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艳
卵巢囊肿是临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就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临床更好地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26例,年龄22~45岁、平均(32.2±9.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6.5±3.2)个月,患者均已婚,其中经产妇69例、未产妇5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不适、下腹部有充胀感或下坠感、月经紊乱、在盆腔或腹部触及可移动性包块,部分患者有腹部压痛、呼吸困难、尿频或排尿困难表现,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均经妇科常规检查和B超、CT检查被诊断为卵巢囊肿.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4例,平均年龄(30.7±8.3)岁,平均病程(6.2±3.5)个月,经产妇40例、未产妇34例,术前检查卵巢囊肿大直径3.9~9.7 cm、平均(6.4±3.6)cm;对照组52例,平均年龄(32.9±7.6)岁,平均病程(6.8±2.6)个月,经产妇29例、未产妇23例,术前检查卵巢囊肿大直径3.8~10.3 cm、平均(6.6±3.2)cm.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生育情况、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排除有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经实验室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测定,初步排除恶性肿瘤.
作者:谭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结果,虽然对它的干预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仍不够清楚[1].有研究显示炎性细胞因子与焦虑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超敏C反应蛋白是参与机体炎性反应的重要炎性因子.因此,本研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严格的临床诊断并进行量表测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发生率,并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等生物学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发生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利和;杨月明;王慧玲;王少斌;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品管圈早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在引入医药行业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今,国内大多数医院均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也已经召开了四届.护理人员的品管圈活动更是有效地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医院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强化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然而,国内医院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护理品管圈依然存在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势必将影响护理品管圈活动深入开展,甚至制约整个医药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正是基于护理品管圈发展的战略视角,努力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使护理品管圈活动真正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作者:郭迎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在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治疗上,临床多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注入骨水泥治疗,尽管PKP注入骨水泥治疗VCF疗效较为显著,但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椎体高度丢失,影响患者预后.为此,减少患者椎体高度丢失,提高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水平,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高黏度骨水泥(HVBC)应用于VCF的PKP治疗,其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姜荣锋;高明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腹痛是儿科就诊患儿的常见原因,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恐惧、查体不配合等,常导致病史不清诊断困难.此时使用无创安全的高频超声进行腹部扫查,能够及时准确诊断腹部病变,为临床诊疗提供明确依据.为探讨高频超声在腹痛患儿中的诊断价值,现将314例腹痛患儿的就诊超声检查资料及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调取并整理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因腹痛就诊的314例患儿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男189例,女125例,年龄11个月~11岁.
作者:宫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以根性痛为常见,要求做二次手术治疗.由于再次手术中面临组织粘连严重、瘢痕增生以及腰椎局部结构变化等问题,且可能引起神经损伤风险,可考虑引入脊柱微创治疗方法,即椎间孔镜系统.本次研究将就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椎间孔镜术治疗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2~65岁,平均(55.5±2.5)岁.入院后做病史询问与病变诊断,有腰椎手术史.
作者:吴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它的应用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长时间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传统浅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将我院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间住院患者6125例,其中,男4236例,女1889例.共发生35例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10例,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7例,局部渗血12例.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于血循环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低于正常而出现的一组疾病.从我中心2014至2016年期间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分别口服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和用其他药物,经过1~2个月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发现应用赖氨肌醇B12口服液治疗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值提升明显.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4-2016年期间我中心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男34例,女26例.年龄12个月~6岁,<12个月者17例占28%;1~2岁者10例占17%;2~3岁者17例占28%;3~6岁者16例占27%.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贫血15例,腹泻11例,无症状1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014-2016年期间,每年的1~4月份发病患儿例数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2015年1~2月则有一个发病高峰.
