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刘持年
目的 总结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取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197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及PubMed数据库(1950-2009年).将纳入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计算常用腧穴及经络的使用频率.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99篇,涉及96个穴位、705频次,平均每个穴位使用7.34次;选用穴位累积频率50%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太冲、神门、肝俞、脾俞;选用经络应用频次多的为膀胱经(23.97%),其次为任脉(14.33%)、脾经(12.62%)、督脉(10.50%).结论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所选穴位以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脾经.
作者:王洪彬;李晓泓;莫捷;孙志芳;王婧;何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焦虑症是一种常与抑郁情绪相伴为病的神经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焦虑症临床表现,认为焦虑症与心、胆、肾关系为密切,心藏神、胆主决断、肾藏精,三者结合共同对人体情志因素进行调节.临床经验证明,针灸从心、胆、肾论治焦虑症,可以养心安神,温胆定志,补肾益精,标本兼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硕;符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分泌为主,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长期抑酸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抑酸治疗停药后易复发,出现症状重叠现象时无明确治疗方案等.在整体观念和病证结合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治疗GERD主要着眼于降低其复发率,减少PPI依赖,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北华;唐旭东;李保双;王凤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消黄方对进展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干预作用. 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24只).腹腔注射DMN 4周制备肝硬化模型.造模2周末取正常和模型大鼠各3只做药前观察,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消黄方组、三氯化钆组和模型对照组(各7只);消黄方组于继续造模同时每天给予消黄方煎出液灌胃2周;三氯化钆组予三氯化钆每周2次(7mg/kg)尾静脉注射.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观察大鼠的死亡情况,体重、肝脏大体形态、肝功能、肝脏及脾脏重量、肝脏组织学变化等.结果 DMN造模2周,大鼠肝脏呈现明显的纤维化,造模4周大鼠肝硬化形成.与正常组相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随造模时间呈梯形增加;而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随模型进展逐渐降低;4周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消黄方组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LP活性及TBiL含量(P<0.05或P<0.01),显著提高血清TP及ALB含量(P<0.01).消黄方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和胶原染色,三氯化钆无此显著作用.结论 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用的消黄方显著干预DMN诱导大鼠肝硬化形成.
作者:刘成;陈晓蓉;杨宗国;陆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认为“厚肠”是“益肠”之意,其目的为“实大便”.在临床运用中,选方用药根据寒、热、虚、实及归经综合分为8类.
作者:李垚;姜莉芸;郑玉;吴文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出现血液系统受累表现者占16%[1],主要表现为血三系的下降,可见乏力、易感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一般以升白胺、利血生对症治疗,或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但前者效果差,后者价格昂贵.近年来,我们应用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协定方益气消毒方联合升白胺、利血生治疗干燥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3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亚慧;徐丽萍;宋欣伟;蒋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部芩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微卡组17例、对照组18例,分别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加部芩片、西药基础治疗加微卡注射液及西药基础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检测其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 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微卡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35%、52.94%和41.1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卡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微卡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82.35%和70.59%,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微卡组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2个月比较,治疗后6个月微卡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个月各组IL-12及IFN-γ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及微卡组IL-12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和微卡组IL-12及IFN-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 部芩片可以明显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L-12和IFN-γ含量,达到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作用.
作者:尹良胜;朱敏;周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二十四条中“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不应是服木防己汤后的结果,应是指条文中“心下痞坚”的两种情形.
作者:罗世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辨证施治治愈黑睛生翳2例]例1:阎某,女,35岁.主诉及病史:3天前感冒后出现左眼发红碜痛,畏光流泪.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眼局部滴用病毒灵眼液、抗生素及激素眼液,病情稍有好转,又来我院诊治.诊查:自述易感冒,每次感冒后均有左眼发红碜痛、畏光流泪现象.素体消瘦,食纳欠佳,大便稀溏,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视力:左0.5,右1.5.白睛轻度抱轮红赤,黑睛正中3点钟位有0.2mm×1mm大小薄翳.用2%荧光素染色,黑睛上有多数细点状着色.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组织内存在一群数目极少、但具有无限增殖和自我更新潜能的细胞群体,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驱使肿瘤不断增大并转移的源泉.肺癌干细胞能不断自我更新并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新的肿瘤细胞.基于对肺癌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肺癌的复发、转移、对放射线和药物的耐受等特征都与肺癌干细胞有关.中医药具有多靶点的特点,其对于肺癌干细胞的干预作用也逐渐显现.
