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荣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右心室心肌梗死36例,因其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32例,女4例,年龄45~79岁,平均62岁.临床表现:胸痛31例,低血压30例,休克5例,呼吸困难3例,颈静脉怒张36例,Kussmaul's征11例.
作者:张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院自1999年9月~2002年1月,对前臂双骨折患者经手法小夹板外固定失败的28例,再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外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海斌;周际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卒中102例,随机分两组.血塞通组51例,用血塞通注射液10ml(5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香丹组51例,用香丹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血塞通组基本治愈率64.7%,明显高于香丹组的33.3%(P<0.01).治疗后血塞通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P<0.05,香丹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降低血黏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香丹注射液.
作者:王晋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天1.2g,连用8周;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每天20mg,连用8周.测定治疗前后两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ET降低,HDL-C、NO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TG、TC、LDL-C降低及HDL-C升高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ET降低和NO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在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同时可降低血内皮素、升高血一氧化氮水平,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血脂康每天1.2g调脂程度与普伐他汀每天20mg相同,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强于普伐他汀每天20mg.
作者:王敏;姚强;黄世恩;沈建瑾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重度(Ⅲ~Ⅳ度)痔病至今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近年兴起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我院自2001年以来,开展此方法治疗重度痔病28例,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关根;沈忠;黄常新;刘智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处在疾病恢复期、迁延期和慢性过程中的患者常伴有心理障碍.我院用中药乌灵胶囊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心理障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亮;王芳;张敏;葛红;黄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而又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我们采用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8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赵益华;吴培兴;黄伟;蒋旭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眼底出血原因.方法:对36例(50眼)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出血再行眼底荧光造影或在玻璃体切除术中观察眼底以寻找出血原因.结果:发现仍有视网膜新生血管42眼(84%),视网膜静脉闭塞5眼,脉络膜出血3眼.结论:视网膜新生血管是光凝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晓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从2001年~2004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雪琼;朱建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对照组予阿拓莫兰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超声影像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7.8%(P<0.05).治疗后ALT、TC及TG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能提高阿拓莫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
作者:李炎戍;胡守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给药时间与肝脏毒性的关系.方法:在吡嗪酰胺给药的不同时间(2、7、14、21、28天后)检测大鼠血清ALT活性、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吡嗪酰胺给药7天后血清ALT活性开始升高(P<0.05),21天后升高明显(P<0.01);给药7天后血清MDA含量升高(P<0.05),给药21天后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给药2天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以后逐渐加重.结论:吡嗪酰胺肝毒性在给药2天后出现,给药21天后明显.
作者:周艳杰;吕建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兔缺血再灌注肺脏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生成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牛磺酸组(缺血再灌注+牛磺酸组).观察左肺再灌注0、60、90、120min各时间点血浆ET-1和实验结束时肺湿/干比重、肺水含量的变化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血浆ET-1、肺湿/干比重、肺水含量及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均明显升高/加重,而牛磺酸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肺脏内部合成和分泌ET-1,ET-1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牛磺酸可抑制肺内部分合成ET-1并保护缺血肺组织.
作者:李迎秋;林国强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贲门失驰症并非罕见,通常以手术治疗.笔者将食管渗疗术反置治疗贲门失驰症取得了成功.现予介绍.
作者:张元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扩张性心肌病临床发病率高,原因不明,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达30%~80%.现对我院2003年1月~12月收住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谦;潘伟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人工肝是重症肝炎、肝衰竭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1].我科2003年11月~2004年12月对13例重症肝炎进行27次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前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余焱;陈燕芳;郭丽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浙中地区畲族人民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医疗实践经验,并善于就地取材,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明辩药性、辨证施治,创造了独特的浙中畲族医药文化.
作者:陈坚波;陈国中;张昌禧;吴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笔者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妇科门诊中应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奥平外搽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GH)48例,疗效好,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仙芳;沈晓霞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院自2003年2月以来,采用β-七叶皂苷钠与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4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丽福;陈苏伟;杨月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手术治疗虽然是肛门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术后创口疼痛和创面迁延不愈成治疗难点.为寻求缓解肛门病术后疼痛和促进愈合的有效方法,我科自2001年以来,改用马应龙龙珠软膏用于肛门病术后换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锋;曹泮悬;陈凤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预后较差.我院1986~2004年收治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34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宁;徐涛;吴可人;杜为东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