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林省2010~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郝鹏锴;陈晓会;易立岩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 苯丙酮尿症,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摘要:目的 总结和分析2010~2011年吉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情况.方法 对吉林省2010~2011年所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对象在出生后72h采集足跟血.采用细菌抑制法或荧光测定法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采用酶免疫荧光分析法或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素.结果 新生儿疾病总体筛查率约67.49%,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较2010年增11.05%.检出PKU患儿32例,总发病率为1:8426;检出CH患儿57例,总发病率为1:4730.结论 吉林省新生儿PKU和CH发病率均与国内有明显差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提高.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保证其良性发展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和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主动接种行为及意愿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主动接种行为和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抽取宁夏、河北、山东、江苏4个省的7个县市的23个村18~60岁人群,共10257人,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意愿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5.69%,未接种但有接种意愿者占23.93%.农民和打工者的接种水平低,打工者的接种意愿低,年龄、收入、认知和威胁评估水平对接种行为和意愿均有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接种行为有影响.结论 应该加强对农民和农民工的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其认知水平,对重点人群提供补贴或免费疫苗服务,以改变接种意愿、提高接种率,更有效地预防乙肝传播.

    作者:朱大伟;郭娜;王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地域差异

    目的 文章利用全国第3~5次人口普查资料,描述了1981~200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和地域差异.方法 利用并结合全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资料对影响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域差异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婴儿死亡率性别比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异常(女婴死亡率高于男婴),其严重程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加剧.全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从1981年的1.05,下降到1989年的0.87和2000年的0.72.死亡率性别比异常的省份从1981年的4个增加到1989年的19个和2000年的26个.1981年各省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低为0.87,1989年低为0.77,2000年低至0.40.异常程度严重的地区包括安徽、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等省份.结论 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造成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偏好男婴的传统观念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其次与不同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度不同有关,而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关联度较小.

    作者:曹萌;雷鹏;吴擢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医疗需求与负担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医疗需求和负担,为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和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两个社区30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做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加医疗保险的种类、慢性病患病及其消费(包括两周门诊、近一次住院及半年内的医疗消费)等信息,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口慢性病医疗需求大、个人收入低、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高,故慢性病医疗负担较重.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加强慢性病的社区防治管理,积极做好慢性病的群体预防.

    作者:滕海英;许丁才;熊林平;马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疆包虫病定点医院包虫病患者经济负担研究

    目的 分析包虫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为有效降低其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将新疆包虫病定点医院2008 ~ 2011年801例住院包虫病病人的病案信息和费用信息录入数据库,采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人均总住院费用为12961.76元,人均间接经济负担为3 082.78元.结论 包虫病住院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应加强宣传,提高预防意识,加大补助额度,缩短平均住院日,切实减轻包虫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丁艳;段新宇;王乐;邵亚楠;李波霖;温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高邮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的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老年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户,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户中60岁及以上共654名老人进行调查.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自评健康有关的因素有经济收入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听说障碍情况、心理健康状况、饮食偏好情况、锻炼情况.结论 高邮农村老年居民对自身健康更多持有一种积极的评价.应开展健康教育,让居民主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健全社区医疗护理保健网络,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社会和家人对老年入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料,助其实现健康老龄化.

    作者:胡月;龚磊;陈福宽;孙大勤;董昀球;王萱萱;康琦;陈家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组合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目的 立足于县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领域,旨在为管理评价工作提供方法论及决策依据.方法 筛选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兼顾数据分布特征和指标实际意义,将主、客观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法结合对医院医疗质量做综合评价.结果 对医院差异评价及排序结果客观科学.结论 组合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清晰,程序实现便捷,可全面推广于医疗卫生评价领域.

    作者:许建强;李望晨;王成磊;宿娜;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用于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目的 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所收集的107例小细胞肺癌和11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建立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于训练集样本,其准确率为100%;对测试集样本,其准确率为86.36%.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可以为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辅助诊断提供新途径.

    作者:王刚;林森森;姜新国;庄银苹;王阿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吉林省2010~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2010~2011年吉林省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筛查情况.方法 对吉林省2010~2011年所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对象在出生后72h采集足跟血.采用细菌抑制法或荧光测定法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采用酶免疫荧光分析法或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素.结果 新生儿疾病总体筛查率约67.49%,2011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较2010年增11.05%.检出PKU患儿32例,总发病率为1:8426;检出CH患儿57例,总发病率为1:4730.结论 吉林省新生儿PKU和CH发病率均与国内有明显差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提高.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保证其良性发展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和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郝鹏锴;陈晓会;易立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目的 探讨合理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寻求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考察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效.方法 根据专家意见、文献筛选等方法选定指标;引进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结合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共41个三级指标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相似度较高,被评价的各医院绩效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 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且主客观法结合确定权重较为科学合理;加权TOPSIS法、加权秩和比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作者:李春晖;方龙;胡靖琛;葛阳;姚聪;宇传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运用RSR和DEA法评价广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秩和比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综合评价中,本文利用二者对广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别进行纵向和横向综合评价,旨在为制定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资料主要来源于2004~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直报系统数据;2004 ~2008年广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作者:韦英婷;覃家盟;黄高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于OLAP技术的医保费用分析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OLAP技术的多维数据集分析方法,探讨它在医保人群医疗费用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科室、患者医保类型、疾病、转科、性别、年龄六个维度,与费用事实表作关联,采用星型结构模型构建医保费用多维数据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提供的Analysis Service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这一方法能为管理层分析超定额费用、制定单病种定额等提供数据展现与数据支持.结论 该方法能使医保费用分析人员根据行业主观经验和分析需要做多角度多方式的灵活分析.

