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运六气对风湿病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影响概述

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

关键词:五运六气, 风湿病, 发病学, 中医临床基础
摘要: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一种学说。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不懂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用济”之训。《黄帝内经》的理论基本建立在五运六气基础之上[1]。《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等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五运六气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和1周将大鼠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凋亡于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IGF-1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IGF-1表达上调,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严永兴;梁丽贞;袁艳蓉;沈咏慧;陈涛;吴春丽;刘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宋康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运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宋康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证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应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案例,略述如下。

    作者:陈素珍;李柏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外文数据库、SCIENCE等数据库,手工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专著以及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时间为该数据库建立至2013年4月30日,全面收集有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Jadad量表评分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差(MD)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结果按照检索策略共查到相关文献1013篇,均来自电子数据库,包含手工检索出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经逐一筛选、评价,终纳入文献7篇,均为中文文献。文献质量依据Jadad量表评分,其中4个研究评分为2分,其余3个研究评分为1分,为低质量研究。共306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提高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共纳入6个RCT,266个患者(治疗组134例,对照组132例),MD=12.05,95%CI(1.31,22.79),P=0.03];与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与单纯血液透析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清除作用相当[共纳入7个RCT,306例患者(治疗组154例,对照组152例),MD=394.82,95%CI(-267.92,1057.56),P=0.24]。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清除血清β2微球蛋白方面优于单纯血液透析,而在清除甲状旁腺激素方面与单纯血压透析疗效相当。由于纳入研究在相关并发症及随访方面不尽详细,故未予进行评价,故无法判断其远期疗效,还需要大型、随机、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曹汉华;马金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二草二皮汤外用加手法按摩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疗效观察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是肘部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多见于肘关节损伤之初,治疗时偏重于骨折或脱位的整复固定及手术治疗,而忽视了软组织损伤的医治,致使离经之血瘀结于肌筋;加之损伤后固定时间较久及手术时创伤致筋脉受制,气滞血瘀,筋失濡养。笔者采用中药二草二皮汤薰、洗、敷配合手法治疗各类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德新;朱博;郑琦;应小樟;汪翼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五运六气对风湿病发病及中医证型的影响概述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一种学说。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有“不懂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用济”之训。《黄帝内经》的理论基本建立在五运六气基础之上[1]。《素问》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等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五运六气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作者: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概况

    血必净注射液是王今达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量急危重症基础上,以中医古方为基础,反复筛选精炼出的静脉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等活血化瘀药。药理研究证明,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对抗内毒素及多种炎性介质作用,使受抑制的免疫反应恢复。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急危重症方面有显著疗效。现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童文琴;郑溢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较高红肉摄入或增加乳腺癌风险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成年早期,较高的红肉摄入或为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用豆类、禽类、坚果和鱼类的联合饮食替代红肉或可降低乳腺癌风险。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顽固性血尿验案二则

    顽固性血尿是指小便中夹杂有血丝或血块或者镜下血尿,病程在半年以上,或伴有腰痛、小便涩痛等。血尿常见于泌尿系本身疾病如结石、感染、肿瘤、损伤以及肾下垂游走肾、先天性多囊肾及先天尿道畸形等[1]。也可见于全身系疾病如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及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等;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女性盆腔炎、直肠癌、结肠癌、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等。治疗较为棘手,中医临证从常规思维可能收效甚微,有时运用逆向思维,反而会收到效如桴鼓的效果。

    作者:陈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HSYA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Allens’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7、14天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术后14天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caspase-3 p20、Bcl-2和Bax表达。结果HSYA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大鼠下肢功能均有恢复(P<0.05),且HSYA治疗组恢复更明显(P<0.05);与损伤对照组比较,HSYA治疗组caspsase-3p20阳性细胞数表达明显减少(P<0.05),Bcl-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5),Bax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HSYA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脊髓损伤部位继发性损伤,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侯兆阳;陈哲;魏家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晚期早产儿是指妊娠时间为340/7~366/7孕周(即孕239~259天)出生的婴儿[1],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疾病发病率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晚期早产儿再次入院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周建;陈红芳;方锦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48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在免疫力低下或接受有创性医疗操作的严重疾病患者中可引起肺炎、败血症、尿道和腹腔感染[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不断更新以及化疗等多种因素,促使该菌引起的医院院内感染和耐药率上升[2-3],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就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348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洪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陈勇毅应用当归四逆汤验案举隅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第351条,主治血虚寒厥证,症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该方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七味药物组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镇痛抗炎等多种作用[1],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内、外、妇、骨伤等诸多疾患属血虚阳弱、寒邪侵淫经脉致病者,疗效确切。笔者有幸侍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勇毅教授,受益匪浅,现就导师临床应用当归四逆汤验案举隅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莉;陈勇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周建扬运用气血三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周建扬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主张病分三期、气血同治法治疗甲亢颇有特色,今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张增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发现,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中孤立餐后高血糖占49%,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升高的比例为39%,共计88%的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Dibetologia 2007,50(2):286-92]。对中国22个省46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的新发糖尿病也有75.8%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利尿降浊颗粒保护早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作用观察

    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指残余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单位利用RRF,可产生一定量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3等活性物质,排出一定量的代谢废物,特别是通过一般透析难以清除的中大分子物质。然而,RRF的丢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却十分普遍。此前的研究已发现,RRF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在透析后保护残存肾功能已成为肾脏病领域中一热点课题。笔者观察应用利尿降浊颗粒保护早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益;林永强;王超超;施肖力;赵润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比较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首位致盲眼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豫[1]。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2]。本文就角巩缘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术中操作、术后效果等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周爱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EV)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和手、足、口部出现皮疹、疱疹等为主要特征。易见于儿童和婴儿,成人亦可见。我科门诊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成人手足口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4及其受体的研究现状

    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是域型辅助T细胞(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人类白细胞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属于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与IL-4特异性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现已发现有可溶性IL-4R(Solu-bleinterleukin-4 receptor,sIL-4R)及膜型IL-4R (murine interleukin-4 receptor,mIL-4R),两者与IL-4的结合时的亲和力相同。其中sIL-4R可作为IL-4的保护性载体,并且具有调节IL-4生物学活性的功目前,临床上将IL-4及其受体作为免疫调节剂,在检测和防治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肿瘤等相关疾病的效果已经日渐显著。笔者以IL-4及IL-4R对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和归纳。现将介绍IL-4及其受体研究现状如下。

    作者:杨光勇;郭海涛;何光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偏瘫侧痉挛是影响患者功能状态的众多因素之一[1]。据报道,脑卒中后大约65%的患者出现痉挛,如何有效地缓解痉挛仍是目前康复医学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难题[2-3]。笔者采用中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34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斯尧;林彬;金彩君;奚郑铮;丁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后牙区骨组织水平种植体与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早期边缘骨吸收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骨水平种植体和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在后牙区植入后的早期边缘骨吸收,并分析各分组要素对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后牙区植入种植体105枚,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负载前分别进行全景片检查,测量种植体边缘骨高度,计算边缘骨吸收量。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在后牙区近中、远中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594依1.104)mm、(0.298依1.032)mm,骨水平种植体在后牙区近中、远中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889依1.500)mm、(0.603依1.068)mm,两种种植体早期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入式与非埋入式愈合方式之间,根形种植体与柱形种植体之间,早期边缘骨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牙区,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负载前边缘骨吸收量与骨水平种植体相近,可以作为后牙区种植的常规选择。非埋入式愈合的患者、使用根形种植体的患者易引起较多的早期边缘骨吸收。

    作者:石倚天;姒蜜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