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芹;陆小左
为了提高<中医骨伤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在省教育厅资助下进行了研究.经过精心规划、建设和实施,在教师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试题库建设、教学改革、实(见)习基地建设、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高等中医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作者:郭会卿;李沛;杨豪;汪利合;曹玉净;黄世金;赵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本文提出了坚持一个核心,维护二位一体,推进三名三进,追求四大创新,突出五大特色,发挥六大优势的中医药发展思路,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作者:王小才;王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防范临床护理法律纠纷,文章分析了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导致法律纠纷的各种原因;结果发现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方面知识、法律意识淡薄是根本原因.提出护士应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以法律的眼光去评判日常的护理工作,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才能有效的防范临床护理法律纠纷.
作者:周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50多年来,洛阳正骨医院一直在努力打造中医骨伤科的强势品牌上下工夫,逐步完成了单纯的创伤骨科向包括创伤、骨病及与骨质改变相关疾病在内的大骨科的转变.医院在专科建设的管理办法和发展方向开始了由经验管理模式向科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疗型医院向学术研究型医院的转变.根据近年来骨伤科疾病病种的分化,分科越来越精细,既有利于临床治疗,又有利于科学研究,也体现了自身的特色,成为行业内分科细、具规模效应、具鲜明特色的一个强势品牌.
作者:陈子纲;王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近年来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凸显中医药特色,打造出中医特色专科品牌,带动了医院全面快速的发展,使处于困境中的基层中医院初步步入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作者:陈振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已经普及了局域网,作为医院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好局域网,更好地为医护人员服务是每个图书管理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者:吴爱平;张吴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在分析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强调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和宏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阐述了主要思路与33项具体指标.
作者:李顺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优势,为抗震救灾医疗救助提供科学实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对汶川大地震灾后伤病康复中医药相关技术提出了如下建议: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针对中医住院病患的健康现况,以台湾地区北部某西医医院附设之中医病房住院病患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施护评估资料收集之研究.收案时间为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并先收集国内外及过去有关中医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内容与记录标准,于2007年12月1日至2007年12月15日以专家会议德菲法(Delphi Method)方式进行专家内容效度鉴定.
作者:钟蕙如;孙茂峰;林淑琼;孙淑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分析中医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提出实现中西医联合,二者互相尊重,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共同的作用,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体系.
作者:魏宝永;张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面对21世纪知识信息化、经济市场化、全球合作化的时代,中医药何去何从,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怎么样?文章就21世纪中医药发展的现状、问题、可能的发展趋势等提出了几点想法,并对此作一展望.
作者:姜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脱离医疗业务工作的开展.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当前各医院的根本任务,离丌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思想政治工作不仪找不到落脚点,且难以找准自己的位置.基层医院是知识分子高度密集的地方,人员文化层次较高,参与意识和接受能力较强,这给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当前社会转型的基层医院的大多数管理者来说,缺少的不是制度,而是情感的投入,是对情感因素这种软件投资的重视和合理把握.
作者:赵晚春;王冠华;王耀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档案馆为社会开展提供档案服务等业务工作,是使档案馆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只有努力做好馆内各项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作者:王海英;王占海;鞠向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是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客观要求的产物,是医院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从理论与临床实践两方面概述了中医药科学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理念先进;中医药在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在病症的专科建设中,中医药能带动开展相关的延伸服务,为医院带来很好的效益;在防治重大疾病、健康观念和临床医疗模式方面,体现了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中医药科学的应用可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诊疗手段日益充实,是世界医学发展的需要.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等中医药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医人才的重任,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普遍面临教学资源的匮乏,且存在地区性差异,要改变薄弱环节,必须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质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以达到新的平衡和合理利用,这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需要.
作者:陈茂珍;黄志标;冼绍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舒彤;卢传坚;黄秀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收支全面预算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也是医院决策者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以网络技术为主的各种信息技术为医院的预算管理提供了更广阔,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作者:邱艳;唐朝斌;陈兆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分析自贡市中医医疗机构制剂室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变现状的对策,探讨中医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发展思路.
作者:王荧;阳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传统的形态学实验教学内容大多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开设设计性实验教学对师资、设备条件以及教学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课题组经过对显微形态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发现了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完善和促进医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蒋时红;刘旺根;王琦;王雪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