析柱,140mmol/L乙酸钠(pH=5.8)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水为流动相C,进行梯度洗脱,荧光检测(λex=250nm,λem=395nm),CMCys和其它18种氨基酸组分在63min内分析完成.结果本方法测定CMCys在10~60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7 8,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3.7%~4.9%和4.5%~5.8%,平均回收率为91%~114%.结论本方法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对血清CMCys的测定.
作者:王天成;沈惠麒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57年我国即将局部振动病列为法定职业病之一.在近半个世纪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局部振动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作者:王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报道1例重症镇静催眠药患者的救治过程,并阐述血液灌流及呼吸机联合治疗此类病例的体会.
作者:王超;高俊生;周光宇;包晓岩;贺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8年10月1日下午1时许,江苏常熟某厂污水池,1名工人下池清扫中毒,2名工人相继下池救人时,发生硫化氢中毒,造成3人死亡.
作者:陆永振;孙国祥;沈云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职业卫生基层工作网络建设是厂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新举措,建立完善这一网络,有助于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效率.
作者:丁小竹;王丽华;和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循环血液流变学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中的变化及在ARDS肺循环障碍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油酸(OA)制备大鼠ARDS模型,动态检测动物模型(0.5h,2h,6h,12h,24h,72h)肺动脉血、颈动脉血和静脉血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同时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 OA型ARDS大鼠的肺、体循环血液在高切变率(200s-1,30s-1)下的粘度均无明显变化.在低切变率(5s-1)时,6h~24h ARDS大鼠肺循环血全血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切变率为1s-1时,2h ARDS大鼠肺循环血全血粘度即显著升高,6h和12h不仅明显高于对照组,也高于自身静脉血;体循环血粘度变化不明显.2h~24h ARDS大鼠肺、体循环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有增加,血小板数则呈减少趋势.结论 OA型ARDS大鼠肺循环血液在低切变率下的粘度增加,可通过增加血流阻力和减慢流速,恶化机体的缺氧状态.
作者:陈莉;赵金垣;徐融;汪整辉;王小林;李激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分别用20mg/只和40mg/只剂量煤焦沥青经气管灌注大鼠.结果染毒60天后,大鼠血清丙二醛含量较染毒前显著增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染毒前显著降低,其变化均与染毒时间、染毒剂量显著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染毒前后无明显变化.
作者:孟新生;邹先清;冯淑华;钟大明;文保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报道1例因接触高浓度甲醇蒸气40天致双目失明病例,并对发病、临床特点和劳动卫生学调查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田仁云;穆进军;陈永青;蔡立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27岁,1995年10月入厂任贴底车间刷胶工,入厂前在家务农,入厂时健康体检正常,实验室检查(Hb108g/L、WBC6.3×109/L、血小板120×109/L).
作者:赵建雄;薛文元;吴福龙;方向阳;王志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2-乙氧基乙醇(EE)广泛应用于激光照排等高技术产业,接触EE人数正逐渐增加,其职业危害日益受到关注.对接触者进行生物检测可以预测EE对机体的损害,评价其危险度,从而提出可行的干预措施,保护工人健康.现将EE生物检测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王三虎;高星;刘勖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煤工尘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醣酐(D)、酚妥拉明(P)、多巴胺(D)、丹参(S)组方治疗,同时用常规疗法对照观察.经1~2个疗程治疗,结果显示,DPDS治疗组病人,肺平均动脉压、血沉、PaCO2改善极明显(P<0.01);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改善明显(P<0.05).
作者:李广宗;陈玉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刘某,男,42岁,于1999年8月31日晚6时左右被人发现昏倒在楼梯旁,当时其周围见约 100ml 咖啡样呕吐物,二便失禁.于1小时后入我院.入院查:深昏迷,压眶反射(-) ,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迟钝.
作者:张德军;倪勇;吴振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组442例急性中毒,有机磷杀虫剂中毒62人(占14.02%),安定药物中毒15人(占3.39%),水源污染中毒219人(占49.55%),食物中毒146人(占33.04%).
作者:刘恩权;赵钰;魏荣;刘杰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