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状态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卓雪飘;陈丽君;何英煜;谭虹虹;张琼

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抑郁, 性激素水平, 相关性
摘要:目的 研究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的发生与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15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抑郁状态情况,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抑郁状态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99例(66%)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促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则显著高于无抑郁患者(P<0.05).化疗期间抑郁评分与血清雌二醇呈负相关(r=-0.72,P<0.05),与促卵泡刺激数呈正相关(r=0.76,P<0.05),与促黄体生成素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抑郁症的发生与化疗导致的血清雌二醇、促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孕囊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护理

    总结35例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孕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做好孕囊穿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35例患者全部保留子宫,保存了生育能力,恢复良好.

    作者:叶敏;施建英;章美芬;林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哮喘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哮喘儿童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其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儿童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和家庭功能量表,对259例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将患儿按2006GINA标准分为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3组,对调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哮喘患儿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和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组别的患儿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和4个维度得分以及家庭功能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哮喘儿童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与其家庭功能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家庭功能状况越好的患儿哮喘病情控制越好,更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作者:冯冬绪;丁慧玲;毛君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DRGs实施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DRGs背景下的护理工作,从国内外DRGs与护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入手,阐述DRGs对护理质量、护理成本、护士职业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明确DRGs对护理工作的挑战,提出加强培训、开展DRGs相关研究、建立护理成本补偿机制、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等建议.以期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进DRGs的顺利实施和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蔡晓芳;胡斌春;全英玲;缪建华;骆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EICU护理本科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EICU护理本科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6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EICU实习的6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前3个月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35人),后3个月的实习生为观察组(32人).观察组实习期间在动脉血采集和密闭式吸痰的操作中接受1次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对照组不接受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结果 入科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两项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的两项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动脉血采集和密闭式吸痰法的操作技能.

    作者:梁添玉;王玉琴;王玲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冷喷治疗对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冷喷治疗对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冷喷治疗30 min,对照组采取暴露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5 min和30 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同时测评患者对应时点体温、心率、呼吸情况,将两组资料各项参数进行组内和组间两两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min和30 min后,两组间视觉模拟评分值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喷治疗对早期头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作者:何燕芬;金汉宏;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总结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感染、皮肤黏膜护理、营养支持等.经治疗护理后该患者皮肤无新发水疱,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李佳;何玲英;周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阶段多模式培训方式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阶段多模式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急诊科新护士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40人、观察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多模式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出科时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模拟案例测评上的成绩差异及综合素质自我评价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出科时理论成绩(86.85±5.02)分、操作成绩(91.05±5.62)分、模拟案例成绩(88.33±1.90)分,高于对照组新护士的出科时理论成绩(72.50±5.46)分、操作成绩(76.68±5.58)分、模拟案例成绩(65.35±2.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素质自评为“好”的人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结论 分阶段多模式培训用于急诊科新护士教学可有效提高新护士急救护理能力.

    作者:应爱芳;朱蔚玲;应君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程中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分娩过程是母亲艰苦的体力劳动和母亲与胎儿的共同运动,在此期间,将消耗许多能量,是孕妇忍受疼痛和体力消耗的过程,需要持续保持能量摄人和精神与情感的支持.WHO明确指出,阴道分娩过程中及时补充能量和液体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技术措施之一,但不建议常规补液[1].如何保障产程中能量的补充,给予产妇产程中恰当的饮食指导是目前讨论的热点.现就国内外产妇产程中饮食管理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田燕萍;徐鑫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预期疼痛、焦虑和疼痛在活动性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目的 观察活动性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在换药过程中预期疼痛、焦虑和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测评更换敷料前的预期疼痛和敷料移除前、敷料移除时、清洗伤口时、使用新敷料后的疼痛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来评估预期疼痛、焦虑对换药过程疼痛的作用.结果 预期疼痛、敷料移除时、清洗伤口时的疼痛与敷料移除前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焦虑程度与预期疼痛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焦虑程度与平均疼痛呈正相关(r=0.68,P<0.05);预期疼痛对焦虑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2.52,P<0.001);焦虑对平均疼痛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0.22,P<0.05).结论 焦虑在预期疼痛和疼痛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作者:崔飞飞;王荣婷;何华丽;王芳;吴海英;张菊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基于罗伊适应模式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生理评估及应用心脏手术患者术前需求调查表进行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者术前面临的刺激源,结合罗伊适应模式制定综合护理干预策略,促进患者术前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的适应.结果 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的焦虑人数27例,明显少于入院当天的46例.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制定综合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

