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高血压是常见血管疾病,有效的控制血压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关键.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度,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应对患者采用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本文对所选1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服务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16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84例.干预组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34~80岁,平均(57.75±5.78)岁;病程2~30年,平均(18.45±5.63)年.
作者:孙艳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肺结核与糖尿病并存加重患者症状,使病情更为复杂,为探讨药物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本文对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共90例,均为初治,有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等.其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参照2014年WHO提出的标准,即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质量下降)者,任意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FBG)≥7.0 mmol/L,无糖尿病的患者3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经降糖治疗后,依据空腹血糖不同,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其中观察组1有30例,FPG≤7.0 mmol/L;观察组2有26例,FPG≥7.0 mmol/L;非合并糖尿病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晋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 h产妇失血量超过500ml的现象,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产妇、胎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一种常见因素[1].因此,采取有效、安全的护理是避免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0~35岁,均为初次单胎妊娠,无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非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者,排除过敏体质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6.68±2.24)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4±3.31)周.观察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6.65±2.26)岁;孕周36~42周,平均(39.12±3.34)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樊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对2016年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鞍钢汽车公司和鞍钢建设机电公司在岗男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所有被检人员均采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在空腹状态下,受检职工平卧于检查床上,显露腹部至耻骨联合位置;探头涂以耦合剂,于剑突下横切及纵切,检查肝脏左叶及胰腺,于右肋间斜切,从右锁骨中线第4~5肋间起沿肋间逐一向下扫查以观察肝右叶及部分左内叶肝、胆道系统、门脉主干;于右腋前线至腋中线冠状切,主要观察肝右叶,于右肋缘下斜切,沿肋缘下由右至左移动探头做扇形检查,显示右肝全貌、胆囊及第1、2肝门和尾叶等.
作者:刘强;关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血站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充分表明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血站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探讨.1 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意义1.1 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使血站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信息化、数据化、简单化,各科室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准确信息,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节约了办公资金和降低了物品消耗,极大减少了各种文档资料手工抄写所耗费的时间,并减少了人为原因的差错,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既改变了血站的日常工作管理模式,又完善了管理的方法,各科室工作质量的差异在网络中能得到即时体现,为有效监督协调各科室的工作提供了条件;而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采供血服务的全程监控,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血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功能还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全市的采供血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
作者: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已经成为肝血管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该项手术方式易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而想要保障肝血管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应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因此,我院将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日至2016年7月20日在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108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观察组:女34例、男20例,年龄30~70岁,平均(50.45±1.02)岁.对照组:女35例、男19例,年龄31~70岁,平均(51.25±1.26)岁.
作者: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于血循环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低于正常而出现的一组疾病.从我中心2014至2016年期间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分别口服赖氨肌醇B12口服液和用其他药物,经过1~2个月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发现应用赖氨肌醇B12口服液治疗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值提升明显.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4-2016年期间我中心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儿,男34例,女26例.年龄12个月~6岁,<12个月者17例占28%;1~2岁者10例占17%;2~3岁者17例占28%;3~6岁者16例占27%.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4例,贫血15例,腹泻11例,无症状1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014-2016年期间,每年的1~4月份发病患儿例数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2015年1~2月则有一个发病高峰.
作者:刘承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心肌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症状持久所导致的,该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起病急骤、预后差、病死率高.患者由于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病情的恢复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1].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作者:姜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类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类型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多给予水杨酸制剂类的肠溶片来控制症状,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无需再进行其他治疗,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及血便症状更严重,单一治疗效果不佳,需辅助应用微生态制剂来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进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1].本文主要针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以下.
作者:宋先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临床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疼痛往往持续在30 min,且疼痛较为剧烈.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常用药物,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探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1~79岁,平均(56.18±3.21)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9岁,平均(57.01±2.99)岁.纳入标准: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检查有ST-T改变,临床上有明显心肌缺血症状,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几年,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若高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血压长期处于一个高水平,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1].本文旨在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实践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72.28±3.38)岁;病程1~15年,平均(7.75±1.18)年.观察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72.23±3.33)岁;病程1~15年,平均(7.78±1.1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衡可比.所有患者的血压均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均排除高血压急症、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严重基础器质性疾病.