作者:刘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液是动物机体重要的内环境之一,又是物质在机体内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血液一方面将吸收的养料输送到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内,同时又将代谢后所产生的废物输送到各个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各种动物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保持着相对的恒定,如在适当范围内发生改变,机体则能加以调节使之恢复正常[1].若机体因某种病理情况而引起代谢紊乱时,常会导致血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发生改变.因此,血液生化检验,对临床诊断将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2月临床生化常规检验结果9000例次,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免疫功能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80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腹腔镜手术40例和开腹手术40例,观察免疫功能、安全性与开腹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肠标本肿块距近切缘的长度、远切缘的长度,直肠标本肿块距近切缘、远切缘长度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阳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较术前明显降低,开腹组术后较腹腔镜组降低更明显,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术前,IL-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d时TNF-α恢复到术前水平;FIN-γ、IL-10两组均有所下降,开腹组下降较腹腔镜组明显,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4+水平与CD8+水平均出现显著性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第7d,与腹腔镜组相比开腹组的CD8+水平与CD4+水平降低更加显著,而NK细胞活性两组变化不明显,开腹组术后3d降低,而腹腔镜组术后7d降低.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向文;席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对2014-2016年我院收治的17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4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学会(ISH)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按入院时间及治疗过程中是否施行药学服务分为两组,其中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入院的78例为对照组,男45例、女33例,平均年龄(58.1±9.6)岁,平均病程(8.1±4.7)年,高血压Ⅰ级24例、Ⅱ级45例、Ⅲ级9例;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入院的96例为观察组,男57例、女39例,平均年龄(55.9±11.3)岁,平均病程(7.8±5.1)年,高血压Ⅰ级31例、Ⅱ级51例、Ⅲ级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除外新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作者:张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钛夹夹闭止血、激光凝固止血、高频氩气止血、高频电凝止血、止血夹止血、微波烧灼、局部喷洒止血药等,但极易导致局部组织病变及坏死,发生再出血风险较大[1].而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具有安全、迅速、成功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但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极易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本文中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以期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李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烧伤早期体液大量渗出,血容量减少可导致缺血,加上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对肾脏的损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我科自2014年起给予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肾衰者使用血液和腹膜透析,并在透析的同时进行手术,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观察组男10例、女5例,年龄27~60岁,平均(37.5±3.4)岁,总体表烧伤面积56%~88%,其中Ⅲ度烧伤总面积为40%~68%;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28~60岁,平均(36.9±3.5)岁,总体表烧伤面积54%~90%,其中Ⅲ度烧伤总面积为39%~70%.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志会;张桂全;陈冬梅;崔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130个乳腺疾病患者(135个肿块)做为对象进行研究,术前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超声科进行检查并住院手术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130例(135个肿块),年龄25~73岁,平均45.8岁,肿块直径5~32mm.其中,左乳肿块68例,右乳肿块62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18例,淋巴结直径7~25 mm.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弹性成像技术检查,术后均有病理结果.采用GE LOGIQ P6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3 MHz.
作者:王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的、慢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以反复性严重的头痛,为头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特征.诊断主要依据反复的发作史,家族史和体检结果.脑动脉血流和血管舒缩功能的改变,为偏头痛发作期检测提供了依据.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可直接获得颅内外动脉血流动态信息,能准确提供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的脑血管机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为临床对偏头痛的诊断分析、用药指导和疗效评估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21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对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赫翠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反流性食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胃酸浓度关系密切,因此,抑酸治疗、促进胃排空已经成为当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药的左旋异构体,是一种常用的抑酸药物,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抑酸作用更强,起效更快.莫沙必利的作用是促进胃排空,并能有效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笔者旨在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修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症状持久所导致的,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起病急骤、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由于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病情的恢复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1].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姜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年来,许多基层医院,特别是乡村医生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仅以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的疗效判定,而忽略了餐后高血糖的诊治,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过早发生.本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分组治疗,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的变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6年3~9月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经过1个月以上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应用一种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差,空腹血糖大于8.0 mmol/L;餐后血糖大于13 mmol/L,无急性并发症,肝肾功正常.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0岁,平均(54±1.0)岁;阿卡波糖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4~71岁,平均(55±7.0)岁;病程1个月至4年.
作者:王丹;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减轻炎症表现.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起着减轻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笔者总结科室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使用地塞米松的过程中有36例患者发生呃逆,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治的36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发生呃逆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19~72岁,平均(45±5.6)岁.原发疾病为面神经炎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单神经损伤4例,其他疾病2例.初次使用13例,再次重复使用23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