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喜;沈红五;崔秋霞;顾玉慧;姜丽娟
目的 观察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在预防高压氧所致耳气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高压氧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高压氧舱前5 min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喷鼻,对照组使用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滴鼻,连续用药3d,比较两组患者耳气压伤发生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耳气压伤5例(5%),对照组发生耳气压伤18例(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例(2%),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1例(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预防高压氧致耳气压伤的临床效果优于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
作者:王美云;孙珍儿;蒋群莲;裴茂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我国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热点,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80篇与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相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文献量逐年增长,分别发表于36种期刊,其中《护理研究》发文多;第一作者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研究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文多;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截面研究为主,纵向研究、质性研究及干预性研究较少.结论 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起步阶段,仍需加强研究设计,拓展研究领域,促进相关研究的进展.
作者:苏怡;方桂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1起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事件的原因.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科室授权管理、颈内静脉置管流程及应急处置的全过程进行检视,应用叙事时间表、鱼骨图、五问法等管理工具,剖析颈内静脉置管导丝遗留事件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善对策与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
作者:郑冬梅;王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基于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的应用体会.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建立《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经培训后在全院临床科室实施.实施《分层管理模式下护士绩效考评与分配方案》2年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护士离职率,有利于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严平;雷冬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予中心静脉置管.结果 观察组输液通道开通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及心率恢复时间、4h内抢救效果、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成人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经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金艺;林文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主动脉夹层孕妇急诊行Bentall术联合剖宫产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护理体会.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是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体外膜肺氧合的建立,做好体外膜肺氧合的管道管理,监测患者病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液体管理,预防及对症处理出血、血栓、下肢缺血、感染等并发症.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各指标显示脏器整体恢复良好,入住ICU 22 d转至普通病房.
作者:叶卫国;夏柳勤;朱明丽;胡玲琳;蔡丰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话随访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3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时间段进行分组,2017年3月至9月出院的12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出院的11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电话随访延续护理.结果 出院第6周观察组患者患肢手指爬墙高度增量和肩关节的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第6个月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随访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息侧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滕跃虹;胡云娥;吕一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是健康教育是否有效的因素之一.研究证明,个体健康素养水平的高低与健康结局相关[1].国外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不仅对低健康素养人群进行评估,而且通过组织建设和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对健康素养的认识,采取干预措施,使服务对象能够更好地获得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健康.201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2].
作者:钱颖;杨丽黎;蒋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住院的63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连续7 d 297例次的前瞻性观察,记录患儿医用粘胶产品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同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性.结果 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平均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25.59%及15.87%,每千个产品日现患率和发病率分别为30/1000产品日及21/1000产品日;损伤类型以表皮剥脱(82.83%)及皮肤撕裂伤(10.10%)为主;部位以躯干部(40.40%)及面部(39.39%)为常见;相关产品所占比例较高的分别是固定用透明贴膜(35.35%)、心电监护电极片(31.31%);危重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危险因素是温箱温度(RR=1.963,95%CI:1.071,3.598).结论 危重症新生儿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住院时间久、使用高危产品及产品在特殊部位的患儿,在保证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尽量将温箱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降低发生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风险.
作者:王丹;夏玮;徐红贞;陈朔晖;诸纪华;程晓英;罗飞翔;陈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一年内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就诊量特点,为合理配置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急诊科就诊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年内急诊就诊患者118 554例次,其中4月份、3月份、10月份就诊患者较其他月份多;19:00-20:00时段就诊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 不同月份、时段急诊科就诊量不同,应根据患者流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刘晓娜;潘红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双肾错构瘤一侧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是在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做好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加强高热护理及靶向药物的用药及副反应管理,予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和出院康复指导.经过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控制良好,住院19 d出院.
作者:徐英萍;蔡一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直肠全层行直肠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造瘘口护理、静脉炎护理、营养支持、预防血栓及留置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经治疗和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作者:吕永利;李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历经数十年发展后,已步入微创时代[1].由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度大和精度高,与之相对应的显微器械和各种操作手柄也较多,尤其是使用23G和25G玻璃体切除器械包,由于手术器械与各种操作手柄头过细、过软,易弯曲损坏,及手术器械台空间有限,使得器械台上各种操作手柄、导管、器械放置杂乱,大多叠加放置在一起,在紧张的手术状态下,无法快速准确地传递所需物品.2016年10月,笔者设计了定位放置操作手柄和导管的仪器台布,在手术床上方,患者胸部位置加放一托盘,使手术器械与操作手柄分两台放置,避免了器械台物品摆放杂乱现象,有利于高效配合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呕吐是一常见临床症状,多因消化系统本身病变所致,也可因消化系统以外的全身性疾病导致.对频繁、严重呕吐患者特别是大量呕血患者,需密切观察病情、统计呕吐量,为治疗提供依据,此外,呕吐物的现场处置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极为重要.呕吐出的血液及体液中可能含有患者体内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如不能及时妥善处置,易造成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有研究显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面临巨大的执业感染风险[1-3].2016年2月,笔者设计了呕吐物收纳袋,并在临床试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静;冯敏萍;张娅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2例阑尾输出道可控性肠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引流管、腹壁肠造口护理,及时处理尿失禁等并发症,加强阑尾输出道居家清洁导尿、膀胱容量扩大训练及远期并发症预防的宣教指导.2例息几经治疗和护理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15~20 d出院.出院后随访1~2月,2例患儿居家阑尾造口清洁导尿操作正确,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秀春;单晓敏;诸纪华;杨俊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1例脊髓圆锥部髓内肿瘤术后放疗期并发神经源性直肠、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护理重点为及时评估神经源性直肠和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及处理效果,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压力性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患者经治疗、护理,神经源性直肠及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症状缓解,完成放射治疗后出院,住院时间56 d.
作者:刘思语;朱云霞;费珍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知识掌握度评分、各项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
作者:曾海鹰;严茜叶;季冬月;朱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总结43例硬膜外麻醉下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护理.护理措施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胎心,做好紧急情况的处理,术后严密监测母婴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健康教育.32例成功纠正为头位,成功率为74.4%,11例未能纠正为头位,其中2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例出现胎膜早破、2例腹痛明显、4例未能推动胎儿、2例宫缩频繁.43例患者分娩孕周38~41周,其中31例经阴道分娩、12例行剖宫产术,母婴结局良好.
作者:周梦丹;周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简易加奶装置应用于母婴同室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疗效.方法 选取母婴同室早期伴有低血糖的新生儿140例,按出生时间的编号尾数单双数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简易加奶装置补充葡萄糖(配方奶).比较两组新生儿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补充葡萄糖(配方奶)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72 h内泌乳量、产后不同时间母乳量满足新生儿饱腹感、产后4d与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补充葡萄糖(配方奶)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72 h内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产后不同时间母乳量满足新生儿饱腹感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4d与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低血糖新生儿应用简易加奶装置喂哺有利于尽早纠正低血糖,促进产妇泌乳启动,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陈蓉;祝志娟;马银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表现之一,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的现象[1].临床约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约为49.1%,居新生儿疾病之首[3].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能穿过血脑屏障并可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其发生率约为4.8%[4-5].胆红素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病死率高,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而75%-90%幸存者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存在着智力落后、视觉异常、听力障碍等不良后果[6].因此,新生儿黄疸需要早预防、早干预.笔者就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作者:朱冰花;徐鑫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