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发;孙树;蔡希凤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比较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和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总结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治疗特点。结果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腔镜辅助下手术及传统开放性手术(P<0.05),三种术式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既能达到微创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作者:邓振宇;邱振雄;黄振华;彭俊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合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6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禁食、治疗原发病及静脉注射止血药物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合鼻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4.42%、观察组95.35%;止血时间对照组(1.56±0.65)d、观察组(1.02±0.47)d;两组总有效率、止血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蛇毒血凝酶与蒙脱石散联合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出血,止血快、疗效好,利于患儿康复,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书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产后泌乳不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10月在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泌乳不足产妇240例,采用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饮食调节、用药及理疗等措施进行42d综合干预。结果产妇综合干预前后泌乳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产后泌乳不足改善效果明显,具有独特的防治优势,能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罗增云;张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肺门及纵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肺部增强CT检查提示纵膈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未能明确诊断者,进一步接受胸腔镜、纵膈镜或手术活检。结果经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检查后,121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92例、良性病变29例,确诊率91.6%。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膈和肺门肿大淋巴结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3%、100%和94.7%。所有受检者耐受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对于纵膈和肺门肿大淋巴结病变,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黄洪;谢桂庭;林灿华;林常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及常规药物治疗后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结果治疗1周及1个月后实验组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分钟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及其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均较对照组升高,3个月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植入术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心率变异性,从而有效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作者:肖慧敏;李庆军;钟晓明;黄美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氨茶碱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症状(发热、咳嗽、喘憋、喘鸣音、呼吸困难、缺氧等)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喘憋消失时间、心率减慢时间、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
作者:唐和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辐射对男性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辐射的300名已婚男性(观察组)及无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辐射的300名已婚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性功能障碍152例(50.66%)、对照组74例(24.66%),观察组的性功能障碍状况远比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优生优育有一定的影响,值得引起注意,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或降低对此类男性优生优育的影响。
作者:赖剑锋;李建萍;赵如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病因,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将11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2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12例患者为A组,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102例患者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其术后下降幅度、停经时间、妊娠部位、手术方式、保守性手术是否术中使用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盆腔包块大小等。结果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易发因素: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术后下降幅度小,停经<40d或>60d,峡部妊娠,伞端挤压术,保守性手术中未使用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盆腔包块大小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对异位妊娠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者,应仔细分析其术前资料,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仔细操作,以避免手术后续性异位妊娠。
作者:陈伟明;梁丽珍;李亮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输卵管通液术在诊断和治疗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42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实验组给予超声监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及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双侧输卵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率(69.01%)显著高于对照组(2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监测输卵管通液术可对输卵管细微结构进行观察,提高诊断准确性,且该方法可有效疏通输卵管,提高受孕率,安全可行。
作者:郭妮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8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率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对37例食管鳞癌患者实施趋化因子受体CXCR4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测定,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结果趋化因子受体CXCR4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与侵及外膜、淋巴结转移状态及TNM分期有关。结论检测CXCR4对预测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任艳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诱导组(Ⅰ组)、术毕组(EOS组)和格拉司琼组(G组)各20例。Ⅰ组于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EOS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泵注相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均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记录术毕至拔气管导管、听从指令时间,麻醉恢复期内患者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Ⅰ组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术后0~1h、1~2h恶心呕吐评分,在麻醉后恢复室内止吐药给药人次数均小于EOS组和G组。EOS组术后0~1h、1~2h恶心呕吐评分和在麻醉后恢复室内止吐药给药人次数均小于G组(P<0.05)。EOS组和G组拔管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4~12h、12~24h各组间恶心呕吐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麻醉恢复期内呼吸抑制、躁动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单用格拉司琼更好,诱导前10min使用为佳。
作者:刘晓捷;罗富荣;冯宝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6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挂线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隧道式拖线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术后7dVAS评分、术后1年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恢复好,近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慧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干预效果,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方法对97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诱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进行心理、饮食、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发生出血的主要诱因为饮食不当54.64%(53/97)、劳累21.65%(21/97)、腹压增加9.28%(9/97)、情绪激动6.19%(6/97)、呼吸道感染4.12%(4/97),无明显诱因4.12%(4/97)。全部患者治愈出院94例,1例好转要求出院,2例因并发肝性脑病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针对诱因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出血的发生,重视饮食、心理及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曾海芳;卜桂兰;陈小燕;陈少英;陈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9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6例老年人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0.01)。在Ⅰ期患者中,胱抑素C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肌酐和尿素氮(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继铁;郭应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就1例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借鉴。
作者:张文涵;季颖群;张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15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和药敏试验结果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156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12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15610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8856例,阳性率56.73%,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6846例(77.30%)、人型支原体阳性83例(0.94%)、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阳性1927例(21.76%)。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9-2013年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54.34%、56.16%、56.54%、59.38%、57.07%。支原体感染率以<20岁年龄段高,达66.3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对交沙霉素敏感性高,分别为91.39%、71.82%;人型支原体对强力霉素敏感,达97.01%。12种抗生素中全耐药者101例。结论支原体感染趋向年轻化,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作者:黄江兵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1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乳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降血糖、降血脂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明显;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乳酸水平均无显著变化,无乳酸酸中毒发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较为安全,并可达到更佳的降血糖效果。
作者:巫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对86例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24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结果各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严重程度分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之间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增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失调,对治疗及预后存在不利影响。
作者:龙志伟;钟邦兴;邓复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院图书馆在医院科研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医院图书馆的职责与功能,及其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医院科研工作对其提出的具体要求,指出医院图书馆应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硬件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并做好重点学科科研用户的情报服务工作,从而适应医院科研工作的需要,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朱允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