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缨;吴天凤;袁放;俞晓映
降压药种类较多,如何避免盲目使用,降低降压药所致的一些副作用有重要意义.现将笔者对降压药使用过程中的观察、护理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方冬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的肾移植术前准备效果.方法:在4年内,PD组和HD组各20例患者同期采用同一肾源或用同一批肾源的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后均接受强的松,硫唑嘌呤、环孢素A标准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PD组和HD组患者在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人/肾存活时间、发生排异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D与HD均可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移植的术前准备.
作者:张迪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深度烧伤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烧伤整形科从1996年以来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及前臂深度烧伤、化学伤、热压伤、电灼伤及软组织撕脱伤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18~54岁.所有病例均有肌腱、骨和关节外露,不能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烧伤分类及部位:64例中烧伤25例,化学伤4例,电灼伤8例,热压伤18例,撕脱伤9例;前臂5例,手背24例,手掌5例,手指18例(25指),手背+手指1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
作者:仇佩庆;王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味逍遥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将F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西药组.西药组给予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加味逍遥散汤剂口服,中西医结合组同时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和逍遥散汤剂口服,疗程2周.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优于西药组的73.33%,及中药组的7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能显著提高FD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洁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由于多次静脉穿刺或化疗药物的刺激使局部静脉硬化或痉挛临床较为常见,虽然静脉穿刺成功,但存在滴速缓慢、输液时间延长,影响治疗或增加病人痛苦.如用深静脉穿刺,感染机会较多,穿刺费用高,手术较普通静脉穿刺复杂,安全系数也较普通静脉穿刺为低,病人也不愿意插管.我院利用普鲁卡因扩张血管的作用,增快输液速度效果甚好,报道如下.
作者:周似春;何慧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肺心病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利尿、改善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气分析PH、PaO2、PaCO2.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气分析治疗组PaO2、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葛根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子庆;黄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鼻中隔粘膜糜烂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青少年.鼻中隔little's区粘膜糜烂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硝酸银、三氯醋酸局部烧灼,或鼻中隔粘膜划痕术等,但存在术后粘膜愈合慢,又复出血情况.笔者用复合生长因子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导致的鼻出血80例,经3天~1个月的随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颖;陈衍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附件炎性包块是目前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妇科药物难以治愈的顽症之一.笔者于1996年3月~2003年3月,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30例,并与对照组单用西药抗生素治疗30例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2001年1月以来,笔者用鱼腥草注射液配合西药(青霉素钠加病毒唑)治疗呼吸系统感染7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粱金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很长(30~50年),其病程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后期或终末肝病期(End of stage of liverdisease).每阶段持续约10~20年.慢性HBV感染有三种临床血清学类型,Ⅰ型为HBeAg长期阳性,血清HBV DNA水平很高而ALT正常,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至少50%慢性HBV感染系母婴传播,多属于此一类型;Ⅱ型为发生HBeAg血清转换或发展为ALT升高的HBeAg阳性的慢乙肝,Ⅰ型患者在病程中大多会发展为Ⅱ型;Ⅲ型常见于成年期感染HBV的个体,HBV DNA水平高,主要见于以性传播为主的发达国家.
作者:刘克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中西药及外用药物治疗面部扁平疣患者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正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HA)配合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膝关节腔内注射HA,每次2ml,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手法治疗每周2~3次;功能锻炼主要锻炼肌力.结果: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平均评分52.5分,治疗后90.7分.随访6~14个月,87.6%病例保持治疗后评分.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结合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作者:王济纬;魏尧森;张凯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UAP)、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0.01;UAP组与AMI组比较,P<0.05.结论:CRP不但与冠心病发生有关,且与冠心病的发展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CRP浓度高表明冠状动脉损伤重,炎症范围大.
作者:龚杏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探讨小儿厌食症的相关因素,笔者对422例厌食症患儿作如下分析.1 资料来源和采集422例患儿均来自厌食症专科门诊380例.厌食症诊断参照<实用儿科学>,以厌食为主诉就诊、厌食症状超过2周、进食量较原来减少50%以上为观察对象,除外正在患病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者.入选患儿的抚养者能较准确地填写问卷.另42例来自本地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问卷调查中班幼儿(平均年龄5岁)和3年级学生(平均年龄9岁)各300名,由本院两位医师到学校具体指导老师处填写问卷,符合纳入标准的厌食症患儿.
作者:陈捷;金立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常见、使用广泛的田间杀虫剂.在喷施中因防护不当而发生经皮肤、呼吸道中毒屡有发生,其治疗与口服中毒不尽相同.现将我院从1997年6月~2002年11月收治的36例病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魏志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采用全硫酸沙丁胺醇(特宁)、爱喘乐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兰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及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C)组、肠缺血-再灌注(IIR)组和肠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治疗(IIR+LGT)组.通过生理记录仪连续观察缺血前、缺血后1h和再灌注后4h内不同时间点左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C组比较,IIR组大鼠肠缺血后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左心室内压力峰值(LVSP)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明显升高,再灌注后,LV±dp/dtmax和LVSP下降更加明显,LVEDP更加升高,IIR+TMP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三组大鼠心肌组织的SOD、GSH-PX、XO和MD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可造成左心室功能的下降,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脏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内毒素及强心作用有关.
作者:金可可;王卫;王万铁;宋张娟;林艳红;潘景业;陈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应用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加服阿斯匹林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7例,疗效优于纯西医组,报道如下.
作者:郑凤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可引起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因其发病时间在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神经病变之间而被称为中间综合征(IMS).其中呼吸肌麻痹(RMP)具急救意义.这一综合征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呼吸机抢救尤为重要.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7月,共收治IMS25例,其中RMP21例,发生率84%.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尹冬彩;江月蓉;姚惠芳;陈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三系细胞(一系或二系)增多或减少,白细胞分类异常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近3年收治的60例外周血三系细胞(一系或二系)增多或减少,白细胞分类异常患者进行反复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临床及其他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外周血化验三系减少患者25例,二系减少12例,血少板减少3例,贫血6例,粒细胞减少2例,血少板增多4例,白细胞增多8例(包括白细胞分类异常,其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80%3例),均作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骨髓活检病理检查,部分结合染色体、单克隆抗体、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造血系统疾病51例,非造血系统疾病9例,骨髓穿刺涂片诊断符合率70%,骨髓活检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84%.结论:外周血细胞异常改变应结合骨髓涂片及骨髓活检明确诊断.
作者:陈峪;陈小会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