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江;张士更;张楠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属于胃肠道炎症,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可损伤胃肠道各部位,具有发展缓慢、病变范围多、易复发、致残率高等特点,多见于青年人,原因不明、并发症多.临床常采用氨基水杨酸类、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及营养等常规方案治疗,尽管临床症状好转,但肠道炎症仍持续,临床疗效不理想[1].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是一种由鼠与人嵌合而成的IgG1单克隆抗体,临床多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缓解症状和体征[2].本文旨在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成人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作者:苏林燕;尧小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脑恶性胶质瘤作为难治性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年患病率约为(6~9)/10万,其3年死亡率在全身肿瘤中位于第3位,仅次于胰腺癌与肺癌[1-2].在采取大限度的安全切除术的基础上进行放射治疗与给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是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首选手段[3-4].目前,有关放疗操作以适形调强放疗为主,且有关脑恶性胶质瘤的放疗剂量及其时间已形成一致看法,而有关放疗靶区的看法仍未统一[5].因此,本研究就本院104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探讨,回顾性研究小边界适形调强放疗与指南边界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在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蒋先明;文强;叶瑞智;刘丽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轻症患者可采取保守疗法,如卧床休息、制动、止痛、补充钙剂等,重症患者多推荐早期积极手术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防止保守治疗导致的骨量进一步减少,降低骨质疏松程度,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张继东等[2研究指出,PKP术后残余疼痛和椎体新发骨折是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Kim等[3]研究认为,低骨密度是PKP术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刘坤等[4研究证实,PKP联合密固达静脉滴注治疗OVCF能很好地缓解患者腰背痛,提高骨密度,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卢朝黎等[5]研究表明,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OVCF可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本研究将进一步比较PKP分别联合密固达或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OVCF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建飞;杨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槐花系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等功效,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症[1-3].化学与药理学研究[4-9]表明,槐花含有黄酮苷、脂肪酸、挥发油、氨基酸、糖类等多种药效成分,具有降血压[10]、扩张冠状动脉[11]、抗氧化[12]、抗菌[13]、抗病毒[14]、止血[15]等多种作用.
作者:连优优;叶菲菲;吕伟旗;兰海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波及股骨转子的转子下粉碎骨折临床多见,属于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为直接暴力所致.如果治疗不当,致残率较高.我们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双(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波及股骨转子的转子下粉碎骨折17例,获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冯济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大肠癌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肿瘤,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高蛋白饮食比例的增加,大肠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上升快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1].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大肠癌主要的手段,化疗是术后重要的治疗措施.《脾胃论》曰:“元气之充足皆有脾胃之元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这说明脾气盛衰直接关系到正气盛衰,可见脾的功能在肿瘤发病中至关重要.手术本身损伤气血,影响脾胃,加之化疗寒凉伐伤脾胃[2],而中医健脾方药能顾护人体正气,达到“养正积自消”的目的.为了评估健脾方药在大肠癌术后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对健脾方药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以期为健脾方药治疗大肠癌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周萌萌;冯冠;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Pilon骨折是因胫骨远端关节面受到强大的轴向外力及剪切、旋转外力而严重粉碎,多伴远端松质骨压缩及骨缺损,或累及胫骨远端1/3和胫距关节面,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和严重软组织挫伤的骨折[1-2].Ruedi-Allgower标准将胫骨Pilon骨折分为3种类型,骨折分型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对于Ⅱ、Ⅲ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在内固定方面,主要选择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解剖钢板(anatomical plate,AP)两种方法进行固定,文献[4]报道LCP和AP内固定在治疗胫骨Pilon骨折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汪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自主神经功能病变与心脏疾病的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1].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成分反映心脏调节功能的重要指标[2],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研究[3]表明,针刺对HRV有着独特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本研究通过分析内关穴位埋线对冠心病患者HRV及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结果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高真真;朱志文;徐雪;杨杭;项守昌;张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波动或下降,出现以体质量增加、脂肪代谢及分布异常的肥胖,主要表现为脂肪向躯干部分(尤其是腹部)移行的中心性肥胖[1-2].截止2014年中国40~59岁女性人数已逾2亿,其中约有60%的女性处于肥胖状态[3-4].有研究[5]显示,围绝经期肥胖患者的体质量(BW)、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C)等均显著高于非肥胖对照组,而脂质代谢异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6-7].由于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围绝经期患者常伴随情绪波动,体型改变带来的自卑心理往往更易加重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严重威胁女性心理生理健康,因此对该特殊生理变化的重视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肥胖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归纳总结,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黄元安;金肖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脓毒症内皮损伤的模型,研究大黄提取物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使用大黄提取物(1、2.5、5、10、20、40μg/mL)干预1 μg/mL LPS处理的HUVEC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大黄提取物组;CCK-8法检测HUVEC增殖;ELISA法检测HUVEC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的分泌变化;WB法研究大黄提取物对NF-κB和ERK信号通路激活的作用.结果 HUVEC用1μg/mL的LPS处理后,细胞增殖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0.36±0.02比0.65±0.02,P<0.01);使用1μg/mL、2.5μg/mL、5μg/mL、10 μg/mL、20μg/mL和40μg/mL大黄提取物干预LPS诱导的HU-VEC,细胞增殖吸光度分别为(0.40±0.03)、(0.44±0.03)、(0.52±0.03)、(0.55±0.04)、(0.57±0.03)和(0.57±0.02),其中浓度>5μg/mL的大黄提取物组与LPS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μg/mL大黄提取物处理组与单纯LPS处理组相比,VEGF分泌下降[(240.92±3.09) pg/mL比(283.59±1.38)pg/mL,P<0.01],Ang1分泌上升[(115.64±0.61)pg/mL比(104.30±2.38)pg/mL,P<0.05],Ang2分泌下降[(105.40±1.40)pg/mL比(118.79±6.81)pg/mL,P<0.05].同样,5μg/mL大黄提取物处理组与单纯LPS处理组相比,Ang1的基因表达上升(0.77±0.10比0.35±0.04,P<0.01),Ang2的基因表达下降(1.76±0.09比2.30±0.37,P<0.05).5μg/mL大黄提取物处理后,pERK和p-p65明显下降.结论 大黄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舟鑫;郭冬阳;蔡国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经桡动脉实施冠脉介入诊疗术已取代传统的股动脉径路,成为目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的主要径路.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是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各地报道的桡动脉痉挛发病率从4%~20%不等[2-3],可引起内膜损伤、患肢疼痛、穿刺失败、桡动脉闭塞,严重者可造成手术失败等后果[4].目前有多种药物如钙通道阻断剂、硝酸甘油,或者联合用药[5-6]用于预防RAS发生.
