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宇仙
筛窦癌属于原发性肿瘤.由于筛窦的解剖位置较为隐蔽,早期临床症状较少,故不易发现.笔者临床遇到1例筛窦癌被误诊为视盘缺血性病变,现报道如下.
作者:宣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高分辨的阴道B超的发展和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异位妊娠的治疗从破裂的急症手术逐渐演变到破裂前确诊后的保守性治疗,包括期待疗法、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现对我院就诊的行期待疗法的异位妊娠病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范围.
作者:胡庆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局灶性脑及视觉功能障碍缺失,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栓塞或血栓性血管性疾病,临床发病率很高,频繁TIA发作预后堪忧.据报道TIA病人1/3会发生脑梗死,1/3不断有新的发作,一部分病人自然停止,鉴于以上情况尽快控制TIA发作的治疗尤为重要.我科采用脑血康治疗频发TIA 3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森;沈建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01年3月~2003年10月,我院针灸科自创头针导引法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的中风患者84例,疗效满意,现对治疗和康复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风患者84例,男44例,女40例,年龄54~78岁,平均65岁.
作者:吕小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86年7月~2003年4月,我院应用自制胸钻置管器进行胸腔、腹腔、膀胱置管引流,治疗血胸、气胸、急性胰腺炎及胆漏、肠漏所致的腹膜炎腹腔积液、急性尿潴留,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曹德明;陈炳章;陆葆鳞;王忠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或意外妊娠补救措施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扩宫和吸宫时的伤害性刺激,给受术者造成剧烈的腹痛,甚至导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1].为了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痛苦,降低人流综合征[1]发生率,本站自2003年6月~12月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笑气吸入性麻醉取得良好的镇痛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对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积聚的抑制作用及其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对60例慢性肾衰竭2期患者随机分为肾衰康治疗组(治疗组)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尿液中ECM成分及肾功能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尿中ECM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P<0.05);治疗后尿中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及Ⅲ型前胶原(PC-Ⅲ)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治疗组同时有尿液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比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t-PA反比治疗前更低(P<0.05),t-PA抑制物(PAI-1)比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上升(P<0.05).结论:肾衰康有抑制ECM成分积聚和促进其降解作用,从而延缓慢性肾衰进展和改善肾功能.
作者:朱辟疆;韦先进;刘永平;田军民;邱建军;解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产后急性乳腺炎是产妇哺乳期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将产后急性乳腺炎48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2~33岁.产后3周以内发病38例,占79%,产后4周以上发病10例.发病距住院时间:1周内12例,1~2周33例,2周以上3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畏寒、发热、乳房胀痛、硬结.除1例深部脓肿外,均有程度不同的乳房红肿表现.另有乳头疼痛11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4例.作脓液培养32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大肠杆菌2例,无菌生长2例.
作者:邵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青少年学生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并非少见,尤其是无症状性心律失常,未能引起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其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现就2001年5月~2004年5月在我院门诊和对大、中学生体检中发现的146例心律失常进行分析,以探讨和评价心律失常的意义和防治.
作者:冯学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为研究有关海岛地区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病状况,我们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常规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1256例孕妇进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美儿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创伤致小腿下1/3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骨、肌腱裸露,其修复及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面临的难题.笔者自1997年5月~2004年5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共修复该类损伤4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浆中白介素-10(IL-10)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30例,依据GCS评分结合瞳孔、呼吸及循环系统改变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三组.病例纳入标准为患者伤前健康,无肝炎、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另选健康人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伤后第1、3、5、15天血浆IL-10水平.结果:在30例患者中均检测到IL-1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明显高于轻型患者,其中5例死亡前IL-10再次出现高峰.IL-10水平与颅脑外伤临床分级呈正相关(r=0.645,P<0.05).结论:IL-10水平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刘宏;田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交锁髓内钉在长管状骨骨折的应用已不再是钢板内固定的补充,而日益成为主流技术.特别是近、远端锁钉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骨折重叠、旋转、移位,扩大了髓内钉的使用范围.我院自1999年12月~2003年6月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吗啡镇痛已有100多年历史,人们不断地探索在一些特殊部位使用吗啡镇痛,以便克服吗啡的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许多文献报道小剂量吗啡镇痛效果并不理想,本组采用中剂量吗啡3~5mg关节腔内及骨折端注射用于膝关节、肘关节、尺桡骨骨折手术后的镇痛,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炎春;骆永强;徐菊娟;单云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治疗方法.方法:ICP共70例,治疗组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5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胎窘率、羊水污染率、早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缓解瘙痒、黄疸等症状,降低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有明显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CP安全、有效.
作者:郑虹;周洁;赵宇;方周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常有自汗症,易造成病人体液丢失.中药方剂对该病有一定疗效,而西药少有报道.我们在临床中无意发现纳洛酮能治疗自汗症,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雪健;郑瑞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意大利学者Ferrannini 1991年分析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发现上述每种危险因素与胰岛素水平相关,故一些学者提出了高胰岛素血症与诸多动脉粥样因素有因果关系.因此,1988年由Reuen[1]首先提出了X综合征这一概念,并且认为上述诸多危险因素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有关,鉴于本综合征与多种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联系,故1997年Zimmet等主张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作者:叶子;包祖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对5例巨块型Ⅱ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超选择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宫颈癌5例均系1998年10月~2000年8月间住院病人,年龄29~61岁,平均42.4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病理证实,其中Ⅱa期1例,Ⅱb期4例,腺癌1例(Ⅱb期),鳞癌4例.
作者:阮雅文;吴美君;付益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瘙痒性皮肤病包括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湿疹、手足癣或伴感染、疥疮、结节性痒疹等.笔者2000年10月~2002年5月,分别用派瑞松软膏、中药外洗治疗瘙痒性皮肤病3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永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结核病是我国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和持续时间长,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1].常用的药物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单独使用对肝脏就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联合使用无疑会加重肝脏损伤.我院自1998~2002年采用凯西莱针剂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5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春仙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