    作者:马芳;白阳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腿痛趾动综合征1例的护理

    总结1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腿痛趾动综合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保障患者安全,严防走失和自杀,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规范排铜治疗护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有效控制腿痛趾动综合征发作时的疼痛程度,落实防跌护理;严密观察及防范术后出血,针对血栓形成实施物理和药物预防措施,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15d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童郑玲;沈鸣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个体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宣教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个体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出院1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刘少琴;付淑珍;吴林丽;曾志红;季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便利抽样的33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87.13±15.36)分,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工作应激总分为(572.58±36.74)分,工作应激水平较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与护理工作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517,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均处于较高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压力管理培训,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的持续发展,以塑造其优秀护理职业素养.

    作者:金艳艳;陈海燕;胡雪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无喉患者食管发音康复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无喉患者食管发音康复训练的体验,为无喉患者成功进行食管发音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例食管发音康复训练的无喉患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运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康复训练前的体验、康复训练中的支持和指导、康复训练后的收获及渴望参加康复训练班.结论 无喉患者在康复训练前、中、后有不同的感受,康复训练团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食管发音成功率.

    作者:胡海琴;黄静;王兰;胡建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结6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做好家长参与的安全护理、个体化的营养管理、规范的用药护理、严格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能够缩短病程,改善疾病预后.随访6~13月,6例患儿总体恢复良好.

    作者:章毅;陈朔晖;王秀玲;王苗荷;潘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伴阴囊血肿1例在产科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伴阴囊血肿在产科的观察及护理.观察要点为重视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早期发现瘀斑和黄疸;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和腹部体征的改变;重视新生儿异常哭闹,注意判断哭声和反应,及时评估和检查:同时观察新生儿首次大小便时间,注意喂养和呕吐情况.因发现及时,本例患儿转新生儿科后又转上级医院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周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一种药物分区文胸的临床应用

    哺乳期妇女可能会发生乳汁在体内无法及时排出从而使得乳房肿胀,导致局部胀痛感,严重时将发生急性乳腺炎.临床多采用芒硝等药物进行外敷治疗.常见芒硝外敷治疗的方法为将药物包裹在一次性小方巾中然后置于患处,此法即不便于患者活动,又影响长期治疗的延续.有些患者将药物塞入文胸夹层内外敷,解决了活动性问题,但是药物使用量多时不易固定,使用过程中容易移位,无法持续与患处接触.同时因药物过重,长时间佩戴舒适性差,且不同患者需要在不同的位置放置药物,现有的保健文胸无法分区段用药,形成药物浪费,有的分区保健文胸容药腔无法设置闭合,在临床使用中造成诸多不便.

    作者:楼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约为500万~600万,每年新发病例120万~150万,病死率“10/60万~10/120万”,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这无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照顾脑卒中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生理压力、心理压力等影响着照顾者的心身健康,照顾者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现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沈丽娟;李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改良艾伦试验在ICU不合作患儿行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改良艾伦试验在病情危重不合作患儿桡动脉置管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8例入住本院ICU需行桡动脉置管但经传统艾伦试验失败的不配合危重患儿行改良艾伦试验,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改良艾伦试验和彩色多普勒超声验证,98例患儿尺动脉均通畅,1例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管直径较正常儿略小,置管后3 d发生肢端紫绀情况.结论 改良艾伦试验在不合作危重患儿动脉置管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判断患儿侧支循环是否通畅.

    作者:方玲红;诸纪华;孟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的研究

    目的 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德尔菲咨询法确定人工肝支持治疗中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模型的条目.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程度及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 构建包含人工肝基础知识、治疗前健康知识、治疗中健康知识、治疗后置管期健康知识4项Ⅰ级指标并细分42项Ⅱ级指标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专家权威系数0.93,专家积极系数100%,专家协调程度0.198~0.310,第2轮专家咨询的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1~5.00,满分比22.2%~100.0%.结论 构建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宣教内容模型可靠、科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刘烨;王薇;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