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免疫及安全性分析比较

樊向文;席量

关键词:腹腔镜, 结肠肿瘤, 淋巴结清扫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免疫功能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8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腹腔镜手术40例和开腹手术40例,观察免疫功能、安全性与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肠标本肿块距近切缘的长度、远切缘的长度,直肠标本肿块距近切缘、远切缘长度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较术前明显降低,开腹组术后较腹腔镜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术前,IL-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d时TNF-α恢复到术前水平;FIN-γ、IL-10两组均有所下降,开腹组下降较腹腔镜组明显,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4+水平与CD8+水平均出现显著性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第7d,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的CD8+水平与CD4+水平降低更加显著,而NK细胞活性两组变化不明显,开腹组术后3d降低,而腹腔镜组术后7d降低.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依达拉奉是一种合成的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药物,为脑保护药,属神经系统辅助用药范畴[1],主要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我院依达拉奉注射液每月使用量较大,为了解该药临床使用合理性,选取我院2016年5~8月份使用该药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抽取2016年5月1日~8月31日住院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病历共85份.使用Excel软件创建《专项处方点评工作表》,内容包括:病历号、处方日期、年龄、诊断、处方医师、用药指征、用药情况、尽量避免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是否合理及存在问题等,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标准见表1.

    作者:王凡立;张皎玥;贾文园;周晓娜;黄倩;刘影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鞍钢汽车公司和鞍钢建设机电公司在岗男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的对比分析

    本文对2016年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鞍钢汽车公司和鞍钢建设机电公司在岗男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所有被检人员均采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在空腹状态下,受检职工平卧于检查床上,显露腹部至耻骨联合位置;探头涂以耦合剂,于剑突下横切及纵切,检查肝脏左叶及胰腺,于右肋间斜切,从右锁骨中线第4~5肋间起沿肋间逐一向下扫查以观察肝右叶及部分左内叶肝、胆道系统、门脉主干;于右腋前线至腋中线冠状切,主要观察肝右叶,于右肋缘下斜切,沿肋缘下由右至左移动探头做扇形检查,显示右肝全貌、胆囊及第1、2肝门和尾叶等.

    作者:刘强;关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在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治疗中,为主要的替代疗法就是血液透析,但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有所增多[1].近年来,医疗水平在不断发展进步,在临床医学中引进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受到多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97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数字法分为A组49例,B组48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20~77岁,平均(46.18±11.2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作者:叶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50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1、3个月使用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患者临床症状、病灶的大小及血供情况进行前后对比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月经量增多患者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56%(28/50)、76%(38/50);痛经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2%(36/50)、80% (40/50);治疗后1、3个月子宫腺肌症病灶消融后血供减少形成凝固性坏死,腺肌症病灶及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肌症病灶凝固性坏死率为65%~96%,平均76%;其中凝固性坏死率90%以上的有13例,临床症状缓解显著有效;凝固性坏死率78%以上35例,临床症状缓解有效;凝固性坏死率<20%有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5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HIFU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疗效取决于异位病灶区消融范围的大小;HIFU是一种可保留子宫且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作者:王丽萍;柳弘彦;雷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恢复压缩高度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前,在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治疗上,临床多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注入骨水泥治疗,尽管PKP注入骨水泥治疗VCF疗效较为显著,但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椎体高度丢失,影响患者预后.为此,减少患者椎体高度丢失,提高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水平,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高黏度骨水泥(HVBC)应用于VCF的PKP治疗,其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姜荣锋;高明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面积烧伤合并急性肾衰的透析治疗

    烧伤早期体液大量渗出,血容量减少可导致缺血,加上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对肾脏的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我科自2014年起给予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肾衰者使用血液和腹膜透析,并在透析的同时进行手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男10例、女5例,年龄27~60岁,平均(37.5±3.4)岁,总体表烧伤面积56%~88%,其中Ⅲ度烧伤总面积为40%~68%;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8~60岁,平均(36.9±3.5)岁,总体表烧伤面积54%~90%,其中Ⅲ度烧伤总面积为39%~70%.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志会;张桂全;陈冬梅;崔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胆囊息肉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化疗又称化学性药物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化学性治疗药物消除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治疗的目的.由于肿瘤局部阻塞、化疗抑制骨髓及免疫力调节异常等原因,乳腺癌患者往往在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寻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并且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50例;年龄59~90岁,平均(69.89±8.13)岁.感染判断标准:(1)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等症状;(2)化疗前已有发热、咳嗽及咳痰等临床症状,且化疗后症状加重;(3)肺部啰音从无至有或有少量,除外左心衰者.同时具备上述1项或者以上即可诊断为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450例患者年龄、吸烟、糖尿病、化疗强度、病理类型、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周闯;杜航;田海员;胡婷婷;薛剑;杜刚;吴曲;吴登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中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虽然手术属肺癌中主要及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呼吸衰竭、肺炎、肺不张等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68例肺癌患者,观察并分析应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田秋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肺结核与糖尿病并存加重患者症状,使病情更为复杂,为探讨药物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本文对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共90例,均为初治,有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等.其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参照2014年WHO提出的标准,即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者,任意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BG)≥7.0 mmol/L,无糖尿病的患者3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经降糖治疗后,依据空腹血糖不同,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其中观察组1有30例,FPG≤7.0 mmol/L;观察组2有26例,FPG≥7.0 mmol/L;非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晋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反流性食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胃酸浓度关系密切,因此,抑酸治疗、促进胃排空已经成为当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药的左旋异构体,是一种常用的抑酸药物,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抑酸作用更强,起效更快.莫沙必利的作用是促进胃排空,并能有效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笔者旨在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修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协同护理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炎的影响

