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艾伦试验在ICU不合作患儿行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

方玲红;诸纪华;孟坤

关键词:桡动脉置管, 儿童, 艾伦试验, 改良
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艾伦试验在病情危重不合作患儿桡动脉置管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8例入住本院ICU需行桡动脉置管但经传统艾伦试验失败的不配合危重患儿行改良艾伦试验,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改良艾伦试验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验证,98例患儿尺动脉均通畅,1例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管直径较正常儿略小,置管后3 d发生肢端紫绀情况.结论 改良艾伦试验在不合作危重患儿动脉置管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判断患儿侧支循环是否通畅.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规范的实践体会

    总结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规范的实践体会.规范新生儿踝标识带信息内容,设置不同体质量新生儿踝标识带松紧度表,制定踝标识带细则,完善新生儿身份信息胸牌的制作.对护士进行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家长加强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临床实践6个月后新生儿踝标识带一次系戴成功率提高,更换率下降,家长对新生儿标识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提高,胸牌信息错误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质量.

    作者:滕燕萍;逦滢;肖云霞;徐凌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程中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分娩过程是母亲艰苦的体力劳动和母亲与胎儿的共同运动,在此期间,将消耗许多能量,是孕妇忍受疼痛和体力消耗的过程,需要持续保持能量摄人和精神与情感的支持.WHO明确指出,阴道分娩过程中及时补充能量和液体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技术措施之一,但不建议常规补液[1].如何保障产程中能量的补充,给予产妇产程中恰当的饮食指导是目前讨论的热点.现就国内外产妇产程中饮食管理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田燕萍;徐鑫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做好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病情观察,重视发热、出血、皮肤黏膜的对症护理,加强用药护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经过治疗护理,7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并发其他疾病,突发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尹旭映;俞伶;赵宏;连江山;朱曼华;毕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便利抽样的33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87.13±15.36)分,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工作应激总分为(572.58±36.74)分,工作应激水平较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与护理工作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517,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均处于较高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压力管理培训,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的持续发展,以塑造其优秀护理职业素养.

    作者:金艳艳;陈海燕;胡雪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状态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的发生与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15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抑郁状态情况,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抑郁状态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99例(66%)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促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则显著高于无抑郁患者(P<0.05).化疗期间抑郁评分与血清雌二醇呈负相关(r=-0.72,P<0.05),与促卵泡刺激数呈正相关(r=0.76,P<0.05),与促黄体生成素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症的发生与化疗导致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卓雪飘;陈丽君;何英煜;谭虹虹;张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脘穴艾盐包热熨预防静脉镇痛泵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脘穴艾盐包热熨预防静脉镇痛泵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240例术后留置静脉镇痛泵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取卧位、活动、饮食指导等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脘穴艾盐包热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39.66%和11.29%,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脘穴艾盐包热熨能有效预防静脉镇痛泵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作者:余亚萍;黄文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伴阴囊血肿1例在产科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伴阴囊血肿在产科的观察及护理.观察要点为重视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早期发现瘀斑和黄疸;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和腹部体征的改变;重视新生儿异常哭闹,注意判断哭声和反应,及时评估和检查:同时观察新生儿首次大小便时间,注意喂养和呕吐情况.因发现及时,本例患儿转新生儿科后又转上级医院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周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分别选入云手组与常规康复组各66例,常规康复组依据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给予相应的康复治疗,云手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再加入太极云手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运动轨迹长度与外周面积.结果 治疗后平衡功能评定、肢体功能评定、患者的运动轨迹长度与外周面积比较,云手组均优于常规康复组.结论 采用太极云手训练对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伊仙琼;朱文宗;金永喜;刘薇;施锦雪;郑雪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对乳房重建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以指导医护人员实施针对性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重建态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通过百分比构成、单因素分析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03份,拒绝乳房重建36例(34.95%),非拒绝67例(65.05%).乳房重建的认同度与乳腺癌疾病分期、文化程度、有无子女以及对乳房重建知识了解、医护人员是否向患者介绍并鼓励乳房重建、家人或朋友是否支持等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患者接受乳房重建比例较低,受多项因素影响.

    作者:应晓;郑小青;施钰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孕囊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护理

    总结35例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孕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做好孕囊穿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35例患者全部保留子宫,保存了生育能力,恢复良好.

