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华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常因肾绞痛或体检发现肾积水住院.对于上段输尿管结石,应用硬性输尿管镜治疗,结石容易发生漂移造成手术失败.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配有进水、出水、光源、操作4个管道,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与经皮肾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76例,81例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A组),95例采用经皮肾镜EMS碎石术(B组).术前常规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加腹部平片(KUB)检查.X线阴性结石或未显影,行CT或输尿管逆行造影检查.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结石直径、是否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入选标准:(1)腰4横突以上段输尿管结石;(2)ESWL治疗失败或反复肾绞痛;(3)单发单侧输尿管结石.排除标准:(1)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未控制;(2)尿道或输尿管狭窄;(3)腰椎严重侧弯,骶髂关节严重畸形,不能截石位;(4)出血性疾病,未纠正;(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
作者:吉春冬;王勇;易正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化疗又称化学性药物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化学性治疗药物消除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治疗的目的.由于肿瘤局部阻塞、化疗抑制骨髓及免疫力调节异常等原因,乳腺癌患者往往在接受化疗治疗过程中合并感染.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寻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1 资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并且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50例;年龄59~90岁,平均(69.89±8.13)岁.感染判断标准:(1)化疗后出现发热、咳嗽及咳痰等症状;(2)化疗前已有发热、咳嗽及咳痰等临床症状,且化疗后症状加重;(3)肺部啰音从无至有或有少量,除外左心衰者.同时具备上述1项或者以上即可诊断为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450例患者年龄、吸烟、糖尿病、化疗强度、病理类型、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周闯;杜航;田海员;胡婷婷;薛剑;杜刚;吴曲;吴登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患者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发生,使其更好的完成透析治疗,本文通过对患者做好预防宣教,并对预测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使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透析的85例患者,其中男53例,女32例,年龄17~83岁.原发性肾病43例,糖尿病肾病37例,多囊肾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为3个月~8年,2~3次/周,4 h/次.在透析中期出现肌肉痉挛的为16%,透析后期出现肌肉痉挛的为28%,透析结束后出现肌肉痉挛的为7%.痉挛发生于腓肠肌较多为45%,足部发生痉挛的为38%,腹部发生痉挛的为17%.
作者:娄庆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妊高症(PIH)对母婴安全构成重大危害,治疗PIH时需及时进行利尿、扩容、降压、解痉处理,改善妊娠生理状况,争取让母体恢复健康,使胎儿存活,确保母婴安全.本文分析了硫酸镁(MgSO4)与硝苯地平(NIF)在PIH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妇产科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PIH患者96例,症状包括水肿、蛋白尿、昏迷、抽搐、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眼花、头痛,血常规检查发现血液浓缩、凝血指标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或伴有慢性肾炎,糖尿病.排除肝肾、心脏功能不全、酸中毒、有NIF或MgSO4应用禁忌证、对试验不知情及不同意参加的PIH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MgSO4组49例、NIF组47例.
作者:魏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深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人们发现高血尿酸症(HUA)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研究显示HUA还可能与肥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及糖耐量异常等因素促进动脉硬化发生,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威胁患者生命.本次研究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血尿酸(UA)水平颈动脉硬化病变相关指标,探讨两者间关系.
作者:马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龄老年患者是胰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此类患者年龄偏大,机体能力偏弱,大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近些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愈发受到关注,该术式可避免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的特点,目前已成为高龄老年患者治疗胰胆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1].本文主要分析高龄患者行治疗性ERCP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配合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2015-2016年实施内窥镜下ERCP治疗的患者筛选9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两组.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80~95岁,平均(85.11±1.42)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80~94岁,平均(84.87±1.5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赋辉;庄长娟;贾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外伤急症,近年来,笔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并硅胶管环形置入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67例(67眼),男51例、女16例,年龄14~63岁、平均(34.7±11.6)岁,左眼19例、右眼48例,合并眶内侧壁和眶下壁复合性骨折9例;致伤原因有车祸伤、拳击伤、锐器伤、摔伤等,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37h、平均(9.7±6.4)h,伤后12h内就诊44例、超过12 h就诊23例,临床表现有颜面及眼睑组织损伤、溢泪,泪道检查示泪小管离断,均符合泪小管断裂诊断标准,其中上泪小管断裂6例、下泪小管断裂61例,断裂处距泪小点<6 mm者39例、≥6 mm者28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均除外眼睑组织缺损性损伤、感染糜烂及其他手术禁忌证者.
