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固定胃管胶布方法的改良

刘贵杰

关键词:
摘要:留置胃管是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极为广泛.留置胃管时间较长,其有效固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特别是喉癌、鼻咽癌、食道癌的术后病人,胃管一旦脱出,便很难重新插入,以至于不得不放弃肠内营养.如何使胃管固定的更牢固,防止胃管脱出,减少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使用“工”字、“T”字、“Y”字胶布固定法,效果满意.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反复的观察和研究,对固定胃管的胶布又进行了改进,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肠梗阻护理体会

    老年肠梗阻是外科临床较常见的老年急腹症之一,因肠管阻塞引起的呕吐,腹胀和腹痛给老年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严重的肠梗阻可造成肠管坏死穿孔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必须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对本病的治愈率,文章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资料收集于我院普外科病房和病案资料科,98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60~82岁),其中男58例,女40例,发病距住院时间6~18 h,平均住院日为16.5天.临床表现:恶心、呕吐98例,腹胀、腹痛98例,腹部包块64例,血便12例,肠音亢进2例,发热(T>38℃)36例.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副作用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类型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多给予水杨酸制剂类的肠溶片来控制症状,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无需再进行其他治疗,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及血便症状更严重,单一治疗效果不佳,需辅助应用微生态制剂来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进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1].本文主要针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以下.

    作者:宋先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药并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周期性或反复发作的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特征表现,至今仍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可以针对性治疗IBS的所有症状,大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选择对症用药.针药结合治疗IBS是笔者及团队成员各自所在科室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收集近3年案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国际通用RomeⅢ[1].

    作者:马冰;王威;李瑞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的临床对比观察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但化疗所致的恶心是影响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化疗所致的恶心反应对提高化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帕洛诺司琼与昂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行化疗所致恶心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顺铂等药物化疗的12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45~70岁,平均(56.64±3.35)岁;肿瘤类型:卵巢癌12例,食管癌20例,肺癌32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45~70岁,平均(56.68±3.33)岁;肿瘤类型:卵巢癌11例,食管癌19例,肺癌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作者:朱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意义探究

    正畸治疗中矫治力非常关键,其可使牙齿移动,达到预期设计目标.但因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导致不希望移动的牙齿因反作用力的影响而出现移动.为了控制该现象的发生,传统治疗多用口内外装置实现,但跟患者依从性等因素相关.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出现为正畸治疗提供了新途径[1].本文探讨了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殷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依达拉奉是一种合成的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药物,为脑保护药,属神经系统辅助用药范畴[1],主要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我院依达拉奉注射液每月使用量较大,为了解该药临床使用合理性,选取我院2016年5~8月份使用该药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抽取2016年5月1日~8月31日住院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病历共85份.使用Excel软件创建《专项处方点评工作表》,内容包括:病历号、处方日期、年龄、诊断、处方医师、用药指征、用药情况、尽量避免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是否合理及存在问题等,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标准见表1.

    作者:王凡立;张皎玥;贾文园;周晓娜;黄倩;刘影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鞍山市县级疾控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随着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疾控工作越发重要.人才是疾控工作的前提保障,是疾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所以疾控单位需要有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本文对2015年鞍山市7个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分析和评价,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优化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其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丽君;刁全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钛夹夹闭止血、激光凝固止血、高频氩气止血、高频电凝止血、止血夹止血、微波烧灼、局部喷洒止血药等,但极易导致局部组织病变及坏死,发生再出血风险较大[1].而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具有安全、迅速、成功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极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本文中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以期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上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隐痛不适、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常规治疗效果差,容易复发及癌变.我院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随机选出10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29~77岁,平均(53±10.8)岁;病程平均6.47年.对照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28~79岁,平均(53±13.6)岁,病程平均6.5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及病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高的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化、放疗治疗.随着对肿瘤患者血液系统中血小板增多症、高活性血小板产生的逐步认识,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逐渐被研究人员关注.在血小板参数中,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为了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乳腺癌化疗治疗的相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2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化疗预后之间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经病理诊断证实并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患有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疾病者、正服用可以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的药物等患者,共搜集128例.其中,化疗合并血小板增多(PLT≥300×109/L)的患者61例(血小板异常组),未合并血小板增多患者67例(血小板正常组)所有患者化疗期间未进行其他辅助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来源于患者病例信息.全部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2.7±7.1)岁.其中,血小板异常组年龄(63.8±5.4)岁;血小板正常组年龄(59.9±9.1)岁.

