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腊梅灌肠剂治疗慢性盆腔炎74例临床观察

江伟华;杨林波;徐旭群

关键词:山腊梅灌肠剂, 慢性盆腔炎, 临床观察
摘要:近年来我院采用山腊梅灌肠剂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7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清脉饮治疗脑动脉硬化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脉饮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清脉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阿斯匹林、尼莫地平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及改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清脉饮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进鹏;黄宏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的影响

    维胃方是刘晓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验方.我们通过对实验性大鼠胃液PH值测定、胃粘膜氨基己糖含量变化的观察,探讨维胃方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

    作者:肖卫平;刘晓伟;卓冰帆;贺红燕;陈欣;丁慧波;陈窕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刺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75例

    突发性耳聋属临床疑难病症,病残率高,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医五行学说研究进展

    五行是中国人的思维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两千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1].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个几千年来市井街坊都耳熟能详的哲学理论,后世却一直对其名称由来、理论基础、本质内涵以及在相关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具有严重分歧[2].

    作者:李利清;虞坚尔;张新光;夏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栀子花药用价值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栀子花的药用价值.方法:采集栀子花样品,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苷、栀子黄色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生栀子进行含量比较.结果:栀子花中栀子苷、栀子黄色素含量低于生栀子,但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生栀子.结论:从成分分析看,栀子花具有一定的保健药用价值.

    作者:张家建;寿旦;章建民;俞忠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清暑理肺汤治疗暑咳48例观察

    暑咳是暑夏季节常见病,若治疗不当,常致咳嗽缠绵不愈.笔者以清暑理肺汤治疗本病48例,并与采用西药治疗的4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梅;翟瑞庆;周长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P53、Bcl-2、NF-κβ及其分泌的IL-1β、TNF-α的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关节滑膜的过度增生,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实验通过对关节炎模型(CIA)大鼠不同组合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布剂,观察其对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经络腧穴在其中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邹贤斐;叶天申;朱小春;林向阳;陈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附子在湿温病中的应用

    湿温病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以脾胃病变为中心的一类外感疾病,发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一般以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热化湿为主要治法,但有时收效不佳.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大剂量附子等辛温通阳药治疗本病,常取得显著的效果.如治某女,30岁.2007年7月7日人院.患者中上腹部隐痛、腹泻2天,发热头痛半天,伴头昏欲睡,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解水样便,每日约十余次.

    作者:楼建国;杨建华;申东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药饼灸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05例

    目的:观察药饼灸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3年于每年三伏对105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给予药饼灸治疗.结果:治愈20例,好转7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62%.结论:药饼灸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诸剑芳;金肖青;俞迈红;鲁冰丰;陈益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黄褐斑154例

    黄褐斑并非单纯性皮肤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表明,黄褐斑与人体各系统的相关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肾虚血瘀、肝肾不调、冲任不调等证型的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近年来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妇女黄褐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颖;朱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直接灸、火针、刺血结合的临床应用举隅

    直接灸、火针、刺血结合是对同一患者针对其病症同时施用三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其疗效超出单用一种或二种方法.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是目前治大病、除顽疾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将三法结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屡起沉疴.现将临床验案举例如下.

    作者:肖杰;谢锡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调肝化瘀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正交实验法优选调肝化瘀颗粒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分别以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优化了柴胡、芍药、丹参、栀子等中药的水提取醇沉工艺.结果:加水总量20倍,提取3次,总提取时间4小时为佳提取工艺,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05,加乙醇至含醇量70%为佳醇沉工艺.结论:正交实验法可优选调肝化瘀颗粒的药物.

    作者:高家鉴;寿旦;章建民;俞忠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急支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90例

    笔者自2004年~2006年,运用自拟急支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结果70例临床痊愈(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13例有效(咳嗽等症状减轻,咯痰减少),7例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甚或加重).

    作者:雍善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7例

    近5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喜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肠安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例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以反复腹泻、腹痛、腹胀、粘液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肠道功能性疾病.笔者用自拟肠安汤治疗本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景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萱草抗郁方治疗功能性失眠症156例

    萱草抗郁方是名老中医张昌禧的经验方.笔者自2005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本方治疗功能性失眠症1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中;张昌禧;范永升;陈坚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参苓白术散临床验案4则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局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笔者以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病,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孙伟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金文华针灸经验撷菁

    金文华(公元1906-1980年),浙江绍兴人.1925年师从浙江著名针灸医家孙济纲,人师门五载,勤奋好学,得其真传,遂定居杭城设诊所行医.

    作者:宣丽华;张淑华;赵本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肠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病变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可向近端扩展,遍及整个结肠.临床特点为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粘液脓血便,伴腹痛和里急后重,急性期多有发热.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关系密切,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2006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中药结肠宁灌肠治疗UC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双珠;夏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0例

    我们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轻、中度酒精中毒患者3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