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病情重、恶化快、病程长、病死率高,为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及在临床中的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1例,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选取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27例,男18例,年龄31~69岁,平均(48.93±3.62)岁,病程0.5~4.7年,平均(2.43±1.52)年;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47.62±4.17)岁,病程1.5~5.5年,平均(3.09±1.67)年.对照组24例,男17例,年龄37~71岁,平均(49.13±2.46)岁,病程1.0~5.6年,平均(2.52±2.13)年;女7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4.36±3.79)岁,病程2~6.5年,平均(3.27±2.51)年.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对提升中性粒细胞的临床分析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于血循环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低于正常而出现的一组疾病.从我中心2014至2016年期间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分别口服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和用其他药物,经过1~2个月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发现应用赖氨肌醇B12口服液治疗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值提升明显.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4-2016年期间我中心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男34例,女26例.年龄12个月~6岁,<12个月者17例占28%;1~2岁者10例占17%;2~3岁者17例占28%;3~6岁者16例占27%.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贫血15例,腹泻11例,无症状1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014-2016年期间,每年的1~4月份发病患儿例数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2015年1~2月则有一个发病高峰.

    作者:刘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疗效观察

    多年来,许多基层医院,特别是乡村医生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仅以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的疗效判定,而忽略了餐后高血糖的诊治,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过早发生.本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分组治疗,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的变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6年3~9月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经过1个月以上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应用一种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差,空腹血糖大于8.0 mmol/L;餐后血糖大于13 mmol/L,无急性并发症,肝肾功正常.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0岁,平均(54±1.0)岁;阿卡波糖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4~71岁,平均(55±7.0)岁;病程1个月至4年.

    作者:王丹;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部分医院开始使用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的方式,此方法手术过程简单、效果可靠.本文将我院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手术与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对照观察,为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保守治疗后无效的90例产妇.纳入标准:无其他盆腔病变,无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等疾病.

    作者:周晓光;周宏;祝美洲;刘美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致呃逆36例临床分析

    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减轻炎症表现.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起着减轻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笔者总结科室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地塞米松的过程中有36例患者发生呃逆,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治的36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发生呃逆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19~72岁,平均(45±5.6)岁.原发疾病为面神经炎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单神经损伤4例,其他疾病2例.初次使用13例,再次重复使用23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本院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扫描,排除颅内肿瘤、囊肿等恶性病变所致的面肌痉挛.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32~65岁,平均(50.34±5.22)岁,病程1~10年,平均(3.98±1.25)年,其中左侧18例、右侧27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33~65岁,平均(51.07±5.16岁,病程1~11年,平均(4.05±1.26)年,其中左侧19例、右侧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彭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原因及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患者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发生,使其更好的完成透析治疗,本文通过对患者做好预防宣教,并对预测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使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透析的85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17~83岁.原发性肾病43例,糖尿病肾病37例,多囊肾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3个月~8年,2~3次/周,4 h/次.在透析中期出现肌肉痉挛的为16%,透析后期出现肌肉痉挛的为28%,透析结束后出现肌肉痉挛的为7%.痉挛发生于腓肠肌较多为45%,足部发生痉挛的为38%,腹部发生痉挛的为17%.

    作者:娄庆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依达拉奉是一种合成的抗氧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药物,为脑保护药,属神经系统辅助用药范畴[1],主要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我院依达拉奉注射液每月使用量较大,为了解该药临床使用合理性,选取我院2016年5~8月份使用该药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抽取2016年5月1日~8月31日住院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病历共85份.使用Excel软件创建《专项处方点评工作表》,内容包括:病历号、处方日期、年龄、诊断、处方医师、用药指征、用药情况、尽量避免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是否合理及存在问题等,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标准见表1.

