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何蛟;贾治林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559例经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地区性别及年龄相近的健康人1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现场调查、核查后收回.对所有危险因素先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计量资料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将P <0.05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backward conditional法;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7.0完成.结果 风湿性关节炎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家族史、潮湿环境、中重度体力劳动、个人性格、饮食清淡和外伤史为男女共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17岁、初次分娩年龄≤21岁为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吸烟和口服避孕药史为女性可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女性的危险因素多于男性.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11年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7-2011年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港闸区2007-2011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肿瘤死亡数据和人口资料,对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港闸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26.1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4.722/10万,死因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0 ~ 14岁少年儿童组、15 ~44岁青壮年、45~64岁中年组、65岁~老年组肿瘤死因首位分别为白血病、肝癌、肝癌、肺癌.港闸区2007-2011年恶性肿瘤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五位分别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白血病;平均减寿年数(AYLL)前五位分别为白血病、肝癌、肠癌、鼻咽癌、食管癌.结论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港闸区居民健康主要疾病之一,肝癌、肺癌和胃癌是影响港闸区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

    作者:钟恩德;黄建萍;顾志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个体暴露边界比在铅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概率风险评估,探索个体暴露边界比方法在铅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BBN模型构建中国人群膳食铅长期摄入量,通过Monte Carlo抽样模拟人群个体临界剂量分布和人群摄入量分布,整合个体暴露边界比分布.个体暴露边界比小于1的人群认为存在风险,而大于1的人群可认为安全.结果 BBN模型显示人群暴露量第25 ~ 99.9百分位数,2~6岁膳食铅摄入量为2.290 ~8.870μg/kg/d,IMoE为0.122 ~2.326,IMoE值小于1的比例为97.94%;7 ~ 17岁膳食铅摄入量为1.593~6.169μg/kg/d,IMoE为0.350 ~6.690,IMoE值小于1的比例为75.35%;18岁以上人群膳食铅摄入量为1.121 ~4.342μg/kg/d,IMoE为0.497~9.505,人群小于1的比例为59.08%.结论 人群膳食铅暴露量和个体间健康效应的敏感性变异可通过分布的形式进行量化,实现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整合.

    作者:金英良;张亚非;闵捷;孙金芳;刘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婴儿死亡率灰色预测分析

    婴儿死亡率(IMR)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因此了解婴儿死亡率的变化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提出预防干预措施有重要的意义.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自于1991年-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具体见表1.

    作者:刘涛;孙良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沈阳某医院2004-2013年健康体检主要疾病构成及趋势分析

    为了解沈阳地区不同时期疾病发生情况,掌握其变化趋势,对2004至2013年某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的疾病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管理及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从2004年到2013年10年中在我院体检的沈阳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年龄在18~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总体检人次为109770人,其中男性70573人,女性39195人.机关、事业单位的体检人员约占总体检人次的80%左右.

    作者:张敬华;艾杰;康宙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4-2010年中国肺癌死亡分布及趋势分析

    目的 对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2004-2010年的肺癌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估计其变化趋势.方法 将肺癌死亡数据按性别,年龄和地区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肺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7年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登记恶性肿瘤死亡680059例,其中因肺癌死亡166024例,肺癌的死亡率为31.93/10万人(男性高于女性,x2=22984.43,P<0.05),由31.49/10万人升至36.10/10万人,上升19.62%,占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24.41%.55岁以上年龄组肺癌死亡率较高.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的结果2006-2010年城市女性APC=12.03和农村女性2004-2006年APC=-11.76,2006-2010年APC =8.0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仍是中国人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且死因构成比例持续增加,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加强老龄和农村人口的肺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若祎;周宝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时量化肺代偿能力的数学模型

    目的 在研究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时,为了对肺的代偿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引入顺应性这个概念.方法 用顺应性的变化范围来描述肺的代偿能力的大小,并利用曲线拟合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求出相应的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及其变化率.结论 顺应性的变化范围能比较客观地描述肺的代偿能力的大小,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及其变化率为进一步研究肺代偿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王桂杰;李新;张海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青少年合作感研究——问卷编制与统计差异分析

    目的 编制用于测量青少年合作感的问卷,并利用问卷对青少年合作感的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结合合作感的定义,编制了《青少年合作感问卷》,并以563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考察青少年合作感的特点.结果 (1)编制的《青少年合作感问卷》包含15个项目,均从属于单一维度,且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2)青少年合作感现状总体良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3)青少年合作感存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的显著差异,但在独生子女与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不存在差异.结论 编制的问卷符合心理学测量指标要求,调查结果有利于青少年合作感的培养指导研究.

    作者:孙卉;张田;卢家楣;王宏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客观评价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维普中刊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评价证据质量,提取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研究论文,延伸卒中单元模式与普通卒中单元模式相比,能够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mRS评分≤2比率更高(P =0.003),BI评分≥95比率有更高的趋势(P=0.05)),且不增加病死率(P=0.28)和照顾者压力(P=0.17).结论 延伸卒中单元模式在脑卒中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模式.

    作者:田静;常增林;梅艳芳;廖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我国艾滋病聚集性流行的空间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艾滋病病毒流行的空间聚集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我国截至2011年底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分布情况,利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发现和验证HIV/AIDS聚集性流行的地区及其变迁情况.结果 1995年以来,我国HIV/AIDS病例报告数迅速上升,发现HIV/AIDS病例的地区也在不断增加.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995-2011年每年HIV/AIDS报告病例在县区水平均呈现聚集性分布且聚集性先降低后升高,截至2011年全国县区水平全局Moran'sI指数为0.3778(Z=35.1845,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分析的结果,提示从1995年到2003年我国艾滋病疫情从云南、新疆等地向中部地区扩散,聚集性降低,但从2005年开始,西南地区的报告疫情又占优势,聚集性再次加强.结论 我国艾滋病不同流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各省艾滋病流行特点各异,进行艾滋病流行分区时应充分考虑,以合理配置资源.

