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转;沈鸣雁
总结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后并发脑疝的急救与护理.护理的重点包括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后的观察与护理,脑疝的急救与护理,做好去骨瓣解压术十颅内压探头植入术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并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45 d的住院治疗,好转出院.
作者:魏慧;杨红燕;陈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不同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对导管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HA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心静脉置管处敷料更换频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结果显示3d更换敷料与7d更换敷料在穿刺点感染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细菌定植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总体研究结果比较稳定,单个研究不会对结果造成显著影响.结论 3d更换敷料较7d更换敷料能有效降低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导管病原菌定植率方面有降低的趋势.
作者:李敏;黄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分娩过程是母亲艰苦的体力劳动和母亲与胎儿的共同运动,在此期间,将消耗许多能量,是孕妇忍受疼痛和体力消耗的过程,需要持续保持能量摄人和精神与情感的支持.WHO明确指出,阴道分娩过程中及时补充能量和液体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技术措施之一,但不建议常规补液[1].如何保障产程中能量的补充,给予产妇产程中恰当的饮食指导是目前讨论的热点.现就国内外产妇产程中饮食管理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田燕萍;徐鑫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德尔菲咨询法确定人工肝支持治疗中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模型的条目.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程度及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比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果 构建包含人工肝基础知识、治疗前健康知识、治疗中健康知识、治疗后置管期健康知识4项Ⅰ级指标并细分42项Ⅱ级指标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模型.专家权威系数0.93,专家积极系数100%,专家协调程度0.198~0.310,第2轮专家咨询的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11~5.00,满分比22.2%~100.0%.结论 构建的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健康宣教内容模型可靠、科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刘烨;王薇;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梅花桩手穴按压对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4例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加用梅花桩手穴按压,观察两组患者排便、腹痛、腹泻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8.1%,对照组有效率42.9%,两组比较,x2=20.84,P<0.05.两组患者均无腹痛、腹泻,观察组手穴按压处皮肤无破损和糜烂.结论 梅花桩手穴按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效果较好.
作者:梁君妃;陈渊;陈佳秀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我国脑卒中患病人数约为500万~600万,每年新发病例120万~150万,病死率“10/60万~10/120万”,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这无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照顾脑卒中患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生理压力、心理压力等影响着照顾者的心身健康,照顾者良好的心理弹性水平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现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心理弹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沈丽娟;李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1例脑梗死合并AIDS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予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正念训练等心理干预,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早期康复的依从性.住院38 d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良好带菌出院.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出院1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教育的出院宣教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刘少琴;付淑珍;吴林丽;曾志红;季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适应DRGs背景下的护理工作,从国内外DRGs与护理工作的相关研究入手,阐述DRGs对护理质量、护理成本、护士职业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明确DRGs对护理工作的挑战,提出加强培训、开展DRGs相关研究、建立护理成本补偿机制、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等建议.以期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进DRGs的顺利实施和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蔡晓芳;胡斌春;全英玲;缪建华;骆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脑性瘫痪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116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脑性瘫痪综合治疗和儿童康复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引入引导式教育理念的强化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3.10%,对照组有效率79.31%,x2=4.64,P<0.05.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中合理引入引导式教育理念可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张清华;徐云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痔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将193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术后行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7%,且观察组8h、24 h、48 h、72 h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箱灸穴位配方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痔术后切口疼痛.
作者:林冬寅;袁长裕;石爱琼;张艳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EICU护理本科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6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EICU实习的67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前3个月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35人),后3个月的实习生为观察组(32人).观察组实习期间在动脉血采集和密闭式吸痰的操作中接受1次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对照组不接受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结果 入科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两项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的两项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动脉血采集和密闭式吸痰法的操作技能.
作者:梁添玉;王玉琴;王玲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1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腿痛趾动综合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保障患者安全,严防走失和自杀,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规范排铜治疗护理及认知行为干预;有效控制腿痛趾动综合征发作时的疼痛程度,落实防跌护理;严密观察及防范术后出血,针对血栓形成实施物理和药物预防措施,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15d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童郑玲;沈鸣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护理专业141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在第四学期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后期教学评价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并在实施前后分别进行临床沟通能力测量.结果 标准化病人教学前141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评分为(55.53±9.041)分,标准化病人教学后为(53.53±7.625)分,t=7.023,P<0.05.71.63%护生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持欢迎态度,68.79%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48.94%希望以后能多些类似机会;护生自评促进能力排序前三位分别是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临床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护士通过扮演标准化病人、家属、护士三个角色在敏锐倾听、验证感受方面的能力提高,P均<0.05.结论 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曹小萍;罗艺;陈璐;孙孝君;姚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预防感染、皮肤黏膜护理、营养支持等.经治疗护理后该患者皮肤无新发水疱,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李佳;何玲英;周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2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手术的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神经功能监测、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穿刺部位护理,密切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3例闭塞血管达到充分再通标准,4例闭塞血管再通失败.
作者:赵红艳;陈苏红;吴桂琴;王惠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35例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孕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做好孕囊穿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35例患者全部保留子宫,保存了生育能力,恢复良好.
作者:叶敏;施建英;章美芬;林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总结1例新生儿肾上腺出血伴阴囊血肿在产科的观察及护理.观察要点为重视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早期发现瘀斑和黄疸;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和腹部体征的改变;重视新生儿异常哭闹,注意判断哭声和反应,及时评估和检查:同时观察新生儿首次大小便时间,注意喂养和呕吐情况.因发现及时,本例患儿转新生儿科后又转上级医院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周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领域的质性研究文献质量.方法 检索2002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有关质性研究的文献,分析纳入文献质量,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 经分析发现,我国护理质性研究论文在抽样方法、资料收集及分析、伦理审查和提高严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且研究者对质性研究存在认识误区.结论 我国护理质性研究文献存在较多不足,多数护理研究者对质性研究认识较模糊,需进—步提升其认识,以切实推进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发展.
作者:陈婷婷;周云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阶段多模式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急诊科新护士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40人、观察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分阶段多模式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出科时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模拟案例测评上的成绩差异及综合素质自我评价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出科时理论成绩(86.85±5.02)分、操作成绩(91.05±5.62)分、模拟案例成绩(88.33±1.90)分,高于对照组新护士的出科时理论成绩(72.50±5.46)分、操作成绩(76.68±5.58)分、模拟案例成绩(65.35±2.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素质自评为“好”的人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结论 分阶段多模式培训用于急诊科新护士教学可有效提高新护士急救护理能力.
作者:应爱芳;朱蔚玲;应君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