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平;王大力;李军;张旭;杨高怡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而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如不及早作出诊断及处理,有可能导致肢体坏死.目前常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抗凝药物主要为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不断出现,达比加群在2014年被批准用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1-2].现将本科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达比加群抗凝治疗的3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报道如下.
作者:章敏巧;孔永奇;张荣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由于患者的颈椎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或者继发性病理改变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神经分布区域的外部不适症状[1].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侧颈痛、手指麻木、放射性上肢痛和根性肌力障碍等.临床研究表明,颈椎MRI检查虽然可观察到患者病变椎管内、脊髓内部的病灶改变,但不能反映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存在定位诊断不准确,不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开展[2-3].研究[4]表明,肌电图检查法MRI具有诊断率高、对病变神经根的定位准确度高的优点,能够客观地将患者神经根病变范围缩小至小范围内,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尽早进行相关治疗[5].本研究比较肌电图和颈椎MRI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欢欢;石晓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自拟宫颈方对宫颈炎模型大鼠宫颈组织病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核转录因子(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36只,实验组大鼠给予阴道内注入25%苯酚胶浆(0.15mL/只)法建立大鼠宫颈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外用溃疡散组和自拟宫颈方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0.1mL/0.1kg剂量,模型组大鼠给予蒸馏水胶浆,外用溃疡散组给予0.05g/mL外用溃疡散胶浆、自拟宫颈方组给予0.3g/mL自拟宫颈方胶浆,用灌胃针注入大鼠阴道深部,用自制医用无菌棉条堵塞阴道,隔天1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宫颈形态及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量.结果 自拟宫颈方组、外用溃疡散组大鼠宫颈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自拟宫颈方组、外用溃疡散组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VEGF-A:(0.703±0.150)、0.780±0.182)比(1.226±0.160),P<0.05;NF-KB:(0.088±0.015)、(0.068±0.008)比(0.183±0.041),P<0.05];自拟宫颈方组和外用溃疡散组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A:(0.703±0.150)比(0.780±0.182),P>0.05;NF-KB:(0.088±0.015)比(0.068±0.008),P>0.05].结论 自拟宫颈方能明显改善宫颈炎模型大鼠宫颈炎症程度,其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宫颈组织VEGF-A、NF-KB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朱迎萍;吴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脑卒中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主要脑血管病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特征[1].笔者在前期探讨本地区T2DM不同脑卒中风险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高危脑卒中患者临床生理病理及多重危险因素的认识,进一步分析了该类群体不同体质类型间临床生理病理及多重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兹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强;王文锐;谈健飞;陈康;叶淑菁;钱婷娴;李先东;徐文浩;张宇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是脑外伤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脑组织实质性损伤导致患者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智能等方面出现异常,是一种器质性精神障碍[1].临床上单纯采用抗炎、营养、激素、脱水降颅压等联合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2-3].奥氮平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脑外伤引起的精神障碍[4].有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有一定的疗效[5].本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精神障碍患者54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赵世苗;吴景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是临床上常见急腹症,且为上消化道溃疡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穿孔后可发生急性腹膜炎,且容易并发细菌性腹膜炎,从而导致出现中毒性休克,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1-3].目前,临床上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多项研究报道显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优点,如腹壁瘢痕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及创伤小等[4-6].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及对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志东;吕新厅;李英杰;黄仁俊;应小俊;李宁;吕志良;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双子宫(didelphic uterus)系因两侧副中肾管(又称苗勒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完全未融合,终各自发育形成两个子宫和两个宫颈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畸形子宫.结构上,两侧宫颈可分开或相连,宫颈之间也可有交通管;也可为一侧子宫颈发育不良或缺如,常有一小通道与对侧阴道相通[1].此外,双子宫大多可伴有阴道纵隔或斜隔,故按形态可分为双子宫双阴道、双子宫单阴道及双子宫不完全纵膈阴道三种[2].相关报道指出,双子宫的正常发生率为1:1026[3],在子宫畸形中占有较大比例,约为15 %~25%[4].临床上,双子宫在孕期及非孕期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当双子宫妊娠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合并症,甚至危及母儿生命,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张敏敏;顾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发生率高,据统计75%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1].经外侧扩大“L”型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一直是治疗跟骨骨折的首选方法[2],但术后切口并发症一直发生率较高.如切口愈合不良导致跟骨、钢板外露,临床处理非常棘手[3].本科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彻底扩创的基础上,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21例跟骨骨折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由于丢失大量蛋白、营养不良等因素,加之治疗中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常易合并感染.既往研究[1]发现,NS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的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奴卡菌(Nocardia)是一类不常见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常具抗酸性,属放线菌目.研究[2-4]发现,约半数奴卡菌感染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基础,如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器官移植、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目前国内有关NS患者合并奴卡菌感染的相关文献不多,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NS发生奴卡菌感染患者2例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奴卡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
