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王文锐;谈健飞;陈康;叶淑菁;钱婷娴;李先东;徐文浩;张宇岚
目的 观察自拟宫颈方对宫颈炎模型大鼠宫颈组织病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核转录因子(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36只,实验组大鼠给予阴道内注入25%苯酚胶浆(0.15mL/只)法建立大鼠宫颈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外用溃疡散组和自拟宫颈方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0.1mL/0.1kg剂量,模型组大鼠给予蒸馏水胶浆,外用溃疡散组给予0.05g/mL外用溃疡散胶浆、自拟宫颈方组给予0.3g/mL自拟宫颈方胶浆,用灌胃针注入大鼠阴道深部,用自制医用无菌棉条堵塞阴道,隔天1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宫颈形态及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量.结果 自拟宫颈方组、外用溃疡散组大鼠宫颈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自拟宫颈方组、外用溃疡散组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VEGF-A:(0.703±0.150)、0.780±0.182)比(1.226±0.160),P<0.05;NF-KB:(0.088±0.015)、(0.068±0.008)比(0.183±0.041),P<0.05];自拟宫颈方组和外用溃疡散组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A:(0.703±0.150)比(0.780±0.182),P>0.05;NF-KB:(0.088±0.015)比(0.068±0.008),P>0.05].结论 自拟宫颈方能明显改善宫颈炎模型大鼠宫颈炎症程度,其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朱迎萍;吴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发生率高,据统计75%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1].经外侧扩大“L”型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一直是治疗跟骨骨折的首选方法[2],但术后切口并发症一直发生率较高.如切口愈合不良导致跟骨、钢板外露,临床处理非常棘手[3].本科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彻底扩创的基础上,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21例跟骨骨折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由于丢失大量蛋白、营养不良等因素,加之治疗中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常易合并感染.既往研究[1]发现,NS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奴卡菌(Nocardia)是一类不常见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常具抗酸性,属放线菌目.研究[2-4]发现,约半数奴卡菌感染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如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器官移植、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目前国内有关NS患者合并奴卡菌感染的相关文献不多,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NS发生奴卡菌感染患者2例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奴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马平悦;徐群红;魏伟;王本勇;王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脂肪肉瘤是一种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多发生在大腿及腹膜后软组织深部,临床上发生于小肠系膜者非常罕见.笔者诊治小肠系膜多发脂肪肉瘤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因体检发现腹腔肿块12天收住人院.患者12天前于外院体检,查PET-CT示:腹膜后高代谢软组织结节影,首先考虑为巨淋巴增生症(Castleman病?),良性肿瘤(神经内分泌性?神经源性?)待排.为明确诊断,遂至我院就诊,查全腹部CT平扫+增强示:左侧腹腔内巨大团块,建议MR增强检查.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腹腔肿块:Castleman病?”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时服用压氏达,血压控制可.
作者:周伟平;阎九亮;傅永清;周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创伤性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科的高发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良好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1-3].但是PKP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机率仍有3%~29%[4],我院在采用PKP技术中,通过减少骨水泥的用量,添加液态人工骨,成功减少邻近椎体的骨折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博;许冠华;夏超;陈友雷;叶家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多项研究[1-4]指出,常规会阴侧切并非有益,助产士接产时应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严格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本研究比较正位无创助产技术与传统助产技术对产妇会阴、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余丽华;郑雪君;项月良;黄亮白;倪健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双子宫(didelphic uterus)系因两侧副中肾管(又称苗勒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完全未融合,终各自发育形成两个子宫和两个宫颈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畸形子宫.结构上,两侧宫颈可分开或相连,宫颈之间也可有交通管;也可为一侧子宫颈发育不良或缺如,常有一小通道与对侧阴道相通[1].此外,双子宫大多可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故按形态可分为双子宫双阴道、双子宫单阴道及双子宫不完全纵膈阴道三种[2].相关报道指出,双子宫的正常发生率为1:1026[3],在子宫畸形中占有较大比例,约为15 %~25%[4].临床上,双子宫在孕期及非孕期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当双子宫妊娠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合并症,甚至危及母儿生命,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张敏敏;顾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态的综合征,以持续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的证候.本病始于青春期,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但影响女性生殖功能,还涉及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及卵巢的局部调控异常,有增加心血管意外等远期并发症风险[1].PCOS作为妇科常见、复杂而难治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6%~10%,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西医常应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大,易复发,效果不理想.近年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3].临床以肾虚型PCOS较为多见,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海青;蒋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由于患者的颈椎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或者继发性病理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神经分布区域的外部不适症状[1].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颈痛、手指麻木、放射性上肢痛和根性肌力障碍等.临床研究表明,颈椎MRI检查虽然可观察到患者病变椎管内、脊髓内部的病灶改变,但不能反映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存在定位诊断不准确,不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开展[2-3].研究[4]表明,肌电图检查法MRI具有诊断率高、对病变神经根的定位准确度高的优点,能够客观地将患者神经根病变范围缩小至小范围内,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尽早进行相关治疗[5].本研究比较肌电图和颈椎MRI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欢欢;石晓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常见的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调查显示其占盆腔内异症的17%~44%,且多位于左侧,约61.5%左右,两侧发生率为29%左右[1].手术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治疗方法,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2-3].近年来随着腹腔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金标准[4-6].本研究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应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出5-氟苄氧基杨梅醇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强的同分异构体.方法 通过3H-TdR掺入法观察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抑瘤效果好的5-氟苄氧基杨梅醇结构.结果 100、50、25、12.5、6.25、3.125 μg/mL 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抑制率:5-对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100.0±0.0)%、(99.5±0.8)%、(80.6±6.7)%、(42.0±5.5)%、(26.5±4.3)%;5-间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99.9±0.0)%、(90.6±3.2)%、(49.2±8.5)%、(22.1±3.6)%、(0.7±1.0)%;5-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100.0±0.0)%、(92.5±4.2)%、(60.2±10.6)%、(10.7±2.3)%、(4.8±2.8)%.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其中5-对氟苄氧基杨梅醇抑瘤效果好(P<0.01),3.125μg/mL浓度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5-对氟苄氧基杨梅效果好.