    作者:钱莎莎;郭巍;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邢健男;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庆市一圈两翼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

    目的 对重庆市2007-2012年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公平性进行分析,为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对2007-2012年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重庆市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除注册护士在0.30~0.40之间外,其他位于0.15 ~0.25之间,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注册护士在0.50 ~0.60之间,其他位于0.35 ~0.50之间.Theil指数变动趋势与Gini系数基本一致,区域间泰尔指数远大于区域内泰尔指数.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断调整卫生资源的结构,建立人力资源区域良性互动机制,不断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卫生事业发展差距,促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作者:张玲;伍亚舟;龚雪艳;皮星;陈济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统计的局限及对策研究

    我国的医疗卫生产业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医疗卫生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货物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该产业具有“辐射带动产业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等特点,其快速发展不仅是维护居民健康、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产业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即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作者:艾伟强;初文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市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某市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现状,探讨近视眼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对城市、农村平原、农村山区,以学校为单位分层整群按比例抽样,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眼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应用SAS9.1完成.结果 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20.23%.男性患病率(17.90%)低于女性患病率(22.77%),城区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25.75%)高于农村(17.53%),地区、性别、年龄、验光次数、父母相同病史、老师布置作业量、是否喜欢看课外书、看电视及电脑距离等8个因素及5个交互效应项为近视眼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寻找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的影响因素,为深入开展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制定有关规划、制度、措施,提高小学生视觉与生活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罗盛;张锦;陈景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并发症对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某些妊娠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但剖宫产的危险性和创伤性大于阴道分娩.为了探讨引起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抽样调查了某三甲医院2012年1490例产科病例,选取其中20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种妊娠并发症对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叶惠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河北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多水平模型分析

    目的 构建两水平模型,探讨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石家庄和保定市12个村16 ~60岁成人进行调查,运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数据.结果 接种行为在村一级水平上具有聚集性,总体接种率为24.9%,男性25.8%,女性23.9%.模型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乙肝知识得分是促进因素,年龄是阻碍因素.结论 多水平模型适用于层次结构数据的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分析,应重视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刘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圆形分布法分析江苏省传疟按蚊季节性消长规律变化

    目的 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江苏省2008-2012年中华按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疟疾媒介按蚊监测点中华按蚊密度资料,用圆形分布法分析中华按蚊叮人率高峰日和高峰时段.结果 中华按蚊的叮人率有明显的季节性(P<0.01),叮人率高峰日早出现在7月27日,晚出现在8月9日,高峰时段前后约2个月.结论 江苏省中华按蚊叮人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应根据中化按蚊密度变化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蚊接触机会,降低疟疾发病率.

    作者:许筱红;佘桂芝;唐月娥;许松;李菊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

    目的 探讨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辖区内15 ~24岁未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2.7%,其中男性16.8%,女性8.7%.青少年性行为媒体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学生与否、文化程度、居住地、网络接触性信息、是否看过黄色录像/书刊等变量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有影响.结论 媒体因素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应加强对媒体产业的监控,鼓励媒体更多地宣传正确的性观念和安全性行为.

    作者:张鹏;高尔生;楼超华;林涛;郝莉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559例经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地区性别及年龄相近的健康人1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现场调查、核查后收回.对所有危险因素先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计量资料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将P <0.05的因素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backward conditional法;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7.0完成.结果 风湿性关节炎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家族史、潮湿环境、中重度体力劳动、个人性格、饮食清淡和外伤史为男女共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17岁、初次分娩年龄≤21岁为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吸烟和口服避孕药史为女性可能的保护因素.结论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女性的危险因素多于男性.

    作者:何蛟;贾治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农村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为确定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环节和内容.方法 以淮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中不同管网状况、日供水量、使用年限、消毒情况的菌落总数情况,进行显著性检验.对锰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分析发现影响淮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的主要因素为水样中锰超标、管网情况及消毒情况.结论 加强新建水厂的水源管理、加强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及时进行管网维护,是以后监督工作中应高度关注的内容或环节.

    作者:范习康;范东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随机对照试验中不依从数据的主分层分析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是在“随机化”有效控制混杂因素的前提下估计处理效果的标准方法,广泛用于各研究领域中,例如教育研究、医学研究、心理研究及社会研究等[1].然而,实际中随机对照试验经常会遇到不依从和结果缺失两个主要问题[2].不依从(non-compliance)是指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后,不遵从试验的规定,随意改变处理措施或退出试验的现象.不依从现象往往会破坏随机化原则使终的处理效应出现偏倚,导致很难准确估计处理的因果效应.

    作者:陈永杰;张秋菊;陈霞;李慧婷;刘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8-2011年天津市参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天津市参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内部影响因素及变动情况.方法 采用新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定量分析,明确4年医疗费用综合变动情况.结果 4年间参保住院患者总费用有上涨趋势,两种方法均显示医用材料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居于前三位的医用材料费、药品费和治疗费累计贡献率为82.44%.结论 决策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用材料费是平衡AMI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的关键,新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分析可以以数值形式反映AMI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总体情况和特征,为卫生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付晓萌;崔壮;李长平;龚卉;张姝;马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