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盛;金灵青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使用西地那非或与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相关。文章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2014,176(6):964]6月刊。该前瞻性研究纳入25848名参与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的男性,自2000年始调查参与者因勃起功能障碍而使用西地那非的情况,每两年以自报告调查问卷方式搜集参与者的皮肤癌[包括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SCC)及基底细胞癌(BCC)]发病率信息,其中黑色素瘤和SCC的诊断均得到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一种特殊哮喘,目前临床上CVA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发病率为0.77%~5%[1]。治疗以抗哮喘治疗为主,但以口服药物以及雾化吸入为主,给药不方便,且患儿依从性较差。本研究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止咳定喘汤联合妥洛特罗贴片治疗,观察患儿症状及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改善情况。
作者:徐哲峰;凌剑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并通过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达到微创,迅速止痛,早期下床活动的治疗目的。本院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0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怡;何小勇;谢峰;胡松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和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商环以其简便、无缝合、手术时间短、外观满意度高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但商环拆除后伤口痂皮需自然脱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痂皮过早脱落、创面暴露,愈合缓慢。笔者对商环包皮环切术患者使用自制中药液外洗创面,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庭;邵欢;朱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病变常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低氧血症、心输出量降低及心脏指数下降,终右心负荷增加引发右心衰,甚至死亡。笔者联合前列地尔与川芎嗪治疗肺心病伴PAH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建庆;沈瑜;武学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是临床中一种较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早期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Still病相似,易被误诊、漏诊。现对我科2010年9月收治的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感染后咳嗽在儿科呼吸道门诊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部分基层医院的医师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常盲目使用与更换抗生素,临床疗效不佳,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该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较长时间的咳嗽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与生活。文献[1]报道,对于感染后咳嗽症状持续存在且较严重者,可考虑予抗组胺药、抗胆碱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治疗。笔者应用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言丰;吴秋英;徐佩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内生软骨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常累及短管状骨,尤其是掌、指骨,发生于长骨的内生软骨瘤较为少见[1],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3年1月本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肱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定期随访,探讨肱骨内生软骨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陶冶;瞿杭波;雷文涛;叶辛;倪凌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刊24卷第7期627页后一段第4行“氨苄青霉素剂量应>610g/d”,应改为“氨苄青霉素剂量应>6.0g/d”,特此更正。
作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疱疹性口腔炎是小儿常见的急性病毒性口腔黏膜感染,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引起,传染性较强,可单独发病,也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溃疡、流涎,因局部疼痛拒食、烦躁不安,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斌;吴月超;黄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意大利学者研究发现,对于接受保护性肺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俯卧位可提高生存率。论文5月27日在线发表于《加拿大医学会杂志》(CMAJ)。研究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RCT,n=2341例),以比较ARDS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体对死亡的影响。结果为,在6项使用降低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策略的RCT中(n=1016),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危险度(RR)=0.74]。在几项敏感性分析中,死亡率获益仍然存在。除1项研究样本量小外,其余研究的偏倚风险低,总体研究质量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枕大神经痛是指一组以后枕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由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肉或骨关节病变所引起,可分为原发性神经痛和继发性神经痛。原发性神经痛是由于枕大神经自身发生的炎症改变而引起的疼痛,多因感染及着凉受潮劳累而引起。继发性枕大神经痛是由于颈枕部骨骼肌肉或全身疾病继发引起的症状性枕大神经痛,多因枕大神经水肿、变性脱髓鞘而致,通常包括寰枕部先天畸形、颈椎疾病、颈髓肿瘤、外伤压迫等[1]。笔者采用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军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参与哮喘机制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发现4种不同的MAPK,它们是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N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和胞外信号调控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研究多的哺乳动物细胞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ERK通路,它是促进细胞增殖的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2]。ERK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家族信号系统的一个成员,通过三级酶促级联反应(MAPKKK-MAPKK-MAPK)而激活,ERK1/2磷酸化代表着ERK信号通路的激活,ERK的磷酸化可以激活包括转录因子在内的多种效应蛋白,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介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3]。
作者:李鹏飞;杨季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肛周尖锐湿疣由于发病部位特殊,病情易反复,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采用局部外用药物结合患部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观察治愈及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建国;王丹;李霞;孙征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无后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通过多种方法矫正可以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前房型人工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一直是无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的首选术式,但由于其并发症多,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经巩膜缝线固定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因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对玻璃体和视网膜、脉络膜的干扰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前房虹膜固定型IOL是近年来一种新的选择方法[1]。笔者对48例无囊膜支撑的无晶体眼施行二期虹膜固定型IOL植入术,随访观察24个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善君;周宏健;姚红艳;文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简称,指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直肠肛管组织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1]。临床诊断一般依据体征、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处在不同病理时期的脓肿,临床表现无明显分界线者,诊断困难。笔者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肛周脓肿,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消化道,其中以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为常见。DGP是由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胃排空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高血糖、平滑肌损害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在DG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不同中医证型DGP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含量,探讨DGP不同中医证型间胰岛素抵抗、胃肠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吕虹;金启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齐名,为中国中药三宝之一,作为药品和保健品已有数百年历史。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分为天然的冬虫夏草和北冬虫夏草两种[1],现对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作者:姚勤;方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往往伴有多系统基础疾病,其中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给临床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和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7例、年龄逸6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探讨这类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特点及诊治预防措施,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形式[1],多见于胃肠道术后,与手术损伤、切口异物、局部炎症反应、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尚无有效防止EPISBO的有效方法,临床以术后常规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禁饮食、胃肠道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全胃肠道外营养、预防性抗生素使用、镇静解痉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改行手术治疗,但二次手术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2]。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在EPISBO病程中由于肠黏膜屏障受损和微循环障碍,常合并细菌过度增殖[3],细菌代谢释放内毒素由肠壁入血,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基于此,本文以血浆内毒素(EN)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作为评价指标,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辅助治疗EPISBO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飞;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