    作者:叶敏;施建英;章美芬;林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无喉患者食管发音康复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无喉患者食管发音康复训练的体验,为无喉患者成功进行食管发音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食管发音康复训练的无喉患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运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康复训练前的体验、康复训练中的支持和指导、康复训练后的收获及渴望参加康复训练班.结论 无喉患者在康复训练前、中、后有不同的感受,康复训练团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食管发音成功率.

    作者:胡海琴;黄静;王兰;胡建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改良艾伦试验在ICU不合作患儿行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改良艾伦试验在病情危重不合作患儿桡动脉置管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8例入住本院ICU需行桡动脉置管但经传统艾伦试验失败的不配合危重患儿行改良艾伦试验,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改良艾伦试验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验证,98例患儿尺动脉均通畅,1例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管直径较正常儿略小,置管后3 d发生肢端紫绀情况.结论 改良艾伦试验在不合作危重患儿动脉置管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判断患儿侧支循环是否通畅.

    作者:方玲红;诸纪华;孟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人本主义理念以标准化病人教学提升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研究

    目的 评价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护理专业141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在第四学期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后期教学评价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并在实施前后分别进行临床沟通能力测量.结果 标准化病人教学前141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评分为(55.53±9.041)分,标准化病人教学后为(53.53±7.625)分,t=7.023,P<0.05.71.63%护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持欢迎态度,68.79%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48.94%希望以后能多些类似机会;护生自评促进能力排序前三位分别是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临床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护士通过扮演标准化病人、家属、护士三个角色在敏锐倾听、验证感受方面的能力提高,P均<0.05.结论 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曹小萍;罗艺;陈璐;孙孝君;姚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的研究

    目的 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德尔菲咨询法确定人工肝支持治疗中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模型的条目.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程度及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 构建包含人工肝基础知识、治疗前健康知识、治疗中健康知识、治疗后置管期健康知识4项Ⅰ级指标并细分42项Ⅱ级指标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专家权威系数0.93,专家积极系数100%,专家协调程度0.198~0.310,第2轮专家咨询的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1~5.00,满分比22.2%~100.0%.结论 构建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宣教内容模型可靠、科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刘烨;王薇;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梅花桩手穴按压对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的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梅花桩手穴按压对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4例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加用梅花桩手穴按压,观察两组患者排便、腹痛、腹泻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8.1%,对照组有效率42.9%,两组比较,x2=20.84,P<0.05.两组患者均无腹痛、腹泻,观察组手穴按压处皮肤无破损和糜烂.结论 梅花桩手穴按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梁君妃;陈渊;陈佳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个体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宣教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个体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出院1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刘少琴;付淑珍;吴林丽;曾志红;季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领域质性研究文献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领域的质性研究文献质量.方法 检索2002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有关质性研究的文献,分析纳入文献质量,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 经分析发现,我国护理质性研究论文在抽样方法、资料收集及分析、伦理审查和提高严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且研究者对质性研究存在认识误区.结论 我国护理质性研究文献存在较多不足,多数护理研究者对质性研究认识较模糊,需进—步提升其认识,以切实推进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发展.

    作者:陈婷婷;周云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行脾动脉瘤切除术后并发血小板重度减少1例的护理

    总结1例冠心病患者行脾动脉瘤切除术后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为术前改善患者心功能,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恶性心血管事件,血小板重度减少期间重点做好凝血功能监测、皮肤黏膜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并发伪膜性肠炎后落实接触隔离和肛周皮肤护理措施,全程加强心理护理.经医护团队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作者:郭转;沈鸣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伤残接受度的研究进展

    伤残接受度(acceptance of disability)是指个体对自己伤残状态的接受程度,是个体价值观、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伤残接受度作为新的视角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由于创伤、疾病后引起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导致的残障,会使患者表现出对个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否定、贬低自身健康水平和能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探讨伤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芷;童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对导管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HA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心静脉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结果显示3d更换敷料与7d更换敷料在穿刺点感染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细菌定植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总体研究结果比较稳定,单个研究不会对结果造成显著影响.结论 3d更换敷料较7d更换敷料能有效降低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方面有降低的趋势.

    作者:李敏;黄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