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仪宁;杨正南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对胶原、凝血酶、U46619(TXA2类似物)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淫羊藿苷对凝血酶、U46619诱导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和纤维蛋白原结合的作用.免疫印迹法分析淫羊藿苷可能影响血小板活化的分子机制.结果:淫羊藿苷能够抑制胶原、凝血酶、U46619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淫羊藿苷能够抑制凝血酶、U46619诱导的P-选择素表达和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淫羊藿苷抑制了血小板Akt的磷酸化.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PI3K信号通路降低血小板活化,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叶士勇;曾春来;向贻佳;吴小燕;张凤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占小儿骨折的26.7%,其中伸直型占95%以上[1].笔者自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三步复位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并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3]制定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黄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笔者从2004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中药复方配合吗丁啉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1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上腹痛、上腹胀、早饱、暖气、反酸、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至少持续或反复发作累积每年4周以上者.1.2排除标准:①有明显兼夹症或合并症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过敏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肾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安全性判断者.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2012年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A1)期,诊断标准参照《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1],快速尿素酶实验或呼气试验检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66岁,平均45.4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4~65岁,平均43.6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作者:刘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失眠是一种常见睡眠疾病,临床表现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为躯体疾病、精神因素、生理因素三者相互作用所致的症候群.我们应用复方枣仁胶囊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失眠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近5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本病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中医诊断标准:按《实用中医儿科学》分为脾虚肝旺、饮食积滞型;心脾两虚、神气怯弱型;肾阴亏损、肝风内动型[1].1.2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中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标准.1.3 排除标准:①年龄不足4岁或超过14岁的少年;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和神经系统严重疾病者;③习惯性抽搐、风湿性舞蹈病、儿童多动症等患者.1.4 一般资料: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小4岁,大14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
作者:徐江明;葛小耳;陈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好发于下肢.近年来,笔者通过丹红针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华法令治疗深静脉血栓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共4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1例(平均年龄56.5岁),其中男12例,女9例;观察组21例(平均年龄54.8岁),其中男11例,女10例.
作者:翁永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炎症过程由多种炎症介质如白介素IL-6、IL-8和IL-10等介导[1].笔者采用细辛脑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50例,并观察血清IL-4、IL-8的浓度变化.现将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0例来自本院呼吸内科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11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9~80岁,平均62.1±6.8岁;对照组50例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0~81岁,平均62.4±7.3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作者:钱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以银翘散合六一散加减治疗水痘患儿112例,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22例水痘患儿均为我院门诊病人.西医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传染病学》[2]标准确诊;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水痘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男51例,女61例;年龄平均8.3±2.8岁;病程4.2±1.3d.对照组110例,男50例,女60例;年龄平均7.6±2.2岁;病程4.1±1.4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胡根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激素依赖性皮炎(HDD)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代医学抗过敏、止痒对症治疗往往很难根治,使病情迁延难愈.近年来,笔者采用红光照射与犀角地黄汤加减联合治疗风盛血热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7例,其中7例患者因未完成疗程或失访而被剔除,实际完成病例60例,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3例,女27例;年龄15~60岁;病程7周~5年,使用激素类软膏长11年,短3周;对照组30例,其中男2例,女28例;年龄21~59岁,病程8周~5年,使用激素类软膏长10年,短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妍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健康哺乳期妇女在自觉要求回乳、中期妊娠引产以及死产死胎患者乳房分泌乳汁需要回乳等情况下,须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回乳措施,否则易出现乳房胀痛、乳汁郁积,甚至诱发乳腺炎或乳房脓肿.我院采用免怀散加味联合芒硝外敷回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女性更年期出现皮肤瘙痒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舒肤止痒汤内服外洗治疗本病32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皮肤瘙痒症的诊断标准[1].
作者:赵筱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危险性较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亦萍;杨佩;胡洪芳;徐雪伟;张汶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从脾论治的报道屡见不鲜,且获效良好.笔者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做对照,亦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肥胖糖尿病患者,中医符合脾虚湿困证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7岁;病程1~36月,平均18月;体重指数25~30kg/m2,平均26.5kg/m2.治疗组30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1.2岁;病程1~36月,平均18.1月;体重指数25~30kg/m2,平均26.84kg/m2.两组在年龄、病程、体重指数、主要症状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婷;卢巧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髌腱周围损伤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也是临床上较难解决的疾患之一,给运动员训练和生活带来不便.笔者临床采用针刀为主治疗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髌腱周围损伤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6~25岁;病程20天~3年.其中左膝6例,右膝12例,双膝4例.
作者:潘江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吾师颜新教授学验俱丰,今取其采用清暑益气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肝癌术后诸症等获得满意疗效者,介绍如下.1 更年期综合征鲁某,女,57岁.2012年5月15日初诊.近3年夜寐欠安,或难以入睡,或易惊醒,伴乏力、胸闷心慌、劳累后鼻衄、燥热汗出、数日一更衣.绝经2年.舌尖红、质胖大、边齿痕、根部苔黄腻,脉弦滑、左寸无力.证属气虚湿阻、肝郁化火.治拟益气健脾化湿、疏肝理气安神.投清暑益气汤:生芪30g,白术、白芍、苍术、升麻、葛根、柴胡、当归、麦冬、五味子、桑叶、白茅根、枇杷叶(包)、桃仁、酸枣仁、合欢皮、合欢花各9g,生米仁、党参各15g,黄连、炙草各3g,青皮、黄柏各6g.
作者:杨旭;颜乾麟;胡文龙;李颍;张建;颜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的一种常见病,大多由于心理因素造成,因睡眠困难、睡眠质量差等导致人体疲劳、情绪低落、精神焦虑,从而加重失眠.失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1],患者往往自觉痛苦不堪,对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笔者所在的针灸科门诊采用自拟温阳益气针灸处方治疗阳虚型失眠,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伊莞;周波;周翔;童炜炜;郑欢;刘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寻常疣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以手、足部发病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手足寻常疣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8例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大63岁,小3岁;病程长2年,短1月.疣体直径大1cm,小0.3cm;部分病例伴局部疼痛.
作者:邵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患,其诊断符合以下几项:①便秘的情况出现6个月以上;②排便间隔时间每周少于3次;③大便秘结不通,排出时间延长,或大便艰涩不畅,排便后仍有未净感;④排除器质性病变.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女性高于男性.笔者就中青年妇女(18岁至50岁)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探讨如下.
作者:袁震土;孙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其特点是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内出血、水肿、视盘水肿等,严重影响视力.本病原因比较复杂,常由多种因素造成,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此有关.本文对60例患者分别进行活血化瘀和西医常规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进行了检测分析.
作者:陈日红;赵斌;曹金;翁文庆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