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殷杰;吴慧娟;童宜欣;覃吉超;龚建平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采用DCS原则治疗4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及中度腹水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按照DCS原则,选择合适的手术处理方式以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曹晓飞;刘庆宏;程国昌;葛永祥;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科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121例严重创伤而死亡的患者,现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梁文福;蔺佩鸿;林振吕;吴巧艺;林铂;郑光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解剖第三肝门在巨大肝癌切除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对12例肝右叶巨大肝癌患者解剖显露第三肝门的方法行半肝或右三叶切除术切除巨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经解剖显露第三肝门后顺利切除肿瘤.平均结扎肝短静脉4.1支,第一肝门平均阻断时间38.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35 ml.未发生大出血及空气栓塞,亦无术后肿瘤残留及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全组病例均未行全肝血流阻断.结论 行第三肝门解剖切除右肝巨大肝癌,能完整切除肿瘤,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肝门阻断时间,减少损伤肝短静脉或下腔静脉而引起的大出血及空气栓塞;减少术后肿瘤残留率.
作者:刘宁;王琴;晏华军;沈雄山;李卫民;樊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由于肺部疾病的性质、范围、部位或治疗不当,导致的脓胸目前仍为常见和多发病之一.我院自2004年2 月至2006年10月对33例慢性脓胸患者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其临床疗效良好.现就其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范国华;黄杰;高尚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尾状叶是肝脏特殊的一部分,其位置深在,其腹侧为第一肝门,头侧为第二肝门,背侧为第三肝门和下腔静脉(图1).而另一方面,尾状叶在肝脏疾病的解剖和病理生理方面也和其他部位的肝脏密切相关,比如Bismuth Ⅲb和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通常会侵犯尾状叶胆管.
作者:彭淑牖;钱浩然;许斌;王一帆;王许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28例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根据AAST分级:Ⅰ级10例(35.7%),Ⅱ级13例(46.4%), Ⅲ级4例(14.3%),Ⅳ级1例(3.6%).其中行非手术治疗6例(21.4%),手术治疗22例(78.6%).结果 本组治愈26例(92.9%),死亡2例(7.1%),为严重肝脏损伤行清创后部分肝叶切除和失血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发生并发症5例(17.8%),其中腹腔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胆漏1例,膈下脓肿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轻型肝外伤可选择严密观察下的非手术治疗,而多数肝外伤需手术治疗,术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重视并发症处理.
作者:彭海阳;郑启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992年至2007年我院对9例患者采用了胸段食管旷置经胸骨后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京;刘吉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自从有了腹部外科,外科工作者一直梦想在手术前对肝脏、肝脏内部的血管结构,肿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直观和立体的了解.但腹部脏器,特别是肝脏内部结构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变异性和缺乏获得人体脏器信息的手段,成为该领域发展的瓶颈.
作者:方驰华;黄燕鹏;郑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非手术治疗失败率高, 目前多倾向于积极手术治疗.我院于2001年至2007年间,收治外旋型三踝骨折42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邓军荣;向龙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查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肝癌的早期发现较上世纪中后期有明显提高.但是,首诊时明确为肝癌者,仍有多数已处中晚期.在发达国家,初诊为早期肝癌的占30%~40%(即中晚期肝癌占60%~70%)[1],而在发展中国家,其比例可能更高.按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分期),B期、C期未治疗者,其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40%和28%[2].所以,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仍然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作者:沈伟峰;杨甲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Mondor's病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并非少见,并且近年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张东伟;杨维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微创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漏斗胸的早期治疗经验.方法 39例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Nuss手术治疗,即在胸腔镜监视下将矫形钢板由一侧胸腔经胸骨后穿至对侧胸腔,翻转后固定.3例非对称性漏斗胸患儿采用改良Nuss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31.3 min,出血量10~50 ml.住院时间3~12 d,平均5.7 d.6例患者术后疼痛较明显,3例患者出现发热,对症治疗后改善.无气胸及皮下气肿、无切口感染.术后3~18个月随访,40例患者矫形效果满意.2例患者术后矫形板移位,1例再次手术.结论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具有微创、美观、创伤小,安全可靠的优点,便于推广;非对称性漏斗胸患者采用改良Nuss手术治疗,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还需观察.
作者:赵波;蔡奕欣;王家宁;付向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虚拟肝是利用外科学、临床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研发出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患者的CT图像信息构建虚拟的三维可视化肝脏,并实现诊疗需要的各种功能.虚拟肝技术应用于肝癌治疗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作者:刘景丰;林科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3例食管异物,通过胸腔镜成功取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成耘;黄江平;谢模彦;梅京松;马圣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7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和49.8%.原发灶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33.3%)显著低于无转移者(63.7%,P=0.002),脉管侵犯者(39.6%)显著低于无侵犯者(61.6%,P=0.025).转移灶个数≤3个者(53.7%)显著高于>3个者(34.6%,P=0.021).肝转移灶局限于半肝者,其5年生存率(65.2%)显著高于双侧弥漫者(23.9%,P=0.001).结论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原发灶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侵犯,转移灶个数不超过3个、局限于半肝者预后较好.
作者:周雷;李启东;介建政;孟凡强;王文跃;高岛茂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女,21岁.体检发现右前纵隔肿块1周,无症状.既往体健,查体及实验室检查血糖正常,胸片示右心缘半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内缘以宽基底与纵隔相连;胸部平扫CT示右前纵隔约5.5 cm×6 cm×7 cm大小囊性肿块,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关系密切.
作者:徐澄澄;付向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及相关抗原的表达,以及其对判断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40例肝癌肝移植患者,检测HLA-ABC、HLA-E、抗原提呈辅助分子(β2-M、TAP)抗原在其原发灶和癌旁硬化组织中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石蜡标本中HLA-E mRNA的表达,并将各抗原表达情况与肝移植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巢HLA-ABC表达增强12例(30%),一致21例(52.5%),相对下调7例(17.5%).HLA-E抗原在癌旁组织中表达不明显,癌巢阳性表达(++/+)为29例(72.5%),P<0.01,肝癌标本可检测出HLA-E mRNA的表达.β2-M和TAP在癌巢和癌旁组织中均有相同程度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HLA-E(++/+)患者移植后无瘤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 肝癌HLA-E异常表达影响肝癌肝移植的疗效,提示其在肝癌免疫逃避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方天翎;李华;张彤;曾宪成;陈规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的新发病例,其中45%在我国大陆.全球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
作者:陈孝平;陈义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男,16岁.因进食冰冷食物后感上腹部不适伴全身乏力,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约30 min后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伴面色苍白,冷汗,无发热,无黄疸,呕血,便血,腹泻,晕倒后被家人送来医院,门诊行腹腔穿刺穿出不凝血10 ml,于2008年5月14日急诊入院.
作者:唐羿;姜耕;宋辉;林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直视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价值.方法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收治的65例怀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活检术.34例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将65例患者腹腔镜探查直视下诊断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直视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敏感度88.24%,特异度90.32%.Youden指数=0.7856.结论 腹腔镜直视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确诊率高,安全可行.
作者:克力木;陈勇;张成;牛伟亚;艾克拜尔;凯赛尔;王志;皮尔地瓦斯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