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素体外抗流感病毒H1N1、H3N2实验研究

刘妮;孟以蓉;张俊丽;朱宇同;黄正昌

关键词:流感病毒, H1N1, H3N2, 姜黄素, 抗病毒,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姜黄素提取物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H3N2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狗肾细胞(MDCK)观察姜黄素体外对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A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结果:姜黄素大无毒浓度为12.5g/L,对H1N1有效抑制浓度为6.25g/L,对H3N2有效抑制浓度为1.56g/L.结论:姜黄素提取物确有明显的抗H1N1、H3N2复制作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心通胶囊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6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一般治疗措施相同,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右侧颈动脉系的CVDI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VDI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林坚;王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对21例进行了0.5~6年(平均2.5年)的随访,结果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85.7%.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结论: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需用不同治疗方式.

    作者:沈海良;张居适;潘宏武;艾建平;徐华梓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局部热疗结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顺铂胸腔内灌注结合局部热疗;对照组26例单用顺铂胸腔内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能显著提高癌性胸水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旭烽;王永辉;楼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267名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

    我们于2006年6~7月对临安市126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市区入幼体检儿童共1267名(2534眼),年龄3~6岁,3~岁组894人,4~岁组255人,5~6岁组118人,能正确理解、配合检查.1.2 方法 4~6岁组儿童采用带灯箱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表1.0行高度与被检儿童双眼等高.先右眼后左眼.3~岁组儿童采用带灯箱标准对数视力表122人(244眼)、幼儿手形视力表483人(966眼),儿童匹配视力测定卡289人(578眼).1.3 视力低常标准标准对数视力表或幼儿手形视力表:3~岁组以一眼视力<0.6为低常;4~6岁组儿童以一眼视力<0.8为低常;儿童匹配视力测定卡以不能看清小字母为低常.

    作者:沈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受治疗时频繁的体外循环和反复穿刺,透析器、管道的复用,经常输血和接触血液制品而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笔者对81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屠秋娣;许秀君;罗招芬;陈惠仙;黄晓红;赵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衰的血液透析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是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而急性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从2000年~2007年共收治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患者21例,经血透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彭政;何援军;金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溃疡散治疗宫颈糜烂432例

    我站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宫颈糜烂患者432例采用溃疡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32例,年龄21~46岁.治疗前均行白带常规检查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霉菌、滴虫感染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糜烂程度按面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按病理分型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

    作者:吕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压氧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后脑组织软化、坏死而导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到影响[2],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本组观察高压氧配合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以西药为主,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在治疗同时又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患者不易耐受.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群菲;项伟忠;项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8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DN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菊;叶玉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常发生慢性呼吸衰竭,在临床上仅以常规鼻导管低流量持续吸氧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通常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这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合并症,而且由于患者呼吸肌疲劳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性,从而造成脱机困难.近年来,由于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痛苦少、简便易行的无创性治疗途径.尽管BiPAP呼吸机为纠正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对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升高的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报道不尽一致.为此,我院在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6例进行BiPAP呼吸机治疗,并与同期住院的16例作对照比较,以评价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纳络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我院急诊科于2007年9月~2008年2月,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时,联合使用纳络酮与醒脑静治疗较单用纳络酮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9月~2008年2月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27例,选择有意识障碍患者58例(Glasgow评分为4~9分),男40例,女18例,年龄16~58岁,饮酒量(白酒)100~1500ml.随机分为两组,纳络酮组28例,男20例,女8例;纳络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具可比性,见表1.

    作者:杨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类型[1].UA不仅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或猝死[2],因而需要积极治疗.我们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U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黄(庶虫)虫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笔者从2004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大黄(庶虫)虫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5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NASH患者,男64例,女31例,年龄16~65岁,平均4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符合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

    作者:李玉龙;周建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21例

    肩锁关节脱位多由直接损伤造成,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10月对21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41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坠落伤6例,压砸伤2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常规摄X线片,均属Tossy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梁一民;李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咯血37例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我院采用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3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4例均为2003年1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住院患者.咯血量1次≥100ml或24小时≥300ml.经胸片、胸部CT、痰液抗酸杆菌检查等检查确诊,并排除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出凝血功能障碍及怀孕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岁,其中肺结核16例,支气管扩张21例.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43.5岁,其中肺结核13例,支气管扩张2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具可比性.

    作者:张伟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头皮针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0年8月~2006年5月,采用头皮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偏瘫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或门诊要求针灸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凡在2003年8月之前就诊者采用传统针刺法,之后就诊者采用头皮针配合传统针刺法.分为对照组(传统针刺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35~82岁,平均63.0岁,病程7~110天,平均22.9天;疗前症状积分(14.37±5.70)分;脑梗死23例,脑出血4例.治疗组(头皮针配合传统针刺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33~85岁,平均61.24岁;病程7~120天,平均22.2天;疗前症状积分(13.65±4.87)分;脑梗死28例,脑出血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种、疗前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徐碧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00例结核病患者药物联用情况分析

    为了解抗结核药联合应用情况,笔者对我院门诊诊治的200例患者的结核病药物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本院2005年12月门诊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共200例,男103例(51.5%),女97例(48.5%),年龄1~80岁.其中肺结核80例,淋巴结核16例,肺结核伴感染34例,结核性胸膜炎31例,肺外结核39例.

    作者:江欢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10%~15%.主要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成年人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过去由于缺乏良好的暴露及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常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愈合,故早期治疗趋于保守.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改进,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多趋向于对其及早行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2001年7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雄生;王建岳;全仁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鼻肠管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尤其是有意识障碍及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胃动力差,易腹胀,使返流、误吸的发生率明显增多.选择胃幽门后空肠管饲途径较理想.该途径具有营养底物容量耐受性好,保证供给每天热量、氮量、微量元素的肠内营养,降低返流及误吸的发生率[1].常规的鼻肠管放置需要在X线或内镜下插管,我科自2004年8月~2007年4月对机械通气患者60例进行手法盲插,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