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炎症后黑变病

沈彩娟

关键词:炎症后黑变病, 祛斑方颗粒, 超声治疗
摘要:我院于2001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面部炎症后黑变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颈部淋巴结结核55例超声分析

    浅表淋巴结核占肺外结核的首位,其中以颈部淋巴结核为多见[1].现总结分析55例颈淋巴结结核的超声检测结果,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亚勤;杨高怡;柳双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从瘀论治2型糖尿病38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疾病过程,中医的传统治法是益气养阴清热,大量临床报道及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治疗能防止糖尿病微血管的病变.笔者应用此法治疗2型糖尿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赵克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种固定方法治疗指掌骨骨折疗效观察

    我院在2001年6月~2004年10月间,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25例及钛合金微型钢板治疗41例掌指骨骨折,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傅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和早期防治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VaD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在西方国家,Alzheimer(AD)症约占老年期痴呆的50%,VaD约占20%,其余为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1].日本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管性痴呆在所有痴呆中占40%以上,远高于AD的比例[2].在我国,老年人VaD患病率为324/10万,AD为238/10万[3],而且城市高于农村.

    作者:张伟骏;陈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痤疮合剂治疗寻常痤疮260例

    2002年8月~2004年2月应用本院研制的痤疮合剂治疗中度寻常痤疮2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先成;罗维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症

    我院自2003年~2005年9月共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根英;陈震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CD14细胞TLR2、HLA-DR的表达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正常参考人群(正常组)CD14细胞TLR表达之间的差异,从TLR信号转导机制方面研究糖尿病患者易感染的原因.方法:选择有糖尿病史2年以上患者22例和正常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成熟外周血CD14细胞表面TLR2、HLA-DR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CD14细胞TLR2的表达为(57.5±6.11)%,正常组为(43.63±8.94)%(P<0.01).糖尿病组HLA-DR的表达为(75.08±14.64)%,正常组为(83.36±12.98)%(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可能与CD14细胞TLR2、HLA-DR的表达异常有关.

    作者:许志良;刘永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正清风痛宁口服与局部给药治疗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ReA)是指继发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的以无菌性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多数于20~40岁发病.笔者自2003年开始应用正清风痛宁口服和关节腔注射治疗34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

    为降低断指再植的失败率,我们对15例20指断指再植制定完整的护理方案,发生血管危象仅3指,断指再植成活率明显提高,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解痉灵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前,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药物疗效常不甚满意[1].临床上用山莨菪碱(654-2针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副作用大.我院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应用解痉灵(通用名:丁溴东莨菪碱)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振江;毛力;赵国根;胡辉;吴晓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对脑出血脑血流动力学的观察价值

    对8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分析脑出血量与脑血液循环之间的关系,探讨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刚;万景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皿治林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

    皿治林(咪唑斯汀)是一种苯丙咪唑类的新型抗组胺药,它具有抗炎、抗过敏双重作用.我院皮肤科于2004年5月~2005年10月用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重点观察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周波波;王金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炎症后黑变病

    我院于2001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面部炎症后黑变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彩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早泄的两种药物治疗比较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14%~41%[1].认为早泄通常为心理性,但慢性前列腺炎是重要的器质性病因.大约50%的男性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曾有过前列腺炎症状[2].关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早泄分别进行的临床疗效比较资料较多,但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早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却有限.我们于2004年1月~2005年7月应用万艾可、前列回春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所致的早泄,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作者:梅方;应永强;王庆相;秦勇;顾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肢骨科手术后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

    舒芬太尼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并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1].本观察旨在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

    作者:罗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支持右半结肠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价值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右半结肠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29例,应用促胃动力药(胃动力药组)9例,利用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灌注能全素或能全力施行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组)20例.比较两组胃肠减压量、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体重及氮平衡,评估肠内营养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与胃动力药组比较,肠内营养组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平均缩短(7±20)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3%.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平均升高4.8g/L,转铁蛋白平均升高0.82g/L,淋巴细胞升高0.7×109/L,体重平均增长4.5kg,氮平衡平均升高6.15g/天.结论:肠内营养能有效治疗胃排空障碍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钟金瑞;李建胜;莫善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季德胜蛇药外用治疗隐翅虫皮炎

    笔者于2004年4月~2005年10月应用季德胜蛇药外用治疗隐翅虫皮炎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裘水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直肠癌盆腔CT的检查价值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术前或术后患者盆腔CT检查结果,探讨CT在直肠癌诊断、分期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荣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痤疮及难治性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痤疮多见于青春期,亦有至40岁以后仍发病者,患者面部、胸部、背部皮肤出现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对常规治疗抵抗的痤疮,称之为难治性痤疮.几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邬成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输注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病人静脉输注给药方式的使用比例高达70%以上,高出国外20%~30%[1].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将静脉输注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作简要分析.

    作者:方东升;杜向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