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云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斑块的不稳定性是AMI发病的始动因素已成为共识.目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AMI的首选治疗方式.PCI术可造成冠脉斑块的暂时不稳定,引起体内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其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急诊PCI术前后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永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我科采用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学蜡块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高了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临床提供了肿瘤准确组织学来源及分型,为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浆膜腔积液标本145例,每例标本分别做细胞学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学蜡块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男96例,女性9例,年龄39~77岁,胸水96例、腹水46例、心包液3例;阳性病例58例,阴性病例87例.终诊断为肺腺癌32例、胃肠腺癌12例、卵巢癌9例、乳腺癌5例.
作者:齐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慢性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协同护理干预主要是将患者作为护理的主体,而护理人员作为支持者、工作协调者、临床教育者等,重在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本文旨在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炎的影响,以期为慢性肺炎的护理工作提供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慢性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雾化吸人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30~80岁,平均(58.81±4.86)岁.观察组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30~80岁,平均(58.86±4.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白岫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舒适护理是指通过舒适护理操作,使患者在社会、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愉悦状态,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全身心处于一个佳的状态.本文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疼痛程度及舒适度的影响,以期为行择期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年龄20~39岁,平均(28.89±2.48)岁;孕周35~41周,平均(38.42±1.68)周;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8.86±2.45)岁;孕周35~41周,平均(38.46±1.63)周.所有患者均无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均为择期手术,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均知情同意并且均签署书面协议书.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
作者:段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案主要以手术联合放、化疗相结合.目前血液中成分如血小板等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研究人员关注.本文选取我院就诊并且经过病理诊断终确诊直肠癌患者130例,其全部接受化疗治疗,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直肠癌化疗预后的相关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化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30例,男63例,女67例,平均年龄(67.7±7.1)岁.其中,化疗合并血小板增多患者65例(异常组),未合并血小板增多患者65例(正常组).异常组中,男32例,女33例,平均年龄(66.8±5.4)岁;正常组中,男31例,女34例,平均年龄(68.1±4.1)岁.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疾病者以及正在服用可以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的药物者排除.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来源于患者病例信息,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化疗期间未进行其他辅助治疗.
作者:李瑞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龄老年患者是胰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此类患者年龄偏大,机体能力偏弱,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近些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愈发受到关注,该术式可避免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的特点,目前已成为高龄老年患者治疗胰胆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1].本文主要分析高龄患者行治疗性ERCP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配合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2015-2016年实施内窥镜下ERCP治疗的患者筛选9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80~95岁,平均(85.11±1.42)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80~94岁,平均(84.87±1.5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赋辉;庄长娟;贾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高的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化、放疗治疗.随着对肿瘤患者血液系统中血小板增多症、高活性血小板产生的逐步认识,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逐渐被研究人员关注.在血小板参数中,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等.为了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乳腺癌化疗治疗的相关性,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12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化疗预后之间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经病理诊断证实并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患有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疾病者、正服用可以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的药物等患者,共搜集128例.其中,化疗合并血小板增多(PLT≥300×109/L)的患者61例(血小板异常组),未合并血小板增多患者67例(血小板正常组)所有患者化疗期间未进行其他辅助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的信息来源于患者病例信息.全部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2.7±7.1)岁.其中,血小板异常组年龄(63.8±5.4)岁;血小板正常组年龄(59.9±9.1)岁.
作者:赵志强;王潮;张学平;张东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病情重、恶化快、病程长、病死率高,为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及在临床中的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1例,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选取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27例,男18例,年龄31~69岁,平均(48.93±3.62)岁,病程0.5~4.7年,平均(2.43±1.52)年;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47.62±4.17)岁,病程1.5~5.5年,平均(3.09±1.67)年.对照组24例,男17例,年龄37~71岁,平均(49.13±2.46)岁,病程1.0~5.6年,平均(2.52±2.13)年;女7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4.36±3.79)岁,病程2~6.5年,平均(3.27±2.51)年.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患者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发生,使其更好的完成透析治疗,本文通过对患者做好预防宣教,并对预测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使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透析的85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17~83岁.原发性肾病43例,糖尿病肾病37例,多囊肾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3个月~8年,2~3次/周,4 h/次.在透析中期出现肌肉痉挛的为16%,透析后期出现肌肉痉挛的为28%,透析结束后出现肌肉痉挛的为7%.痉挛发生于腓肠肌较多为45%,足部发生痉挛的为38%,腹部发生痉挛的为17%.