作者:李小江;贾英杰;张文治;张莹;李宝乐;黄敏娜;包芳芳;吴建国;朱津丽;娄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熊墨年教授从事中医肿瘤医疗数十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将其辨证治疗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熊老师认为,肿瘤发生的病因乃是正虚邪实,缘于人体正气亏虚,加上情志失调,或外邪入侵,或体质偏颇、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局部气滞血瘀、痰凝、热毒等病理产物相互胶结,壅塞经络,结久不散而成瘤.由于肿瘤具有多因素共同作用、侵害人体重要脏器的特点,因此,其辨证方法与普通病证亦不尽相同.只有抓住肿瘤的发病特点准确辨证,并将其作为立法、处方、遣药的依据,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余炅;唐晓玲;熊林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通过对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辨证体系过于粗略、使用证据严重不足、治法研究明显滞后以及选药配伍失于协调等是影响方剂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提出构建更为精细的辨证体系、寻找和使用临床佳证据、遵循以法统方原则、明确核心配伍及组方规律等依法制方思路,以切实保证处方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欣;刘持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年,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系膜区有IgA沉积.因其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具有多形性,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于20年内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河北医科大学赵玉庸教授行医50余载,对于IgA肾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聪慧;王筝;丁英钧;许庆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提出了机体、药物、效应“三要素”为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核心要素,阐述了“三要素”的理论内涵,并提出了结合现代科学分析方法和数理分析模型对“三要素”理论进行验证的设想.
作者:田燕歌;谢洋;李建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大枫子膏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常用经验方“抗敏l号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辨证用药,同时治疗组使用大枫子膏涂于患处皮肤,对照组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涂于患处皮肤,两组均早晚各1次,每日用量不超过10g.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主要单项症状情况,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后SCORAD评分、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个疗程与第1个疗程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个疗程和第2个疗程组间比较,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肤干燥、表皮脱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丘疹水肿、渗出或结痂、苔藓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枫子膏联合抗敏1号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萍;吴林辉;周芳;张思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编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报告结局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及效度分析.方法 通过开放式访谈、研究小组反复讨论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自觉症状自评初步问卷,并对100份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效度分析.信度分析主要采用克朗巴赫α系数、split-a系数,效度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报告结局量表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71,split-a系数为0.823;该量表KMO统计量为0.805,巴特利特球度检测观测值为918.917,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提取特征根值>1的4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6.4760%.结论 基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报告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张兆杰;张世民;周卫;李星;曹艳霞;吴冠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本病的病因极为复杂,可能与多方面的致病因素有关,如感染、遗传、吸烟、粉尘、化学毒物、过敏等.本病病程缓慢,病程早期多在寒冷季节发病,咳嗽、咳痰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伴有喘息.凡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且每年连续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学中多属于“咳嗽”、“喘证”、“痰饮”等病证范畴.现将周平安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金在艳;李辉;刘世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西北燥证经验方治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携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同时确诊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西北燥证患者81例分为病证治疗组31例和病证对照组50例,并设唯病对照组(仅确诊有慢性支气管炎)32例.唯病对照组采用疾病既行治疗,病证对照组和病证治疗组在疾病既行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燥证既行治疗和西北燥证经验方临床干预,疗程20天.治疗前、治疗10天、治疗20天根据西北燥证问卷分别记录3组患者的病情积分,以及病证治疗组和病证对照组患者的燥证积分.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后病情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1);治疗前、治疗10天各组患者病情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天病证治疗组病情积分低于病证对照组及唯病对照组(P<0.01).治疗后病证治疗组、病证对照组患者燥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10天病证治疗组燥证积分与病证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天则明显低于病证对照组(P<0.01).结论 西北燥证经验方药对携证型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及西北燥证证情均有较好改善作用.
作者:韩荣;王燕;周铭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解溪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两组患儿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
作者:杨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在治疗肠梗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1-2].我们采用大承气汤加味辨证治疗术后性粘连性肠梗阻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伟兵;陈刚;张敏剑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