作者:任娜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坠积性肺炎是脑梗死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坠积性肺炎需要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与祛痰药物治疗,而实施有预见性的针对护理措施,对防治坠积性肺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护理评估对早期预防脑梗死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作用,以期为防治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均经MRI或CT确诊.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50~80岁,平均(61.26±3.35)岁.观察组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平均(61.29±3.3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
作者:梁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皮肤真性血管瘤停药后,再应用595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39例皮肤真性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为第1天0.5 mg/kg,第2天1 mg/kg,第3天及以后2~3 mg/kg,疗程为5~l3个月,平均7个月,停药的平均年龄为28个月.治疗结束停药后,局部仍有瘤体残留的76例患儿皮损部位再序列接受美中互利公司生产的Vbeam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治疗4~6次,间隔4~6周,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76例患儿疗效良好,序列接受激光治疗后,局部遗留的瘤体均有明显消退,局部外观明显改善,达到治愈标准;4例出现水疱、破溃、结痂,1周后愈合,无瘢痕遗留.1例由于搔抓出现局部感染,2周后愈合.2例出现色素脱失,1例出现色素沉着,随访6个月后均自行恢复.1例局部皮肤纹理改变,随访6个月后较前有所改善.结论 对口服普萘洛尔停药后仍有瘤体残留的血管瘤患儿,应用染料激光治疗,血管瘤快速消退,遗留痕迹轻或无,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定且安全,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作者:白艳玲;邹凌云;顾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因此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尤为重要.国内HIV检测方法主要以ELISA方法检测人体内的HIV抗体或P24抗原,由于ELISA检测方法检测灵敏度低、检测窗口期长、特异性差、假阳性率高、变异病毒的出现、导致漏检等局限性,仍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测血液中的HIV-RNA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窗口期,并且能够提高检测特异性,降低假阳性率,同时可以检出变异病毒株.本文对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对HIV感染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宝芹;夏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几年,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若高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血压长期处于一个高水平,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1].本文旨在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72.28±3.38)岁;病程1~15年,平均(7.75±1.18)年.观察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72.23±3.33)岁;病程1~15年,平均(7.78±1.1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的血压均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均排除高血压急症、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严重基础器质性疾病.
作者:王玉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已经成为肝血管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该项手术方式易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而想要保障肝血管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应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因此,我院将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日至2016年7月20日在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08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女34例、男20例,年龄30~70岁,平均(50.45±1.02)岁.对照组:女35例、男19例,年龄31~70岁,平均(51.25±1.26)岁.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液是动物机体重要的内环境之一,又是物质在机体内与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血液一方面将吸收的养料输送到机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内,同时又将代谢后所产生的废物输送到各个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各种动物血液的化学成分都保持着相对的恒定,如在适当范围内发生改变,机体则能加以调节使之恢复正常[1].若机体因某种病理情况而引起代谢紊乱时,常会导致血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发生改变.因此,血液生化检验,对临床诊断将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6年12月临床生化常规检验结果9000例次,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误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留置胃管是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极为广泛.留置胃管时间较长,其有效固定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特别是喉癌、鼻咽癌、食道癌的术后病人,胃管一旦脱出,便很难重新插入,以至于不得不放弃肠内营养.如何使胃管固定的更牢固,防止胃管脱出,减少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使用“工”字、“T”字、“Y”字胶布固定法,效果满意.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反复的观察和研究,对固定胃管的胶布又进行了改进,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贵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反流性食管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胃酸浓度关系密切,因此,抑酸治疗、促进胃排空已经成为当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方法.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药的左旋异构体,是一种常用的抑酸药物,相较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抑酸作用更强,起效更快.莫沙必利的作用是促进胃排空,并能有效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笔者旨在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修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对2016年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鞍钢汽车公司和鞍钢建设机电公司在岗男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所有被检人员均采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在空腹状态下,受检职工平卧于检查床上,显露腹部至耻骨联合位置;探头涂以耦合剂,于剑突下横切及纵切,检查肝脏左叶及胰腺,于右肋间斜切,从右锁骨中线第4~5肋间起沿肋间逐一向下扫查以观察肝右叶及部分左内叶肝、胆道系统、门脉主干;于右腋前线至腋中线冠状切,主要观察肝右叶,于右肋缘下斜切,沿肋缘下由右至左移动探头做扇形检查,显示右肝全貌、胆囊及第1、2肝门和尾叶等.
作者:刘强;关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临床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疼痛往往持续在30 min,且疼痛较为剧烈.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常用药物,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1~79岁,平均(56.18±3.21)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9岁,平均(57.01±2.99)岁.纳入标准: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检查有ST-T改变,临床上有明显心肌缺血症状,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年来,许多基层医院,特别是乡村医生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仅以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的疗效判定,而忽略了餐后高血糖的诊治,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过早发生.本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的分组治疗,观察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的变化.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2016年3~9月期间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经过1个月以上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应用一种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差,空腹血糖大于8.0 mmol/L;餐后血糖大于13 mmol/L,无急性并发症,肝肾功正常.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42例,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0岁,平均(54±1.0)岁;阿卡波糖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4~71岁,平均(55±7.0)岁;病程1个月至4年.
作者:王丹;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中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虽然手术属肺癌中主要及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呼吸衰竭、肺炎、肺不张等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68例肺癌患者,观察并分析应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田秋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而基层透析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个性化护理是指将患者看作一个完整的个体,并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性格等特点,为患者实施的一种个性化护理干预[1].本文为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基层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现对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并与同期行常规血透护理的62例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欣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