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瑜
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3例,并与西药治疗组32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65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Ⅲ-Ⅳ级,且合并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慢性贫血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48~82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慢阻肺合并肺源性心脏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2~79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7例(含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法洛氏四联症术后1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祝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5-HT转运体(SERT)的调节作用,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以心理应激联合免疫诱导致敏法建立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评估球囊结直肠扩张引起腹部收缩反射(AWR)的小容量阈值,以反映内脏敏感性;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结肠黏膜5-HT、SERT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引起AWR的小容量阈值、结肠黏膜SERT水平明显降低,结肠黏膜5-HT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逍遥散能降低结肠黏膜5-HT水平,升高结肠黏膜SERT水平(P<0.05或P<0.01).结论:逍遥散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BS大鼠5-HT信号系统,减弱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
作者:石君杰;王海云;宋李亚;梅诗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浙江省慈溪市劳氏伤科历史悠久,惠及三北大地,声誉著于浙东,以其独到的手法整复及应手而效的骨伤方药为百姓称道.劳氏所著《劳氏家宝科》是一部明末伤科学专著,其学术思想源自《黄帝内经》、《难经》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整体观念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贯穿其中.
作者:蔡水奇;华全科;莫景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材质制成的针具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古代又称之为燔针、焠针、白针、烧针.国医大师贺普仁研究火针数十年,首先发起和倡导火针的临床应用,在其适应证及发病机理方向进行挖掘、应用,拓展了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火针疗法与毫针、火罐等治法相结合,治疗痹症45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雯;张影;陈智;王敬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我院分别于2010年4月及2011年6月急诊收治2次群体性草乌中毒患者共7例,其中4例为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急性草乌中毒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3~57岁,平均39.3岁;均为口服草乌泡制的药酒后中毒者;服药至发病< 30min4例,31~60min3例.
作者:杨建兵;袁惠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当今中医学术界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曾经拥有的许多宝贵经验却正在逐步丢失.但无论如何今天重视对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对弘扬发展中医学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中医学术流派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怎样传承?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着重传承中医流派独特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除此以外,笔者以为,对形成学术流派起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承是不可忽视的.历史告诉我们,各种不同文化是形成各地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根基.
作者:王庆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裘昌林主任医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四十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疑难杂病,尤其对头痛的诊治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裘师治疗头痛的用药经验作一介绍.
作者:裘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灸治疗妇科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3则,以飨同道.1痛经何某某,21岁.2011年7月15日初诊.患者月经来潮第1天,小腹疼痛难忍,虽是炎热之夏天,却手足冰凉、脸色发青.患者平素喜食生冷,每次月经来潮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热敷后可稍稍缓解,且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腹软无压痛.舌淡、苔薄白,脉弦.证属寒凝胞中,治拟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作者:杨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妊娠呕吐多发生于妊娠第5~6周,表现为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症状,严重的导致水、电解质失衡,甚或严重脱水,危及生命.笔者近3年来运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上风府穴温针的治疗方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222例分成两组,各111例,治疗组采用上风府穴温针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方法,即颈部夹脊穴温针法.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效率为71.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7%,显效率为31.5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风府穴温针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与常规针灸方法比较,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吴美倩;戴朝富;钱群;陈芳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多于男.对此,我们自2009年起在临床中采用Maitland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肩周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7月~2011年4月的门诊、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8天~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汪亚群;姜爱华;孙迪;俞君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采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轻中度颈椎病,并与传统的牵引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72例中,男105例,女167例;年龄26~64岁;病程2天~189天;颈型112例,神经根型132例,椎动脉型18例,交感型9例,轻度脊髓型1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傅瑞阳;韩国宏;茹锦芳;潘宏民;赵海民;诸伯星;郭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从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75例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0例来源为湖州市南浔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湖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年龄小18岁,大55岁;病程短3个月,长4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75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分级、合并附件炎、盆腔包块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干建慧;郭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在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常规强心、利尿、营养心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1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45%.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7~75岁,平均60.7±7.3岁;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8例.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61.7±8.1岁;心功能Ⅱ级14例,Ⅲ级24例,Ⅳ级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祝震;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笔者在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 6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59例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9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1~21年,平均3.2年.对照组59例中,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1~22年,平均3.3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溃烂不愈,给临床后续治疗带来困难,给患者造成痛苦.笔者采用美宝加高渗葡萄糖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溃烂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伤口在左侧腋下5例,右侧腋下5例.年龄42~56岁,平均年龄49岁.
作者:陈星南;蒋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主要类型.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牵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2月~2010年10月门诊患者5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0例,其中男152例,女198例;年龄24~66岁;病程3天~5年.对照组220例,其中男82例,女138例;年龄32~70岁;病程10天~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维屏;方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每年超过62.6万人.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地区,目前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临床上中医中药在预防肝癌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对肝癌临床症状及特点的观察[1],探讨肝癌病机新特点,现浅析如下.
作者:史国军;山广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清心开窍方多糖对Aβ25-35杏仁核注射诱导AD大鼠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清心开窍方组(简称清开方组)和多糖组.观察各组大鼠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海马区GFAP及βAPP的表达.结果:清心开窍方组和多糖组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大鼠海马区GFAP及βAPP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清心开窍方能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区GFAP、βAPP表达作用.
作者:胡海燕;谭展望;陈翔;楚生辉;叶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从生物分子角度着手研究血瘀与衰老的关系,并且观察抗衰汤对血瘀证大鼠肝脏线粒体DNA (mtDNA)的影响,以利于中药抗衰老制剂的开发.方法:把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蓄血证模型组、低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提取大鼠肝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以下称PCR)技术分别扩增野生型mtDNA,电泳后运用凝胶成像仪进行扫描,根据所显示的亮度及覆盖范围,比较各组之间的缺失比值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蓄血证模型组及低中高药物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线粒体缺失(P<0.01);与蓄血证模型组相比,抗衰汤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mtDNA的缺失率(P<0.05);低、中、高剂量药物组之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抗衰汤可以改善血瘀证大鼠肝脏线粒体DNA的突变指数下降,而降低线粒体DNA的突变率,可延缓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作者:何赛萍;徐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