作者:王玉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我院对于部分年轻未婚妇女异位妊娠发生失血性休克者,经过积极输血、输液抗休克治疗,同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未婚异位妊娠共243例,其中伴失血性休克59例,占24.3%,腹腔内出血量1000~2500ml.均有停经、腹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血、尿HCG均阳性,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并出现面色苍白、烦躁或意识淡漠及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行腹腔镜组32例;开腹手术组27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22.5±1.9)岁,停经39~68 d,平均43 d,平均腹腔内出血量1250 ml.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天数、腹腔内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瑞雪;祝美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门诊进行的无痛肠镜和无痛胃镜的麻醉,一般是以丙泊酚镇静,以地佐辛,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镇痛.然而,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常常诱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使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下降,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我院采取胃复安肌注预防无痛肠镜检查后的恶心、呕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胃肠镜门诊准备行无痛肠镜检查的女性患者160例,按照是否肌注胃复安分为两组:A组80例,单纯采用丙泊酚加地佐辛麻醉;B组80例,增加胃复安肌注.入选标准:术前检查均无明显手术和麻醉禁忌证,无恶心、呕吐病史,符合禁食水时间.
作者:付益计;马刚;朱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病情重、恶化快、病程长、病死率高,为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及在临床中的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1例,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选取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27例,男18例,年龄31~69岁,平均(48.93±3.62)岁,病程0.5~4.7年,平均(2.43±1.52)年;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47.62±4.17)岁,病程1.5~5.5年,平均(3.09±1.67)年.对照组24例,男17例,年龄37~71岁,平均(49.13±2.46)岁,病程1.0~5.6年,平均(2.52±2.13)年;女7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4.36±3.79)岁,病程2~6.5年,平均(3.27±2.51)年.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胆囊息肉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临床多见的胆囊疾病,指的是胆囊壁出现一块息肉样的隆起,且方向朝向胆囊腔[1].截至目前为止,胆囊息肉的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和患者的慢性炎症有关[2].临床治疗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药物、二是手术.本研究60例胆囊息肉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的外伤急症,近年来,笔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并硅胶管环形置入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67例(67眼),男51例、女16例,年龄14~63岁、平均(34.7±11.6)岁,左眼19例、右眼48例,合并眶内侧壁和眶下壁复合性骨折9例;致伤原因有车祸伤、拳击伤、锐器伤、摔伤等,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37h、平均(9.7±6.4)h,伤后12h内就诊44例、超过12 h就诊23例,临床表现有颜面及眼睑组织损伤、溢泪,泪道检查示泪小管离断,均符合泪小管断裂诊断标准,其中上泪小管断裂6例、下泪小管断裂61例,断裂处距泪小点<6 mm者39例、≥6 mm者28例;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均除外眼睑组织缺损性损伤、感染糜烂及其他手术禁忌证者.
作者:任娜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中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虽然手术属肺癌中主要及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呼吸衰竭、肺炎、肺不张等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在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68例肺癌患者,观察并分析应用系统化呼吸道护理干预对其手术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田秋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肺孤立性纤维瘤(SFT),也称为孤立性纤维间皮瘤或局限性纤维瘤,是一种胸膜间叶组织来源梭形细胞性软组织肿瘤.本文通过分析SFT的CT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旨在提高对SFT的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1月至2016年5月确诊为SFT的患者,共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49岁.4例因胸闷不适就诊,10例于普通查体发现.1.2 检查设备及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双源CT,同时行胸部平扫和增强扫描.患者仰卧位,采用阈值跟踪触发扫描,双期注射造影剂和生理盐水,从肺尖到肺低部,层厚7.5 mm,造影剂应用碘佛醇80 ml,生理盐水20 ml,注射速度均为5 ml/s.
作者:王于臻;刘俊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采用各种中医疗法,这种治疗能够取得确切的效果.本文分析推拿手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4~66岁,平均(58.4±4.4)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3~67岁,平均(58.6±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深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人们发现高血尿酸症(HUA)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研究显示HUA还可能与肥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及糖耐量异常等因素促进动脉硬化发生,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威胁患者生命.本次研究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血尿酸(UA)水平颈动脉硬化病变相关指标,探讨两者间关系.
作者:马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