作者:马平悦;徐群红;魏伟;王本勇;王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变性,含水量减少,椎间盘变薄,结构松弛,弹性降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按髓核突出程度分成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及影像表现方式不一[2].据2015年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占全国总人数的15.5%,而且一直呈上升趋势[31.目前,MRI和CT是临床用于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两种主要的影像学手段.本文比较本院近收治的5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间盘MRI与CT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沛华;金平;戴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扁平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多发于面部及手背部,皮疹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隆起性丘疹.搔抓后皮损可呈串珠状排列,即自体接种反应(同形反应).该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复发率高,主观虽无不适,但有损美观,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采用耳背静脉放血联合胸腺肽口服治疗面部扁平疣,临床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袁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对MRL/Lpr狼疮肾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正常饲养C57BL/6小鼠8只为空白对照组,8~10周龄MRL/Lpr狼疮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槐杞黄颗粒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8只.MRL/Lpr狼疮小鼠12周龄左右开始发病,分别给予槐杞黄颗粒或地塞米松治疗,检测各组处理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TGF-β、IL-17含量,肾脏ROR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和槐杞黄组小鼠治疗后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245.87±47.25)mg/L、(333.18±22.19)mg/L比(474.69±48.76)mg/L,P<0.05];与空白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槐杞黄组TGF-β和IL-17均升高[TGF-β:(262.69±23.53)ng/L、(352.05±26.77)ng/L比(166.12±36.44)ng/L,P<0.01;IL-17:(265.25±44.29)pg/mL、(317.33±46.83)pg/mL比(172.03±45.21)pg/mL,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槐杞黄组TGF-β和IL-17明显降低[TGF-β:(262.69±23.53)ng/L、(352.05±26.77)ng/L比(593.84±35.02) ng/L,P<0.01;IL-17:(265.25±44.29)pg/mL、(317.33±46.83)pg/mL比(602.13±58.30)pg/mL,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Th17细胞比例和细胞数、RORC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Th17比例:(8.62±0.77)%比(0.05±0.02)%,P<0.01;Th17细胞数:(8.62 ±0.77) 104/mL比(0.05 ±0.02) 104/mL,P<0.01;RORC mRNA:(11.08 ±0.89)比(1.00±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槐杞黄组肾脏Th17细胞比例和细胞数、RORCmRNA表达显著下降[Th17比例:(0.15±0.04)%、(4.06±0.43)%比(8.62±0.77)%,P<0.01;Th17细胞数:(0.15 ±0.04) 104/mL、(4.06 ±0.43) 104/mL比(8.62±0.77)104/mL,P<0.01;RORC mRNA:(3.67±0.39)、(5.53±0.49)比(11.08±0.89),P<0.01].结论 槐杞黄颗粒能减少狼疮肾小鼠尿蛋白排出,调节Th17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ORCmRNA表达有关.
作者:汪卫;于健宁;陶筱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观察雷珠单抗(Ranibizumab)竞争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抑制裸鼠皮下血管瘤的相对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BALB/c裸鼠30只,采用密度为1×107个/mL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200μL单侧腋下皮下注射法建立血管瘤裸鼠模型,在接种EOMA细胞9天后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具体分组为:对照组只接种EOMA细胞,无药物治疗;雷珠单抗低、中、高剂量组接种EOMA细胞并给予0.25、0.5和0.75mg/cm3雷珠单抗治疗;平阳霉素组接种EOMA细胞并给予1 mg/cm3平阳霉素治疗,每组6只.观察各组裸鼠成瘤情况并测量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CD34、Ki67表达,HE染色后观察各组裸鼠肺、心、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第9~12天各组裸鼠血管瘤体积增长快,第12~24天雷珠单抗低、中、高剂量组、平阳霉素组裸鼠血管瘤体积增长减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2天:(44.44±13.11)mm3、(45.71±7.69)mm3、(35.37±11.96)mm3、(41.44±3.75)mm3比(61.91±17.09)mm3,P均<0.05;第15天:(52.16±13.28)mm3、(48.18±14.46)mm3、(33.52±9.97)mm3、(47.22±10.86)mm3比(72.98±14.85)mm3,P均<0.05;第18天:(56.50±6.96)mm3、(51.56±11.10)mm3、(36.57±18.79)mm3、(51.36±5.21)mm3比(95.58±19.10)mm3,P均<0.01;第21天:(62.88±9.76)mm3、(60.34±12.80)mm3、(39.45±18.47)mm3、(54.95±4.37)mm3比(123.46±18.03)mm3,P均<0.01;第24天:(70.85±8.73)mm3、(69.84±16.33)mm3、(41.83±18.65)mm3、(61.52±8.12)mm3比(171.76±52.46)mm3,P均<0.01);与平阳霉素组比较,雷珠单抗高剂量组裸鼠血管瘤体积显著缩小[第12天:(35.37±11.96)mm3比(41.44±3.75)mm3,P<0.05;第15天:(33.52±9.97)mm3比(47.22±10.86)mm3,P<0.05;第18天:(36.57±18.79)mm3比(51.36±5.21)mm3,P<0.05;第21天:(39.45±18.47)mm3比(54.95±4.37)mm3,P<O.05;第24天:(41.83±18.65)mm3比(61.52±8.12)mm3,P<0.05);雷珠单抗低、中、高剂量组和平阳霉素组裸鼠血管瘤组织CD34和Ki6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雷珠单抗浓度越高,降低越明显.各组裸鼠肺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雷珠单抗高剂量组裸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平阳霉素轻;各组裸鼠心、肝、肾组织无明显变化.结论 雷珠单抗抑制裸鼠皮下血管瘤细胞生长作用显著,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血管瘤组织CD34、Ki67表达有关,对裸鼠肺组织损伤要较平阳霉素轻.