作者:聂晓静;任泽明;范辰杰;戴关海;童晔玲;陈璇;吴人照;李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破壁灵芝孢子粉对Con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破壁灵芝孢子粉组(低灵组)、高剂量破壁灵芝孢子粉组(高灵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ConA 5mg/kg尾静脉注射,隔天1次,共2周,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用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低灵组及高灵组小鼠分别给予破壁灵芝孢子粉1.0g/kg、2.0g/kg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观察肝组织炎症程度.结果 低灵组、高灵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ALT:(129.62±44.65)U/L、(92.76±33.78)U/L比(201.78 ±62.47) U/L,P<0.05;AST:(134.38±42.67) U/L、(101.76±34.56)U/L比(223.63±77.31)U/L,P<0.05];高灵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明显低于低灵组(P<0.05);低灵组及高灵组小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 破壁灵芝孢子粉能改善ConA诱导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
作者:赵燕平;冯彩珠;付昌隆;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而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不及早作出诊断及处理,有可能导致肢体坏死.目前常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抗凝药物主要为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不断出现,达比加群在2014年被批准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1-2].现将本科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达比加群抗凝治疗的3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报道如下.
作者:章敏巧;孔永奇;张荣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张永华为浙江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载,擅长情志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失眠的治疗方面见解独到,临床疗效确切.张老师指出失眠多由邪实扰乱心神所致,治疗初期以驱邪为主,慎用补气补阳之品;失眠与肝的生理功能关系为密切,安神先调肝,肝和则神安;失眠治疗中必须顾护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药物治疗同时要结合调摄精神和起居,领悟节、修、静三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张老师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婷婷;陶晓郧;陈佳飞;骆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8%~6.6%[1].表现为骨折局部疼痛、活动障碍,更甚者导致肠梗阻等并发症,痛苦程度甚于骨折本身,还影响对原发病的治疗与康复.《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中医认为,肠梗阻现象属于“肠结”、“关格”的范畴[2].本研究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烽;袁建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且为上消化道溃疡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穿孔后可发生急性腹膜炎,且容易并发细菌性腹膜炎,从而导致出现中毒性休克,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1-3].目前,临床上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多项研究报道显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优点,如腹壁瘢痕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及创伤小等[4-6].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及对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志东;吕新厅;李英杰;黄仁俊;应小俊;李宁;吕志良;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主要脑血管病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特征[1].笔者在前期探讨本地区T2DM不同脑卒中风险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高危脑卒中患者临床生理病理及多重危险因素的认识,进一步分析了该类群体不同体质类型间临床生理病理及多重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兹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强;王文锐;谈健飞;陈康;叶淑菁;钱婷娴;李先东;徐文浩;张宇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肝结核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肝脏特异性感染[1].近年来,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及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使肝结核的发病率增加[2].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一项能反映肝脏病灶微循环灌注的超声诊断技术,已在肝脏病变中广泛应用[3].笔者在肝结核超声造影表现的不同区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将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对比,探讨两者相关性.
作者:徐建平;王大力;李军;张旭;杨高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脾虚证是临床常见证型,《灵枢·五瘾津液别》云:“脾为之卫”,指出脾具有护卫机体的功能.其后张仲景首次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充养全身,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李东垣《脾胃论》中也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有关脾胃生理及病理的论述,均反映“脾(胃)”与机体防御机能(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脾的防卫功能与现代医学免疫功能有许多相似之处[1].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中医脾是免疫、内分泌、神经、血液、水盐代谢、能量转化、消化等多系统、多器官综合的功能单位,脾虚证是这些系统功能降低的综合表现,这为从整体观研究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2].
作者:叶芳旭;徐芳;张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85%,且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无手术机会[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问世显著延长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2],打破了传统治疗晚期NSCLC以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瓶颈期.EGFR-TKI因其疗效确切、口服便利等特点,2010年美国和中国的肿瘤临床指南均明确指出,推荐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使用EGFR-TKI.其中埃克替尼(凯美纳)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GFR-TKI,也是全球第三个上市的EGFR-TKI,其疗效得到全世界的公认,但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适.埃克替尼的临床试验[3]显示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39.5%)、腹泻(18.5%)和转氨酶升高(8.0%).黄挺是杭州市级名中医,擅长各种肿瘤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肺部肿瘤、肝脏肿瘤的诊治.现将黄老师治疗埃克替尼相关皮疹经验特点整理总结如下.
作者:胡科科;黄挺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