作者:娄庆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做为一种传染病,在全球自然人群中有较高的传染率.输血是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也成为避免传播的关键.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丙肝病毒抗体(HCV-Ab),阳性者(单项或双项)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进行确证.进而了解HCV-cAg的检测意义,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支持.报告如下.
作者:潘微;李冰;陈玉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难治性、复杂性等特征.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差,容易受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必须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预防.本文就艾滋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3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本文护理对象,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71岁,平均(45.21±1.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反复发热、咯痰伴有呼吸困难、咳嗽等.感染菌类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8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1例.结果:有26例多重耐药菌转为阴性,感染症状得到痊愈,4例护理后的症状无明显变化,在护理期间未造成其他感染,无死亡情况.
作者:丛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而基层透析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个性化护理是指将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个体,并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性格等特点,为患者实施的一种个性化护理干预[1].本文为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基层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现对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并与同期行常规血透护理的62例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欣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化疗又称化学性药物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化学性治疗药物消除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治疗的目的.由于肿瘤局部阻塞、化疗抑制骨髓及免疫力调节异常等原因,乳腺癌患者往往在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寻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并且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50例;年龄59~90岁,平均(69.89±8.13)岁.感染判断标准:(1)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等症状;(2)化疗前已有发热、咳嗽及咳痰等临床症状,且化疗后症状加重;(3)肺部啰音从无至有或有少量,除外左心衰者.同时具备上述1项或者以上即可诊断为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450例患者年龄、吸烟、糖尿病、化疗强度、病理类型、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周闯;杜航;田海员;胡婷婷;薛剑;杜刚;吴曲;吴登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130个乳腺疾病患者(135个肿块)做为对象进行研究,术前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超声科进行检查并住院手术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130例(135个肿块),年龄25~73岁,平均45.8岁,肿块直径5~32mm.其中,左乳肿块68例,右乳肿块62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18例,淋巴结直径7~25 mm.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术后均有病理结果.采用GE LOGIQ P6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3 MHz.
作者:王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腔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胆道镜是软镜,进出胆囊切口和取石或息肉没有硬镜操作方便,开始用输尿管镜代替胆道镜,后来发现肾镜管鞘短,操作更加灵活,并把经皮肾鞘管用做胆囊切口通道,这样的改进方便了术者操作,患者更微创,缩短手术用时间.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用此方法为129例患者手术,临床应用好,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9例患者中,男46例,女83例;年龄22~59岁,平均48岁;胆囊结石89例,胆囊息肉40例.经B超、CT检查证实无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扩张,临床检查无合并胆囊炎,胆囊功能正常,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经脐孔戳卡入腹腔镜探查,胆囊周围无明显炎症,胆囊形态正常,根据患者术前意愿,决定施行保胆手术.
作者:韩凤华;邵如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 h产妇失血量超过500ml的现象,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产妇、胎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种常见因素[1].因此,采取有效、安全的护理是避免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0~35岁,均为初次单胎妊娠,无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非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者,排除过敏体质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6.68±2.24)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4±3.31)周.观察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6.65±2.26)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2±3.34)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樊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上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隐痛不适、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时因胃内因子遭到破坏,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贫血.常规治疗效果差,容易复发及癌变.我院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及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从中随机选出10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29~77岁,平均(53±10.8)岁;病程平均6.47年.对照组:女25例,男25例,年龄28~79岁,平均(53±13.6)岁,病程平均6.5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及病情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我院对于部分年轻未婚妇女异位妊娠发生失血性休克者,经过积极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同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未婚异位妊娠共243例,其中伴失血性休克59例,占24.3%,腹腔内出血量1000~2500ml.均有停经、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血、尿HCG均阳性,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并出现面色苍白、烦躁或意识淡漠及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行腹腔镜组32例;开腹手术组27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22.5±1.9)岁,停经39~68 d,平均43 d,平均腹腔内出血量1250 ml.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天数、腹腔内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瑞雪;祝美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血站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充分表明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血站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探讨.1 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1.1 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使血站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信息化、数据化、简单化,各科室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准确信息,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节约了办公资金和降低了物品消耗,极大减少了各种文档资料手工抄写所耗费的时间,并减少了人为原因的差错,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既改变了血站的日常工作管理模式,又完善了管理的方法,各科室工作质量的差异在网络中能得到即时体现,为有效监督协调各科室的工作提供了条件;而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采供血服务的全程监控,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功能还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全市的采供血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
作者: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