    作者:叶健伟;沈亚诚;黄小玲;伍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57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干预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35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按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中毒原因、中毒途径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57例,占同期农药中毒患者总数的60.2%,年龄分布以20~ 59岁(84.0%)为主,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病人的职业排在首位的是农民(54.3%).自杀为主要原因,口服途径占97.2%.中毒病死率为58.5%.结论 百草枯中毒早期处置极其重要,应加强基层医院的中毒急救能力.加强农药安全管理,限制百草枯水剂的使用是防制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顺;郑强;张鹏思;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与实际补偿比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近8年的住院费用与实际补偿比,探讨其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用SPSS 11.5软件分析福建省2004~2011年住院补偿数据库,以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费用与实际补偿比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着筹资额增加,住院费用与实际补偿比呈上升趋势;补偿级别越高住院费用越高、实际补偿比越低;“较富”的地区住院费较高、实际补偿比较低.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到县外住院和自付费用高;实际补偿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均筹资额和范围外费用比例.结论 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与质量,适当扩大药品和诊疗目录,引导合理的病人流向;控制范围外诊疗费用,以降低医药费用、提高实际补偿比;制定政策应注意防止“穷帮富”倾向,引导基金向“较贫”地区转移.

    作者:庄巧娜;郑振佺;潘宝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农村参合高血压患者对各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的需求弹性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四会市参合农民高血压患者对住院服务需求的经济规律,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线性和幂函数模型,对四会市13个乡镇的高血压患者2009年在各级医院的住院需求弹性进行测量.结果 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及三级医院的住院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9642,-1.4441,-0.8292,收入弹性分别为:0.1908,0.1600,1.2563.结论 在制定新农合补偿方案时,可以适当降低县级医院补偿比例,提高乡镇卫生院补偿比例来引导高血压患者合理就医.

    作者:孟雪晖;饶东平;张秋;柳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报告SAS与R语言图形表达宏程序的实现

    目前我国的临床试验统计分析工作,通常由具有临床试验经验的统计人员通过SAS软件实现并给出统计分析报告.对于重要的研究结果,若能在统计分析报告中恰当配合统计图形则更便于对结果的理解和解释[1].在SAS系统中,SAS/GRAPH作为专门的图形可视化模块具有十分强大的图形表现功能,利用图形功能可以在数据分析的同时更好地展现数据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SAS/GRPAH中提供了大量的图形选择和相应的选项,通过修改控制图形的选项之后,可以生成各种图形.然而,编制通用和具有特点的SAS绘图宏程序,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由于R语言在实现画图上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如果能在SAS系统中实现对R语言画图程序的调用,则很容易实现由SAS宏给出的表格与图形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报告.

    作者:张雷;吴莹;侯艳;李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5年间意外跌落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伤害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1],其中,交通伤和意外跌落是和平时期发生伤害及致死的两个常见原因[2],意外跌落是世界范围内儿科外伤中的主要构成部分[3],其人均潜在减寿年数在兰州市各类伤害中位居第一[4].近年来,意外跌落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从1990年到2005年因意外跌落而住院的病人增长了306%[5].为了掌握兰州市意外跌落患者的就诊人群分布状况,本文对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994 ~ 2008年出院诊断为意外跌落患者的住院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靳利梅;白亚娜;胡晓斌;赵迟;孙仙;周巧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农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目的 分析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63名农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显著,其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2.7%、21.2%、18.9%.结论 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既可以直接预测,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间接预测.

    作者:谭雪晴;向光富;韦耀阳;李智勇;余爱芹;虞龙珠;杨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RPSFT方法在选择性交叉设计中应用探讨

    目的 与传统ITT分析相比较,模拟评价RPSFT方法在选择性交叉设计应用中估计及检验效果.方法 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栅格估计、迭代估计进行RPSFT模型估计.结果 在固定样本量前提下,ITT分析的检验功效会随着转组率增加而迅速降低;相同转组率下RPSFT方法的检验功效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ITT分析;无论采取栅格估计还是迭代估计,RPSFT方法估计的效率随转组率的升高而降低;并且RPSFr方法检验的Ⅰ类错误偏高.结论 ITT分析和RPSFT方法的分析效果都受到转组率的影响,因此在方案设计时,考虑分析方法的选择应结合转组率水平.RPSFT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陈夕;夏结来;蒋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诊断与国际疾病分类的对照及应用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1987年起,我国正式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简称ICD-9),应用时间也不算很短.但是,自我国开始应用ICD-9以来,医院疾病分类工作(习惯称为编码工作)通常是由病案管理人员来完成.医生只需在病案首页上填写相关临床诊断名称,然后由病案编码人员再结合病历中其他的相关信息,对各个诊断给予编码.

    作者:欧阳菊香;刘冬生;陈露诗;魏丽娜;梁一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TOPSIS法对病床工作效率评价的应用

    TOPSIS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在现有的对象中进行相对优劣的评价.长期以来在临床科室床位利用情况的评价,我们都是以病床使用率或病床周转次数这两个单一指标进行评价,但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评价不够全面,并不能很好反映科室实际的床位工作情况.在此,正值我院新搬住院楼之际,各临床科室床位有较大的变动,为了能科学地对各科新的床位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便领导层决策,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我们应用TOPSIS法对部分正常运作的科室进行床位效率评价.

    作者:黄慧;邢庆芳;叶演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