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率水平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罗建华;黄征

关键词:心肌梗死, 入院心率, 病死率, 相关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心率水平与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关系.方法:2003~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ST段抬高AMI患者156例,根据入院时心率分为心率<80次/min组、心率80~90 次/min组及心率>90次/min组,分别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的死亡例数.结果:心率>90次/min组及心率80~90次/min组患者前、侧壁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心率<80 次/min组(P均<0.05).心率>90次/min组和心率80~90次/min组患者LVEDD均高于心率<80次/min组;心率>90次/min组的LVESD明显高于心率80~90次/min组及心率<80次/min组;而心率>90次/min组LVEF明显低于心率80~90次/min组及<80次/min组.156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5例(9.6%).心率>90次/min组死亡率20%(5/25),明显高于心率80~90次/min组的12.5%(P<0.05)和心率<80次/min组的6.1%(P<0.01).结论:入院时心率增快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强预测因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临床应用及机制探析

    麻黄始载于<本经>,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立秋至霜降之间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商品因来源分为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三种,均为统装.味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近年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皆认为麻黄有止遗尿作用.现对其各种功效在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陈延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致残致死率较高.笔者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并与血塞通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边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张融碧胃病诊治经验

    胃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病、胃下垂、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张老师诊治胃病,主张辨证论治,每获良效.现将张老师诊治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马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观察

    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是白内障的特殊类型之一,此类白内障手术难度较常规白内障大.我院自2004年6月~2008年1月对31例33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健;吕红;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FA-IMT)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高频超声测定CA-IMT、FA-IM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以CA-IMT和FA-IMT均≤0.10 am者为IMT正常(21例),CA-IMT或FA-IMT>0.10 cm者为IMT增厚(35例).结果:IMT增厚者高切变率全血黏度160s-1(BVH)、低切变率全血黏度10s-1(BVL)、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均较IMT正常者有明显增高(P均<0.01).多元相关分析显示,CA-IMT、FA-IMT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呈独立正相关(P<0.05).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VH、BVL、Fib与CA-IMT和FA-IMT关系密切(P均<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与颈、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具有良好相关性.

    作者:刘小明;许亮;包凌云;石俊华;马晨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清肺合剂工艺研究

    清肺合剂系我院的院内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止咳化痰、消痞散结功能,对肺癌,尤其是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我们对其制剂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陈爱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马钱子胶囊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

    前列腺增生可引起膀胱逼肌收缩无力,随着逼尿肌收缩强度减弱,剩余尿量增多,严重者甚至出现尿潴留.患者经手术后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迟缓,需较长时间留置导尿.逼尿肌收缩无力症临床治疗比较困难,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拟胆碱药物常有顾虑.我们于2006年~2007年用马钱子胶囊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症8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镇印;刘树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女性盆腔结核25例超声分析

    总结分析25例女性盆腔结核超声检查结果,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盆腔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红英;杨高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麻疹的中医药治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性斑丘疹,冬春季多发.麻疹是世界上流行广泛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很早就将麻疹列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及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它既可缩短病程,又可使病程经过顺利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吴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57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5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3月~2007年9月笔者在安徽省南陵县中医院结石专科门诊工作期间收治住院治疗泌尿道结石患者57例,均符合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1].

    作者:何邦友;程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氟比洛芬酯镇痛对LC术后血β-内啡肽和血糖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即在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阻止手术过程中感受伤害的传人及中枢神经致敏,使术后疼痛减轻.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文章较少见.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术后血浆β-内啡肽(β-EP)和血糖(Glu)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归帆;罗宏;蒋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莲必治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1例

    我院发生莲必治注射液致急性肾损伤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9岁,学生.平素体健,因头痛、鼻塞伴上腹部不适1天,而至当地医院就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拟诊上呼吸道感染,予莲必治注射液0.5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

    作者:吴光华;戴再友;李云生;林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清CRP、VEGF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ICH后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血肿周围组织的继发性脑水肿和脑损伤.因此,进一步研究ICH血肿周围组织继发性损伤和保护机制的病理生理特点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收集近20年以来国内外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变化的文献,以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及其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

    作者:黄晨蓉;过伟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温化汤对慢性肾衰消化道症状的改善作用

    笔者用自拟温化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脾阳虚衰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长川;栾仲秋;张传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药学的发展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医院药学这一概念,医院药学的全部工作是医院医疗行为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作者:魏芳;李秀全;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天合保肾合剂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天合保肾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经背部切除肾,2周后以链尿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诱导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及天合保肾合剂高、中、低剂量组.8周后检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天合保肾合剂治疗组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量以及肾质量指数均有明显下降,病检显示肾小球、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天合保肾合剂对大鼠糖尿病肾病肾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与治疗作用.

    作者:严仲庆;何敏尔;张菁;范铧;沈伟钢;朱声宏;胡松春;杜洪乔;章国琳;郑凯;赵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癌症恶病质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恶病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机体的综合代谢变化过程,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AIDS和终末期肾衰等[1].癌症恶病质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恶病质是诸多肿瘤并发症发生的基础,肿瘤患者出现恶病质,不仅对放疗、化疗的反应性差,降低患者生存期,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作者:翁家武;陈培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106例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0.3%~7.2%[1].我院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对部分妊娠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施行剖宫产时肌瘤核除术,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伟;陈希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24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笔者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24例,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4例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门诊19例,住院5例.男21例,女3例,年龄32~62岁,病程1~23年;B超检查少量腹水5例,中量腹水11例,大量腹水8例.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倒置和酶学改变,脾脏不同程度肿大.

    作者:赵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乙肝辨治四法浅谈

    笔者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疏肝解毒、健脾化湿、柔肝养阴、化瘀(辛润)通络四法辨证施治,现浅谈如下.

    作者:施雪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