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气滞血瘀证患者41例临床观察

朱黎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气滞血瘀证,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 量表, 脑电图
摘要:目的 观察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AD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10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每次0.8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 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脑电图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ADAS-Cog、AD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脑电图α波频、α波幅、θ波频均增加(P<0.05或P<0.01),θ波幅降低(P<0.01),治疗组α波频与波幅、θ波幅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AD气滞血瘀证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7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化瘀颗粒,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次9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治疗前后进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发热、胸闷痛、喘息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咯痰、口干咽燥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志松;陈小松;牛洁;郝瑞福;王彤;王成祥;焦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法整复加闭合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0例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占全部肘部骨折的50%~60%[1],Gartland Ⅰ型可采用屈肘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外固定2~4周,GartlandⅡ型复位后稳定的骨折亦可按Gartland Ⅰ型骨折处理,其余GartlandⅡ型、GartlandⅢ型的骨折多数可手法复位加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如复位后X线正位平片Baumann角为64~81°[2],侧位平片肱骨前方皮质向远方的延长线通过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则应立即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3].

    作者:马建国;白祝荣;康小东;张凤桐;冯学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膏浊病”理论谈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的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和高血压病相伴,与胰岛素抵抗(IR)关系密切.现代医学治疗该病多从单一组分着手,方法较为局限.在仝小林教授“膏浊病理论”指导下探讨与MS相关脂肪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同时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实现“肥、糖、脂、压”同调,整体论治.

    作者:车慧;刘文科;郭允;董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眼外肌麻痹验案1则

    1病历摘要何某某,男,53岁.平素工作劳累,用眼过度.2009年11月13日,患者持续工作数小时后突发视物模糊,伴复视、额部疼痛,无眩晕,无肢体活动不利,无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两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于北京某医院急诊.查体:血压174/103mmHg,神清,语利,精神可,左眼球内收、外展受限,双眼左侧水平复视,光敏,无眼震,无面瘫,伸舌居中,双侧肢体肌力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

    作者:程海英;陈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伏邪学说”论述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的理论渊源

    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后潜伏于人体内,大多伏而不发,因无症而难辨,但当肝炎处于活动期时,症状明显,这与“伏气”的认识相一致.从乙型肝炎病毒致病与中医“伏气”学说的比较分析,认为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蕴含“扶正托毒”思想,从而丰富了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机学说和治则治法.

    作者:聂红明;董慧琳;高月求;陈建杰;王灵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服用消癥汤,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次25mg,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进行1年后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及1年后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同时观察肌瘤大小对疗效的影响;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焦虑程度(SAS)评分及血红蛋白水平测定.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减小大子宫肌瘤直径(P<0.05),1年后治疗组大子宫肌瘤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SAS评分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6.92%,对照组总有效率75.38%,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癥汤和米非司酮均有较好的缩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作用,但在消除焦虑、改善贫血方面消癥汤优于米非司酮,且治疗后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米非司酮.

    作者:倪小平;马大正;雷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石景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石景亮(1939-2011),男,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后又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吕承全教授.曾任焦作工学院医院院长、焦作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职.擅长脾胃病、肾病及妇科疑难病的治疗,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作者:谢有良;徐英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气滞血瘀证患者4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80例AD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次5~10mg,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每次0.8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 ADAS-Cog)、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脑电图检查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ADAS-Cog、AD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脑电图α波频、α波幅、θ波频均增加(P<0.05或P<0.01),θ波幅降低(P<0.01),治疗组α波频与波幅、θ波幅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治疗AD气滞血瘀证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逍遥散治验实录

    1 胡慎柔治疗内伤发热足痛医案叶少池令郎,年十五,发热,足不能行,且痛.予诊之,六脉俱十至,二尺弦细.此血虚发热,兼湿有寒.用逍遥散加酒柏三分,苍术一钱三分,吴萸三分.二帖痊愈.余不意应效如此之捷.(《慎柔五书·杂症例》卷五)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及免疫逃逸的影响

    目的 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及免疫逃逸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5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腹部皮下注射甲基戊基亚硝胺5mg/kg建立食管癌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替加氟组各15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g/kg、10g/kg、15g/kg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空白组、模型组给等予容积生理盐水,替加氟组给予替加氟片20mg/kg,各组均于造模成功24h后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24h后取瘤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 高、中、低剂量组及替加氟组食管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与空白组、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剂量组明显优于替加氟组、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Fas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空白组、FasL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各治疗组Fas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Fas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替加氟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中、低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促进模型大鼠食管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Fas表达、降低FasL表达有关,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作用优于替加氟片.