    慢性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协同护理干预主要是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主体,而护理人员作为支持者、工作协调者、临床教育者等,重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旨在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炎的影响,以期为慢性肺炎的护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雾化吸人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30~80岁,平均(58.81±4.86)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30~80岁,平均(58.86±4.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白岫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老年肠梗阻护理体会

    老年肠梗阻是外科临床较常见的老年急腹症之一,因肠管阻塞引起的呕吐,腹胀和腹痛给老年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严重的肠梗阻可造成肠管坏死穿孔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必须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对本病的治愈率,文章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资料收集于我院普外科病房和病案资料科,98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60~82岁),其中男58例,女40例,发病距住院时间6~18 h,平均住院日为16.5天.临床表现:恶心、呕吐98例,腹胀、腹痛98例,腹部包块64例,血便12例,肠音亢进2例,发热(T>38℃)36例.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采用各种中医疗法,这种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的效果.本文分析推拿手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4~66岁,平均(58.4±4.4)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3~67岁,平均(58.6±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液是动物机体重要的内环境之一,又是物质在机体内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血液一方面将吸收的养料输送到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内,同时又将代谢后所产生的废物输送到各个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各种动物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保持着相对的恒定,如在适当范围内发生改变,机体则能加以调节使之恢复正常[1].若机体因某种病理情况而引起代谢紊乱时,常会导致血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发生改变.因此,血液生化检验,对临床诊断将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2月临床生化常规检验结果9000例次,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观察

    多年来,许多基层医院,特别是乡村医生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仅以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的疗效判定,而忽略了餐后高血糖的诊治,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过早发生.本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分组治疗,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的变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6年3~9月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经过1个月以上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应用一种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差,空腹血糖大于8.0 mmol/L;餐后血糖大于13 mmol/L,无急性并发症,肝肾功正常.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0岁,平均(54±1.0)岁;阿卡波糖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4~71岁,平均(55±7.0)岁;病程1个月至4年.

    作者:王丹;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钛夹夹闭止血、激光凝固止血、高频氩气止血、高频电凝止血、止血夹止血、微波烧灼、局部喷洒止血药等,但极易导致局部组织病变及坏死,发生再出血风险较大[1].而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具有安全、迅速、成功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极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本文中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以期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妊高症(PIH)对母婴安全构成重大危害,治疗PIH时需及时进行利尿、扩容、降压、解痉处理,改善妊娠生理状况,争取让母体恢复健康,使胎儿存活,确保母婴安全.本文分析了硫酸镁(MgSO4)与硝苯地平(NIF)在PIH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PIH患者96例,症状包括水肿、蛋白尿、昏迷、抽搐、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眼花、头痛,血常规检查发现血液浓缩、凝血指标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或伴有慢性肾炎,糖尿病.排除肝肾、心脏功能不全、酸中毒、有NIF或MgSO4应用禁忌证、对试验不知情及不同意参加的PIH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gSO4组49例、NIF组47例.

    作者:魏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病程长,极易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转变为胃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病情的迁延不愈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欠缺,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文旨在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期为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宫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对提升中性粒细胞的临床分析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于血循环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低于正常而出现的一组疾病.从我中心2014至2016年期间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分别口服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和用其他药物,经过1~2个月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发现应用赖氨肌醇B12口服液治疗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值提升明显.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4-2016年期间我中心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男34例,女26例.年龄12个月~6岁,<12个月者17例占28%;1~2岁者10例占17%;2~3岁者17例占28%;3~6岁者16例占27%.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贫血15例,腹泻11例,无症状1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014-2016年期间,每年的1~4月份发病患儿例数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2015年1~2月则有一个发病高峰.

    作者:刘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