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症性肠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徐伟英;叶志弘;曹勤利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药物依从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在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多反复经受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困扰,或饮食受限,或多次手术经历,病程长,易复发,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医疗随访[1].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脑曲霉菌脓肿1例的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由胰腺局部病变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早期爆发炎性反应导致炎性因子过度消耗,出现免疫抑制反应综合征[1],并发多部位严重感染,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2],易引发机体条件致病菌感染.曲霉菌是一种少见的内源性条件致病菌,易感人群主要为免疫抑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恶性肿瘤患者,感染部位以皮肤黏膜和肺部感染为主,颅内感染罕见,病死率高达90%[3].

    作者:沈鸣雁;钱萍;卢芳燕;周露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面部氢氟酸烧伤34例患者的护理

    总结34例头面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制定氢氧酸烧伤急救流程,早期大量流动水冲洗创面及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创面护理及眼部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及心理护理,后期做好面部康复护理.34例均治愈出院.

    作者:金敏;张建芬;张元海;何小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减轻外科择期手术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h的S—AI分值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结果 观察组术前1 hS—AI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

    作者:乐凌;方仕婷;王卫红;朱爱珍;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康复管理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的健康.CVD康复[2]是指通过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饮食等方面的管理,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CVD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云云;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群体急性氟利昂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总结13例急性氟利昂中毒的急救护理.护理要点是启动应急预案,彻底清除毒物,正确给予解毒剂,及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1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作者:董美媛;范力明;邹丽芳;张维珍;袁惠萍;蒋伟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无创助产技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无创助产技术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中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接生法接生,观察组采用无创助产技术接生,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会阴水肿发生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婴儿体质量、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会阴水肿发生率、会阴侧切率、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以Ⅰ度裂伤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婴儿体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助产技术可降低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和会阴侧切率,减少产道损伤,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墙燕;黄文青;谢文敏;李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8例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主要是术前做好专科查体、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控制血压、心率,评估肾脏功能,预防夹层破裂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一期颈部血管重建术后护理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术后有无脑缺血、急性上肢动脉缺血和脏器缺血表现,警惕和预防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例直接行腔内修复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颈部血管重建术,其中5例采用杂交技术、1例采用“烟囱”技术,再二期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并发内漏、体温升高伴胸腔积液1例,右上肢肌力下降伴间歇性跛行1例,6例患者术后随访无内漏、夹层复发.

    作者:俞青;麻朋艳;张钿钿;章丹丹;王晓燕;詹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位改变对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腰背疼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位改变对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后腰背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后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0°仰卧6h,B组摇高床头15°仰卧6h,C组第1小时摇高床头15°仰卧,第2小时摇高床头30°仰卧,第3小时转向穿刺对侧不全侧卧,第4~6小时重复第1~3小时的体位.应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对3组患者腰背疼痛进行评分,观察3组患者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尿潴留、低血压、心律失常、失眠等情况.结果 B组与A组在6h内腰背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C组在行造影后的2h、3h、6h腰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P<0.05).C组患者尿潴留、失眠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B组,A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调整床头的高度并变换患者的体位能缓解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患者腰背疼痛.

    作者:蔡建利;沈丽娟;杜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普萘洛尔救治声门下血管瘤患儿的护理

    婴幼儿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是婴儿期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近10%[1].大部分血管瘤可自行消退,无需治疗;但声门下血管瘤由于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可危及生命,需给予积极的处理.

    作者:谢王芳;楼晓芳;宁铂涛;张晨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的护理配合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s,MCDA)特有的严重并发症,即单合子双胎中一个胎儿的血液通过胎盘动脉吻合支输向另一个胎儿[1].其发生率在MC-DA中为10%~15%,大约2 000例中就有1例TTTS[2].

    作者:徐红艳;邵红妹;房申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 26名新入职的手术室护士,按入科报到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培训阶段,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反馈方法培训.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外科医生对观察组新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手术室的切实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

    作者:张彩霞;曹舸;蔡亚娜;颜小挺;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抗阻运动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抗阻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抗阻运动的相关对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或类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5年4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类随机对照试验,共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质量评价结果表明,4个研究的总体质量水平均不高.由于有2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无法获得干预后数据,1个研究不是随机对照试验,所以本系统评价无法进行Meta分析,仅采用描述性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抗阻运动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体质量和脂肪量,并增加肌肉量,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结论 抗阻运动可以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补充形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有帮助.

    作者:孔维敏;杨圣楠;朱元媛;周欢欢;楼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理想的尿毒症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非热康谱”TY-102F远红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握拳与放松、内瘘局部热敷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瘘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内瘘血流量观察组(245.43±10.94)ml/min、对照组(208.47±15.71)ml/min,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

    作者:陈仙芳;毛伟君;张智敏;章莺莺;叶敏;厉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Ⅰ粒子条加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26例护理

    总结26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门静脉支架联合125Ⅰ粒子条植入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护理.护理措施是治疗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进行屏气训练,治疗中做好疼痛护理和粒子核对,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辐射管理.26例患者均完成介入治疗,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顺利出院.

    作者:应华杰;陈黎明;卞丽芳;徐鹭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护理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浙江、安徽、河北、江西、山东、陕西、山西8省12市的71名护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期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其中内在价值维度分值高,其次为声望地位及稳定性因素维度,而外在价值维度的分值相对较低.护理研究生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各维度按分值高低依次为讥诮态度维度、情感枯竭维度、降低自我效能感维度.职业期望各维度直接负向作用于职业倦怠各维度,即:职业期望越大,职业倦怠的现象越严重.结论 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作者:吕慧;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现状的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心血管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应用自编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现状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10家医疗机构73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739名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平均得分(7.23±1.464)分,对基础生命支持知识点的掌握优于进一步生命支持知识点;不同科室、岗位、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AHA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心血管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低于理想水平.

    作者:徐金梅;黄金银;王锡唯;刘桂娟;柳春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充盈度、回血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血管充盈度、回血明显程度均优于对照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方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周红烨;张玉萍;曾海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对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合并饮食行为障碍的脑瘫高危患儿按入院就诊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喂养指导,观察组给予饮食行为护理干预,持续24周,比较两组患儿饮食行为评分情况和身高、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周、12周及24周两组患儿饮食行为评分均降低,体质量均增加,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身高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行为护理干预对促进脑瘫高危患儿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王陈军;梁莉丹;罗张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的应用

    随着显微技术的改进,断指再植术已经成为手指离断伤佳治疗方法.再植术终恢复效果,除了与患指损伤情况、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术后护理及患者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1],需要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自护知识,尽快知晓并全面掌握断指再植术后日常注意事项、疼痛、血运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情况[2].

    作者:丁燕娜;朱春燕;李文娟;董美媛;袁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住院患者作息时间合理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住院患者期望的作息时间与医院现行作息时间的吻合性,探讨合理作息时间的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 500例住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期望作息时间调查及分析.结果 内科住院患者以老年组(≥60岁)患者为主,外科和妇产科以中青年(18~<60岁)为多;患者期望作息时间与医院现行作息时间不相吻合,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期望作息时间也不同.结论 不同年龄住院患者作息时间与医院规定时间不吻合,医院应根据各科室患者年龄特点合理调整作息时间.

    作者:伍晓莹;杨秀燕;金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