作者:黄一伟;贾珠银;林斌;季晓君;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肌内效贴(kinesio Tape,KT)又称肌内效贴布,来源于贴扎,具有弹性、力学特性、低致敏性等特点,将其贴于体表以发挥作用的超薄透气胶带,由日本加濑建造博士于1973年所发明,初用于运动损伤.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广泛适用于康复医学、运动训练及医疗美容等领域,特别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近年来发展格外迅速,现就其在脑卒中后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做一总结并予以展望.
作者:满夏楠;倪克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在我国,2015年肺癌患病人数达73万,死亡人数达61万[1].随着社会的发展,肺癌的发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3].肺癌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根治性手术至今仍是唯一有可能使肺癌患者痊愈的方式[4].而对于肺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恢复,预防转移和复发,提高放化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以及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5].宋康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对于肺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颇有经验.
作者:陆盼盼;杨珺超;潘俊杰;马霜霜;宋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丙泊酚因具有麻醉起效快、恢复快、苏醒质量优、易于控制等特点,成为门诊无痛检查首选静脉麻醉药[1],现已广泛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人流术中.但其具体使用剂量仍处于探讨中,现已发现不同人种、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等因素能够影响其麻醉效果[2].中医体质学说自70年代确立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不断深入的研究表明,不同体质既能影响疾病的性质、病位、病程阶段和预后,同时又对药物用量、疗效有较大的影响[3-4].基于此,笔者选择180例不同体质的无痛胃镜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差异,以确定不同体质患者行无痛胃镜时丙泊酚的合理用药剂量,达到“个体化用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棋洪;李慧芳;袁孝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但有报道,28%~53%的内瘘成熟不良[1].目前促进内瘘成熟的措施仅限于功能锻炼[2],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法能促进AVF成熟、减少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近年报道提示,中药熏洗可促进内瘘成熟[3].我们研究了中药熏洗结合穴位注射对动静脉内瘘成熟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毛俐婵;王文荣;蒋贤辉;朱斌;胡日红;李秋芬;陈洪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白内障是一种为常见的眼科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衰老、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辐射、中毒、外伤等均能够引发眼内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产生白内障[1].白内障能够阻碍晶状体正常工作,导致视觉模糊,且影响患者容貌,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作者:周贤波;郑慧芬;张纪卫;王新法;毛敏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慢性肾脏病(CKD)近年患病率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美国肾脏病基金会(K/DOQI)首先提出了CKD的概念,并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CKD分为了1~5期,认为CKD3~4期在该病进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如不及时治疗则能够迅速恶化为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2].本研究观察自拟益气清热降浊汤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昊;徐惠;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若突出的椎间盘大于椎管矢状线50%及其以上即可称为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因其临床症状严重,并易造成继发性椎管狭窄,存在不可逆性神经损害的风险,临床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但是否所有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必须手术,值得商榷.本科室运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现取1例报道如下.
作者:侯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妊娠12周内出现阴道流血和/或腰痛、腹痛,无妊娠物排出,且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称为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中约有25%具有先兆流产症状,其中将近一半终以流产告终[1],除了染色体异常、生殖道解剖异常、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疾病与流产、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等[2]流产因素外,由于巨大心理创伤,或者过度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也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导致内分泌异常,继而影响胚胎发育和母婴健康[3].因此,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提出,应加强孕产妇心理筛查,识别潜在危险因素,采取对应治疗,从而改善妊娠结局[4].先兆流产属于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本研究用中药何氏安胎饮联合情志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心理障碍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景;张来;何嘉琳;章勤;赵宏利;陈赘;瞿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能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多种机制的监视,使得其疗效及预后均不佳,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抗肝癌的单昧中药以及方剂基本具有益气、活血、健脾、化瘀、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等功效,有学者[1]报道,中药能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筛选相关文献,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挑选与上述功能相符且具有代表性的单味药、方剂以及西医治疗辅助药物,对其抗肿瘤的免疫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安民;杨斯佳;虞璐琳;赵杨方;赵蕾;刘文洪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