    作者:赵志强;王潮;张学平;张东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细胞学腊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在145例浆膜腔积液检查中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前,我科采用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学蜡块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高了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临床提供了肿瘤准确组织学来源及分型,为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浆膜腔积液标本145例,每例标本分别做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学蜡块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男96例,女性9例,年龄39~77岁,胸水96例、腹水46例、心包液3例;阳性病例58例,阴性病例87例.终诊断为肺腺癌32例、胃肠腺癌12例、卵巢癌9例、乳腺癌5例.

    作者:齐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超早期有效的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脑梗死的首选方法.但溶栓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如何能够在有效溶栓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话题.我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共收治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30例进行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胆囊息肉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在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根治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为研究优质护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笔者以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84例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肺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护理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8~50岁,平均(34.2±3.3)岁.包括鳞癌15例,腺癌14例,其他13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7~51岁,平均(35.3±3.4)岁.包括鳞癌15例,腺癌12例,其他15例.经过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区别,因而可以进行比较.

    作者:关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对HIV感染者筛查分析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因此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尤为重要.国内HIV检测方法主要以ELISA方法检测人体内的HIV抗体或P24抗原,由于ELISA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低、检测窗口期长、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变异病毒的出现、导致漏检等局限性,仍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测血液中的HIV-RNA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窗口期,并且能够提高检测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率,同时可以检出变异病毒株.本文对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对HIV感染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宝芹;夏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性脑病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式教育的效果观察

    肝性脑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也是肝硬化并发症中严重的一种.近年来,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式教育,通过针对患者疾病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不仅能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同时还能够大程度上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将于我院治疗肝性脑病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肝性脑病的66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31~70岁,平均(46.35±7.25)岁;病程3~19年,平均(8.35±3.98)年.对照组男24例,女9例;年龄30~69岁,平均(48.35±8.03)岁;病程2~18年,平均(9.05±3.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李海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病程长,极易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转变为胃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病情的迁延不愈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欠缺,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文旨在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期为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宫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品管圈活动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案

    品管圈早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在引入医药行业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今,国内大多数医院均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也已经召开了四届.护理人员的品管圈活动更是有效地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医院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强化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然而,国内医院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护理品管圈依然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势必将影响护理品管圈活动深入开展,甚至制约整个医药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正是基于护理品管圈发展的战略视角,努力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使护理品管圈活动真正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作者:郭迎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化疗又称化学性药物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化学性治疗药物消除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治疗的目的.由于肿瘤局部阻塞、化疗抑制骨髓及免疫力调节异常等原因,乳腺癌患者往往在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寻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并且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50例;年龄59~90岁,平均(69.89±8.13)岁.感染判断标准:(1)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等症状;(2)化疗前已有发热、咳嗽及咳痰等临床症状,且化疗后症状加重;(3)肺部啰音从无至有或有少量,除外左心衰者.同时具备上述1项或者以上即可诊断为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450例患者年龄、吸烟、糖尿病、化疗强度、病理类型、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周闯;杜航;田海员;胡婷婷;薛剑;杜刚;吴曲;吴登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式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比较

    卵巢囊肿是临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就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临床更好地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26例,年龄22~45岁、平均(32.2±9.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6.5±3.2)个月,患者均已婚,其中经产妇69例、未产妇5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不适、下腹部有充胀感或下坠感、月经紊乱、在盆腔或腹部触及可移动性包块,部分患者有腹部压痛、呼吸困难、尿频或排尿困难表现,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均经妇科常规检查和B超、CT检查被诊断为卵巢囊肿.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4例,平均年龄(30.7±8.3)岁,平均病程(6.2±3.5)个月,经产妇40例、未产妇34例,术前检查卵巢囊肿大直径3.9~9.7 cm、平均(6.4±3.6)cm;对照组52例,平均年龄(32.9±7.6)岁,平均病程(6.8±2.6)个月,经产妇29例、未产妇23例,术前检查卵巢囊肿大直径3.8~10.3 cm、平均(6.6±3.2)cm.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生育情况、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排除有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经实验室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测定,初步排除恶性肿瘤.

    作者:谭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