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周脓肿的超声诊断

刘雪

关键词:肛周脓肿, 超声检查
摘要: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简称,指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直肠肛管组织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1]。临床诊断一般依据体征、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处在不同病理时期的脓肿,临床表现无明显分界线者,诊断困难。笔者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肛周脓肿,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更正

    本刊24卷第7期627页后一段第4行“氨苄青霉素剂量应>610g/d”,应改为“氨苄青霉素剂量应>6.0g/d”,特此更正。

    作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肛周脓肿的超声诊断

    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简称,指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直肠肛管组织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1]。临床诊断一般依据体征、临床症状,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处在不同病理时期的脓肿,临床表现无明显分界线者,诊断困难。笔者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肛周脓肿,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龄髋部骨折237例肺部并发症分析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往往伴有多系统基础疾病,其中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给临床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和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7例、年龄逸6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探讨这类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特点及诊治预防措施,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喜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咪喹莫特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肛周尖锐湿疣由于发病部位特殊,病情易反复,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采用局部外用药物结合患部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观察治愈及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建国;王丹;李霞;孙征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洛美沙星分散片致光敏反应5例

    盐酸洛美沙星系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剂,临床应用较广,近年来,洛美沙星致光敏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1-7]。现对因口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导致光敏性反应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刚;陶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止咳定喘汤联合妥洛特罗贴片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的一种特殊哮喘,目前临床上CVA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发病率为0.77%~5%[1]。治疗以抗哮喘治疗为主,但以口服药物以及雾化吸入为主,给药不方便,且患儿依从性较差。本研究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止咳定喘汤联合妥洛特罗贴片治疗,观察患儿症状及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改善情况。

    作者:徐哲峰;凌剑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在儿科呼吸道门诊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部分基层医院的医师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常盲目使用与更换抗生素,临床疗效不佳,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该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较长时间的咳嗽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与生活。文献[1]报道,对于感染后咳嗽症状持续存在且较严重者,可考虑予抗组胺药、抗胆碱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治疗。笔者应用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言丰;吴秋英;徐佩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概述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齐名,为中国中药三宝之一,作为药品和保健品已有数百年历史。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分为天然的冬虫夏草和北冬虫夏草两种[1],现对冬虫夏草的药理作用概述如下。

    作者:姚勤;方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作用于ERK信号通路的哮喘相关因子研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参与哮喘机制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发现4种不同的MAPK,它们是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N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 kinase,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和胞外信号调控激酶5(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5,ERK5)。研究多的哺乳动物细胞MAPK信号传导通路是ERK通路,它是促进细胞增殖的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2]。ERK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家族信号系统的一个成员,通过三级酶促级联反应(MAPKKK-MAPKK-MAPK)而激活,ERK1/2磷酸化代表着ERK信号通路的激活,ERK的磷酸化可以激活包括转录因子在内的多种效应蛋白,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介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3]。

    作者:李鹏飞;杨季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感染性休克治疗中两种液体复苏方法疗效比较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循环衰竭,是ICU患者的首要死因[1]。早期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早期容量复苏、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早期器官功能保护是为常用的治疗措施。儿茶酚胺药物对于升高血压和稳定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有重要作用。2008年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指南推荐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首选的一线血管升压药[2]。然而,治疗感染性休克传统补液方法通常在充分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若不能维持有效的灌注压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往往补液量大。如何进行液体管理成为许多临床医生的困惑。本研究对比观察两种补液方法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改善重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黄桔秀;朱慧民;金礼通;章娅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柴胡疏肝散临床新用三则

    柴胡疏肝散出自张景岳《景岳全书》,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胸肋疼痛,往来寒热等症。笔者用其改方治疗临床杂症,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作者:费楚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肉芽肿性乳腺炎19例诊治体会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良性肉芽肿性病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1],易误诊误治,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我院200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肉芽肿性乳腺炎1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蔚蓝;董黎;邓晓娥;孙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枢性疼痛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脑干、脊髓)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常见病因有脑与脊髓的出血、梗死、肿瘤、外伤、感染、多发性硬化、神经元变性、脊髓空洞及帕金森病。临床上中枢性疼痛常见类型是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PSP)和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spinal cord injury pain,SCIP)。中枢性疼痛的程度通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有关,多为中度到重度,疼痛呈持续性。中枢性疼痛比较复杂,治疗较困难。目前对中枢性疼痛的治疗还缺乏统一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电刺激、外科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就近年来中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思超;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初诊为成人Still病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是临床中一种较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早期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成人Still病相似,易被误诊、漏诊。现对我科2010年9月收治的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西地那非使用者应警惕黑色素瘤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使用西地那非或与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相关。文章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 2014,176(6):964]6月刊。该前瞻性研究纳入25848名参与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的男性,自2000年始调查参与者因勃起功能障碍而使用西地那非的情况,每两年以自报告调查问卷方式搜集参与者的皮肤癌[包括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SCC)及基底细胞癌(BCC)]发病率信息,其中黑色素瘤和SCC的诊断均得到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直肠双平面与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在肛瘘中的应用

    肛瘘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疾病,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故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经直肠双平面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肛瘘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肛瘘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1]。我们应用经直肠双平面和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肛瘘6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陶海良;夏宏生;李明奎;刘桂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早期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促产妇乳汁分泌疗效观察

    母乳是婴儿好的天然食品,产后早泌乳与多泌乳是促进与保障母乳喂养的关键,产后初几天促进乳汁的分泌对增强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至关重要。根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汁为气血所化生的理论,笔者对平产后产妇早期进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促进乳汁分泌,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姣;季晓军;金英杰;麻雪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胃肠激素的相关研究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消化道,其中以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为常见。DGP是由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胃排空功能受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高血糖、平滑肌损害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在DG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不同中医证型DGP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浆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含量,探讨DGP不同中医证型间胰岛素抵抗、胃肠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吕虹;金启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大承气汤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形式[1],多见于胃肠道术后,与手术损伤、切口异物、局部炎症反应、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尚无有效防止EPISBO的有效方法,临床以术后常规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禁饮食、胃肠道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全胃肠道外营养、预防性抗生素使用、镇静解痉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应改行手术治疗,但二次手术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2]。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在EPISBO病程中由于肠黏膜屏障受损和微循环障碍,常合并细菌过度增殖[3],细菌代谢释放内毒素由肠壁入血,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基于此,本文以血浆内毒素(EN)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作为评价指标,观察复方大承气汤辅助治疗EPISBO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燕飞;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刺项八穴配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为中老年人好发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脑、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临床表现有突发头晕、视物旋转常伴恶心、呕吐、构音障碍、四肢麻木乏力或行走不稳,甚则出现猝倒。多呈发作性,时间短者仅数秒钟,持续时间长者可致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笔者采用针刺项八穴配合中药治疗VBI,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盛;金灵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