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禽流感病毒,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 重症肺炎, 重症病例, 高治愈率, 中西医, 早治疗, 早诊断, 可合并, 病死率, 救治, 报告
摘要: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相关文献
  • 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消化科培养基本要求(二)

    本文介绍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对消化科培养中症状学的基本要求。

    作者:王炳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颈肩腰背痛的药物治疗--常用止痛中药及方剂

    本文介绍颈肩腰背痛药物治疗中的常用止痛中药及方剂。

    作者:《颈肩腰背痛非手术治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拟疏肝和胃溃疡汤治疗胃溃疡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和胃溃疡汤治疗胃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疏肝和胃溃疡汤治疗(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奥美拉唑),治疗4周(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胃溃疡汤治疗胃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贺维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7.0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复发5例(复发率9.26%),对照组复发16例(复发率29.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不仅疗效显著,还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学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配合教学”是患者的法定义务

    本文对医疗机构中患者配合教学的事宜进行论述,并明确患者配合教学是法定义务。

    作者:胡晓翔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先期45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先期的疗效。方法45例月经先期患者在西医人工周期疗法调节月经周期基础上,针对患者个体施行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愈2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先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刘明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41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对子痫前期及子痫的预防并改善围产期结局的方法。方法对41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研究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40例正常妊娠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儿率、低体重儿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痫前期及子痫进行预防和管理,延迟发病孕周,适当延长分娩孕周,及早进行积极的产后管理,减轻并降低终末器官损害,可以有效改善围产期结局。

    作者:胡晓琼;孙红卫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浅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从脾胃论治

    本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从脾胃的角度进行阐述。

    作者:赵岩;刘荣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本文介绍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梅毒患者,分别运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0%和92.0%,特异性分别为94.0%和100%。结论在梅毒阳性检出率上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较高,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较高。

    作者:吴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致休克1例

    本文报告1例使用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致休克的病例。

    作者:陈图明;胡焱离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柳城县294例出生缺陷儿调查分析

    目的:对柳城县近6年来的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及相关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建议,为出生缺陷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2009年10月-2014年5月294例出生缺陷儿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描述性统计进行分类分析。结果2009年10月-2014年5月共有活产儿1654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294例,发生率为1.8%,男180例、女114例;出生缺陷类别28种,前5位分别为多指或并指65例(22.1%)、先天性心脏病54例(18.4%)、唇腭裂34例(11.6%)、水肿胎32例(10.9%)及肾畸形15例(5.1%)。结论柳城县人口出生质量情况不容乐观,必须加强对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同时应用各种检查手段做好二级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韦小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改革是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2]33号)以来,经过1年多的试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各地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巩固扩大改革成效,现就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乳腺导管原位癌保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行保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49例行保乳治疗、对照组48例行乳房全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3年无病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采取保乳治疗和乳房全切治疗,疗效差异不显著,保乳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福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2.85%,观察组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创伤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游建强;王清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保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保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效果。方法38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d。结论中西医保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华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4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肾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总清除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结石总清除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略低于对照组的(8.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杨国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