    作者:王祥麒;郑玉玲;王璇;韩倩倩;王俊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寸口脉诊法探析

    “切而知之谓之巧”,脉诊作为中医文化的一大特色一直是不断探索的对象.探讨了寸口诊脉的作用机理.

    作者:李晗;滕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15例

    近年来我们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针刺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72.0±7.32)岁,平均病程(12.7±7.5)年.贴敷组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4.2±6.6)岁,平均病程(13.1±7.3)年.针贴组15例,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68.5±8.95)岁,平均病程(12.9±6.5)年.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2.6±10.19)岁,平均病程(11.6±9.0)年.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邵媚媚;曹琳;刘智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全程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终点事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全程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15例DN患者随机分为A组157例、B组1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A组辨证给予止消通脉宁颗粒剂、止消温肾宁颗粒剂、止消保肾宁颗粒剂;B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及与以上颗粒剂外观一致的安慰剂.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24个月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例数及时间,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影响终点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组发生终点事件7例(4.5%),B组21例(13.3%),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方案、肾小球滤过率2项因素对DN终点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结论 建立在饮食控制、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基础上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可降低DN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景;赵进喜;王世东;王颖辉;宫晴;庞博;周迪夷;傅强;杨洪涛;黄学民;张宁;王暴魁;范冠杰;周旦阳;陈志强;张会琴;佟杰;刘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蒙药忠伦阿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蒙药忠伦阿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抗Ⅱ型胶原(CⅡ)抗体及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80只,随机选取68只造模,其余12只作为空白组,以牛Ⅱ型胶原皮下注射诱导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再将造模成功的6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忠伦阿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各12只,剩余大鼠剔除.忠伦阿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忠伦阿汤0.35g/kg、0.7g/kg、1.5g/kg,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苷片5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灌胃给药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CⅡ抗体、IL-1、IL-6、TNF-α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抗CⅡ抗体、IL-1、IL-6、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各药物组均可降低血清抗CⅡ抗体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忠伦阿汤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雷公藤组在降低IL-1、IL-6、TNF-α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药忠伦阿汤可能通过调节免疫,降低血清IL-1、IL-6及TNF-α的含量,减轻炎性细胞因子对关节炎的刺激作用,发挥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高自立;董秋梅;王滨;松林;沈敬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附子治疗高血压病的思考

    附子在治疗高血压病中存在诸多弊端.不论从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还是从附子的药效学、毒理学研究,附子都不符合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平稳、长期的降压治疗原则.对于临床上肾阳亏虚或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应选用补阳而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缓慢平稳降压,改善整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真正发挥中医药作用温和、降压平稳、便于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作者:吴伟;卿立金;吴辉;李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论语》“四毋”对中医药标准的几点启示

    从《论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角度浅析中医药标准工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认为中医药标准制定不能主观臆测,要基于科学的证据.目前中医药标准工作不必面面俱到,应主次有分、先后有次.中医药标准不可蔽于一曲,应兼陈中衡,虚怀若谷.正确处理中医药标准制定中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中医药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关系,国家标准与地区标准的关系应当遵循“毋我”的原则.

    作者:陈波;陈泽林;郭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通络化痰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353例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通络化痰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在7个临床试验中心筛选479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与试验组358例,分别给予血栓心脉宁胶囊和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风病证候评分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查为疗效评价指标,以一般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 472例完成了试验,其中对照组119例,试验组353例.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综合疗效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2.69%、71.43%,试验组为37.96%、84.7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25%、68.91%,试验组为50.99%、83.8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化痰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可以较好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中医证候,但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作用;该药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马大勇;韩振蕴;周杰;范吉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透法的历史源流及运用特点

    浅析透法在伤寒、温病及内伤杂病中的应用,认为透法分为清透法和温透法.透法具有因势利导、分消病邪及用药多轻灵辛散等特点,深入研究透法为临床疑难杂病、顽症、重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扬;扈晓宇;杨芳;潘勇;刘小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选登(31)——李斯炽医案

    李斯炽(1892-1979),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医教授.早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并师从成都老中医董稚庵.1927年汪精卫宣布废止中医药,李斯炽非常愤慨,自此决心献身于中医药事业.1936年与同道赖华锋、邓绍先、何伯勋等开办四川国医学院,先后担任该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四川中医学院中医教研组主任,成都中医学院院长,并先后当选为成都市人民代表,四川省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心脑同治理论及其应用

    中医学认为,心脑共主神明,心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络脉的通畅流利,后天气血的充分濡养.络脉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络病经久不愈,可致心血瘀阻、失养,出现“神伤”.基于心、脑二者生理病理的密切联系,针对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侵犯机体,难以有效控制的现状,运用中医整体观念,以心脑同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辨证把握,有助于中医药发挥其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

    作者:庞树朝;张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