作者:黄崇青;虞冠锋;黄景勇;麻朋艳;万丽;范良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创伤性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科的高发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良好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1-3].但是PKP术后邻近椎体发生骨折的机率仍有3%~29%[4],我院在采用PKP技术中,通过减少骨水泥的用量,添加液态人工骨,成功减少邻近椎体的骨折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博;许冠华;夏超;陈友雷;叶家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8%~6.6%[1].表现为骨折局部疼痛、活动障碍,更甚者导致肠梗阻等并发症,痛苦程度甚于骨折本身,还影响对原发病的治疗与康复.《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中医认为,肠梗阻现象属于“肠结”、“关格”的范畴[2].本研究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烽;袁建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1-2].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脆性骨折,进而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大幅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在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2].喝牛奶是目前老年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措施[3].我们调查了222例70岁以上老年女性喝牛奶的情况,并测量其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报道如下.
作者:吴惠英;边平达;钱素凤;陈锦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多项研究[1-4]指出,常规会阴侧切并非有益,助产士接产时应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严格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本研究比较正位无创助产技术与传统助产技术对产妇会阴、产程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余丽华;郑雪君;项月良;黄亮白;倪健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自限性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炎、多形性皮疹、手足硬性肿胀伴指尖脱屑、非化脓性淋巴结炎.近年来,K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2].未经治疗的KD患儿中有25%的患儿可出现冠状动脉瘤或瘤样扩张,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猝死或缺血性心脏病[3].而在发病10天内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显著降低风险[4].近年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SAA)作为急性时相性蛋白,在冠状动脉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5-6],但它在KD中作用如何,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观察KD患儿血清中SAA的改变,探讨SAA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陈灵红;林红霞;杨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张永华为浙江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博士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载,擅长情志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失眠的治疗方面见解独到,临床疗效确切.张老师指出失眠多由邪实扰乱心神所致,治疗初期以驱邪为主,慎用补气补阳之品;失眠与肝的生理功能关系为密切,安神先调肝,肝和则神安;失眠治疗中必须顾护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药物治疗同时要结合调摄精神和起居,领悟节、修、静三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张老师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婷婷;陶晓郧;陈佳飞;骆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出5-氟苄氧基杨梅醇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强的同分异构体.方法 通过3H-TdR掺入法观察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抑瘤效果好的5-氟苄氧基杨梅醇结构.结果 100、50、25、12.5、6.25、3.125 μg/mL 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抑制率:5-对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100.0±0.0)%、(99.5±0.8)%、(80.6±6.7)%、(42.0±5.5)%、(26.5±4.3)%;5-间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99.9±0.0)%、(90.6±3.2)%、(49.2±8.5)%、(22.1±3.6)%、(0.7±1.0)%;5-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0.0±0.0)%、(100.0±0.0)%、(92.5±4.2)%、(60.2±10.6)%、(10.7±2.3)%、(4.8±2.8)%.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其中5-对氟苄氧基杨梅醇抑瘤效果好(P<0.01),3.125μg/mL浓度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5-对(间、邻)氟苄氧基杨梅醇衍生物对A549细胞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5-对氟苄氧基杨梅效果好.
作者:聂晓静;任泽明;范辰杰;戴关海;童晔玲;陈璇;吴人照;李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