    作者:王凡立;张皎玥;贾文园;周晓娜;黄倩;刘影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胆囊息肉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在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治疗中,为主要的替代疗法就是血液透析,但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有所增多[1].近年来,医疗水平在不断发展进步,在临床医学中引进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受到多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97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数字法分为A组49例,B组48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20~77岁,平均(46.18±11.2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作者:叶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治疗Ⅲ级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Ⅲ级糖尿病足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常合并感染、足部溃疡等相关症状,当前临床治疗Ⅲ级糖尿病足伤口多在常规抗感染治疗、控制血糖、脓肿切开引流术基础上实施伤口局部敷料处理.临床常用的伤口敷料类型较多,且临床对于敷料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本院为进一步了解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的使用效果,对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40例Ⅲ级糖尿病足存在伤口的患者实施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辅助治疗,并与碘伏抗菌敷料处理的40例患者对比,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王广辉;吴雁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对50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1、3个月使用盆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患者临床症状、病灶的大小及血供情况进行前后对比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月经量增多患者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56%(28/50)、76%(38/50);痛经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2%(36/50)、80% (40/50);治疗后1、3个月子宫腺肌症病灶消融后血供减少形成凝固性坏死,腺肌症病灶及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肌症病灶凝固性坏死率为65%~96%,平均76%;其中凝固性坏死率90%以上的有13例,临床症状缓解显著有效;凝固性坏死率78%以上35例,临床症状缓解有效;凝固性坏死率<20%有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50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HIFU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疗效取决于异位病灶区消融范围的大小;HIFU是一种可保留子宫且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作者:王丽萍;柳弘彦;雷玉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病因主要是小儿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受到外界气温变化时,易出现感染,导致肺炎.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因此,探讨小儿肺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1].本文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肺炎患儿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治疗组患儿通过应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的药物治疗,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妍;邵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做为一种传染病,在全球自然人群中有较高的传染率.输血是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也成为避免传播的关键.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丙肝病毒抗体(HCV-Ab),阳性者(单项或双项)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进行确证.进而了解HCV-cAg的检测意义,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理论支持.报告如下.

    作者:潘微;李冰;陈玉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选择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斑块的不稳定性是AMI发病的始动因素已成为共识.目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AMI的首选治疗方式.PCI术可造成冠脉斑块的暂时不稳定,引起体内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其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急诊PCI术前后水平变化的意义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永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产儿绒毛膜羊膜炎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探讨

    随着我国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出生率逐年增加,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成为新生儿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产前感染是导致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常致新生儿神经及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儿童生存质量.医源性早产则由母亲或胎儿因素所致早产.本研究分析不同原因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探讨产前感染与早产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单胎早产儿47例,包括母胎膜早破(PPROM) 22例(破膜时间均>18 h),妊娠期高血压15例,特发性早产7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1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剖宫产23例,自然分娩24例;胎龄29 w+3至34 W+1,出生体重890~1920 g.1.2方法 (1)分娩后在胎膜破口处取2 cm×2 cm胎膜全层组织,并在胎盘中央及边缘多点取1 cm×1 cm的胎盘组织.标本以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由本院病理科医生采用双盲法阅片.(2)经剖宫产分娩者,分娩时取2 ml羊水做细菌培养.(3)早产新生儿出生后转入NICU,常规记录生命体征,如皮肤颜色、呼吸、心率及喂养等情况,并做胃液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监测血清胆红素等辅助检查.

    作者:侯莹;邹宁;王红宇;王金元;刁敬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康复影响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 h产妇失血量超过500ml的现象,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产妇、胎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种常见因素[1].因此,采取有效、安全的护理是避免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0~35岁,均为初次单胎妊娠,无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非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者,排除过敏体质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6.68±2.24)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4±3.31)周.观察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6.65±2.26)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2±3.34)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樊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经埃索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的疗效评价

    糜烂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为了解埃索美拉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糜烂性食管炎治疗的效果.本文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入院后均经详细检查确诊为糜烂性食管炎,根据人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5~76岁,平均(46.5±4.7)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4.2±1.7)年;食管分级:A级11例,B级19例,C级9例,D级6例.

    作者:孙文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症状持久所导致的,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起病急骤、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由于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病情的恢复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1].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姜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评估对早期预防脑梗死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作用

    坠积性肺炎是脑梗死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坠积性肺炎需要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与祛痰药物治疗,而实施有预见性的针对护理措施,对防治坠积性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护理评估对早期预防脑梗死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作用,以期为防治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均经MRI或CT确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50~80岁,平均(61.26±3.35)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平均(61.29±3.3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

    作者:梁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观察体会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会直接导致肝脏损害加重[1].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100例,经临床精心观察与护理,配合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45~71岁,平均51岁.其中发热84例,腹胀90例,腹痛70例.腹部压痛75例,腹部反跳痛60例,腹肌紧张55例.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WBC:>10×109/L者55例;(5~10)×109/L者40例;<10×109/L者5例.(2)腹水常规:外观淡黄色95例,黄绿色5例;清亮45例;浑浊55例.(3)腹水细菌培养:阳性16例,其中大肠埃希菌14例,肺炎克雷伯2例.腹水中性粒细胞>250×106/L,不需要腹水培养阳性.

    作者:刘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