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阳
慢性盆腔炎(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是妇科常见、多发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诱发因素复杂,常常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从慢性盆腔炎病因病理入手,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月经期口服抗生素、经净后中药保留灌肠加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红英;郑宇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慢性宫颈炎多为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宫颈内引起感染所致,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目前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方法有高频电波刀(LEEP)、激光、冷冻、红外线凝结微波等[1] .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确切,但有术后阴道排液量多、阴道流血时间长等并发症,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并影响其术后恢复.我院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在宫颈LEEP术后使用外用溃疡散联合云南白药粉喷敷宫颈创面,减少LEEP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肖霞;金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引起的良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好发年龄30~50岁,其发病机理尚无确切定论.本文对2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患者的情志活动状况,从而探讨子宫肌瘤的相关发病原因.
作者:杨琪;许胜飞;李苏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tic arterial embolism,SMAE)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腹症,该病发病突然,症状与体征常不相符,发展快,可迅速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率较高[1] .基层医院往往限于经验不足及设备缺乏,不能明确诊断,待转至上级医院后病情已发展至晚期而延误病情.故对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治应予以重视,现对湖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病例诊治情况予以分析.
作者:魏锋;沈苑;陈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鼻咽纤维血管瘤(juvenilenasopharyngealangio.fibroma,JNA)又称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纤维血管瘤,是鼻咽部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16~25岁.常见于鼻咽部颅底区骨膜,瘤体根部为正常结构的动脉,分支进入瘤体后与血管壁极薄的静脉发生广泛的吻合,瘤体表面覆以正常黏膜,主要由增生的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1] .手术切除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2],但由于起源部位隐蔽,解剖关系复杂,肿瘤的血管丰富,且血管壁缺乏弹性纤维,平滑肌层不完全或缺如,手术难度大.如何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减少术中出血、减轻面部骨骼破坏、降低术后复发率,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问题.目前随着鼻内窥镜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系统的推广及普及,两者结合下手术切除JN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科近4年来在鼻内镜引导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Chandler分期在Ⅰ期或Ⅱ期鼻咽纤维血管瘤12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人造血管搭桥受到限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环的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是较好的补充形式,但导管功能不良是其主要的并发症,是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透析充分性的主要因素.尿激酶(UK)治疗导管功能不良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其溶栓治疗的具体方案并无共识.为了较好的控制导管功能不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两种溶栓方案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梅;程亚菲;葛玉英;毛晓红;潘恬;许晓妹;何慧芬;费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均为良性甲状腺疾病,两者临床表现没有显著区别,但是治疗方法不同,因而,鉴别两种疾病是临床甲状腺疾病诊疗的重要内容.笔者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进行检查,对两者超声征象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长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从红外角度初步探讨中医证型的内在含义.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冲任失调型组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强度低于肝郁痰凝型组,其中1.75μm、2.25μm、3.25μm、3.75~4.5μm、6.25~7.0μm、7.5~8.25μm、15.0~15.25μm、15.75μm波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强度存在差异性,从红外角度提示中医虚证、实证可能与人体能量代谢的改变有关.
作者:黄建华;夏齐国;冯鑫鑫;葛林宝;应荐;沈雪勇;孙霃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地骨皮水提液对炎症环境下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及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炎性脂肪细胞糖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地骨皮水提液联合脂多糖(LPS)干预72h后3T3-L1脂肪细胞对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消耗量,RT-PCR法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LPS能显著降低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2.5mg/mL地骨皮水提液能改善LPS干预后的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利用(P<0.01).LPS能显著下调PPARγmRNA表达(P<0.05);2.5mg/mL、1.0mg/mL地骨皮水提液能提高LPS干预后的脂肪细胞的PPARγmRNA表达(P<0.05).结论:地骨皮水提液能改善LPS抑制的脂肪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及PPARγmRNA表达,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表达来抑制炎症,改善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
作者:于媚;叶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白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系萝藦科(Asclepia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茎.辛,苦,微温,入肺经.主治气逆喘促,胃脘疼痛,水肿,小便不利[1] .本实验通过研究柳叶白前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以期为开辟新的临床适应症(如血栓形成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黄芳;方悦;郑琦;叶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胃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也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是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2].早期胃癌是被认为可以治愈的胃癌,但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本文对我院83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率.
作者:赵铮铮;狄华君;胡国华;虞哲科;杨磊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不能满足婴儿需要,多发生在产后2~3天至半个月内[1] .发病率可达20%~30%,经济发达地区尤为严重[2] .本课题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45例产后缺乳患者进行穴位埋线促进产后泌乳,报道如下.
作者:陈鑫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由此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难度较大.早期由于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又缺乏有效的治疗而不得不卧床休息,各种并发症接踵而来;晚期由于伤椎进一步压缩,疼痛及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导致胸腔容积减小,通气障碍,缺氧,心肺功能障碍,死亡率明显增加.我院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铨;范杰;石钢;张新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小儿重症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复杂和致残率高等特点,救治的关键是尽早进行有效治疗.我院在注射抗蛇毒血清和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5例重症毒蛇咬伤患儿应用了血液灌流(HP)联合蛇伤散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婷;周建芳;黄春香;徐春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多发生在夏秋季,常见于婴幼儿,发病年龄多在1~7岁儿童,临床表现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腹痛等全身症状[1] .我院于2010年3月-2011年6月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压疮一期为淤血红润期也称Ⅰ度压疮,表现为受损皮肤呈暗红色,并伴有肿、热、痛.判断标准为:解除对该部位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该期损伤仅限于表皮[1],为可逆期.我们对一期压疮患者采用三黄软膏外敷治疗,减轻疼痛效果明显,且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董玉红;俞琦;章海燕;陈忠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高血压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1.19%,在35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为20%[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增长以及医疗条件改善,高血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住院病人的构成比都有增多的趋势.为了探讨高血压病的证治规律,发现新的证治特点,本研究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近10年的心内科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董玉山;柳月娟;白素芬;丁书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尤其以肺癌居多.我科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并通过导管向胸腔内注入复方苦参注射液(CMI)和顺铂(DDP)的方法治疗肺癌并癌性胸腔积液,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志强;田明庆;陈晓萍;石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是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或心前区疼痛.然而,近年来无痛性、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有发生,特殊部位疼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易误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现介绍以后颈部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如下.
作者:袁冬敏;姚乐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高分辨内耳CT的广泛应用发现的一种致聋疾病,一种以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为主,可同时伴有反复发作眩晕或者耳鸣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的先天性内耳畸形,患者出生时听力可正常,多在2~4岁发病.LVAS是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先天性内耳畸形的31.5%[1],其发病率之高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由于该病发病机理复杂,早期诊断和治疗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方法.笔者收集48例在我院诊断为LVAS的患儿的听力检查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儿童LVAS的听力学特点,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孙靖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