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意义

李豪侠;吴晓强

关键词:老年人, 恶性肿瘤, 甲状腺激素, 放射免疫测定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4例的血清T3、T4、TSH、rT 3、FT3、FT4,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组)26例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明显降低(P<0.01),rT3轻度升高,TSH轻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Karuafsky评分≥50分组与Karuafsky评分﹤50分组比较,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T4、FT4明显降低(P<0.01);rT3轻度升高,TSH轻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3、FT3降低;Karuafsky评分低者血清T3、FT3降低更明显,同时出现血清T4、FT4降低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探讨

    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是指患者执行医疗措施的程度,亦即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很多,临床疗效是重要因素之一.运用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减轻副反应,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下面分两点加以探讨.

    作者:傅文农;施和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654-2促进产程临床分析

    654-2具有较强的平滑肌松弛作用,并能解除血管痉挛,具有镇痛作用.在分娩期选用一定剂量的654-2缓慢静脉推注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子宫颈,使其平滑肌松弛,加速产程进展.我院近年来在分娩产程中使用654-2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洪友;金淑美;程晓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肩胛间综合征180例

    笔者自2002年以来,用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一指禅推法治疗肩胛间综合征18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文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熏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56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不当而引起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越来越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许月清;高宜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生骨胶囊结合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

    本院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9例49髋.在口服生骨胶囊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忠建;姚憬;张鸿振;陈亚东;郑丽丽;金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药物局封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在临床上较常见.我们采用曲安奈德加弥可保局封联合氦氖激光治疗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琼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DFN治疗股骨下段骨折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股骨下段骨折18例采用AO股骨远端髓内钉DFN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兴兵;陈忠义;梁军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新福林用于老年人全髋置换术中升压的体会

    新福林(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纯a-受体激动药,能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增高[1],作用持久而较弱.本院在2001~2005年对67例老年人全髋置换术中血压下降时使用小剂量新福林,同时适当补充液体效果良好,心血管稳定性好,无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度冷丁微泵输注用于妇科腹部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04年6~12月对53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度冷丁(CID)微泵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润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混合痔切除的两种术式比较

    Milligan-Morgan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混合痔手术.该术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但术后恢复时间长,疼痛明显,容易发生水肿等并发症[1].我科自2002年1月采取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减轻了疼痛和水肿发生.在此基础上自2003年6月~2004年6月进行了混合痔切除缝合术与Milligan-Morgan术式的前瞻性研究,以期解决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等问题.

    作者:杨琴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64例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我院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误诊15例分析

    文献报道,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仅有17%~27%的病例在术前能明确诊断[1].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将我院1997年5月~2004年8月误诊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5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再洋;周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笔者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均为急性病例,女86例,男49例,年龄31~75岁,平均53岁.非结石性单纯急性胆囊炎25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8例,伴有胆道系统结石62例.随机分成中西结合治疗组68例和西医治疗组67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等具有对比性.

    作者:卫德龙;虞陆祥;李国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药物治疗可能方向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和气流阻塞为特征,至2020年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疾病.随着对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人们认识了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包括磷酸二酯酶-4、蛋白酶和多种炎症介质等,相应的新药被陆续开发出来.现介绍一些新的但还处在实验阶段的治疗药物.

    作者:吕小琴;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钢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我院骨伤科采用在X线下用钢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亦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发热合并血小板减少症66例分析

    部分发热患者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而有出血倾向、用药禁忌等问题.现对2003年5月~7月间在发热门诊所见的发热合并血小板减少症66例的病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楼秋英;丁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胆固醇、肾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进行常规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治疗;银杏达莫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尿蛋白、胆固醇、肾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银杏达莫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有明显下降(P<0.01),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从而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较佳选择.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失眠症辨治5法

    笔者从2002年开始治疗失眠症96例,按症型分述论之.1 疏肝理气法七情失常,肝气失于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或暴怒气逆,肝胆失疏,皆可扰动神明使神不能藏.症见郁闷不欢,情志抑郁,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宜疏肝理气,泻火安神.李××,男52岁,2003年5月初诊.不寐已近1年余,伴多梦,心烦易怒,声音洪亮,口苦口干,咽痛便燥,舌质红,少苔中剥,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治宜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拟泻青丸加味:龙胆草6g,黄芩15g,焦山栀12g,泽泻、车前子各10g,柴胡、甘草各6克,生地15g,郁金10g,佛手6g,1日1剂,煎汁分2次服,连服2周.二诊,口苦减轻,便软,苔少,舌红,脉弦,继用一贯煎以清热养阴,疏肝解郁:北沙参15g,麦冬、当归、生地各20g,枸子15g,川芎、五味子各10g,绿梅花6g,佛手10g,甘草6g,调理2周而痊愈.

    作者:童燕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病期血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观察30例于入院时及恢复期取血,采用Nycocard 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法测定仪测定D-二聚体的量,并与健康儿童25例(正常组)作比较.结果:正常组D-二聚体0.33±0.12mg/L,观察组发病初期1.87±0.76mg/L,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下降至0.41±0.25mg/L,较发病初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测定能早期、准确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液高凝状态,并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运动疗法干预睡眠障碍疗效观察

    从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运动疗法对存在睡眠障碍的50例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轶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