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群体急性氟利昂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董美媛;范力明;邹丽芳;张维珍;袁惠萍;蒋伟亚

关键词:氟利昂, 中毒, 急救, 护理
摘要:总结13例急性氟利昂中毒的急救护理.护理要点是启动应急预案,彻底清除毒物,正确给予解毒剂,及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和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1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感染1例的传播控制与护理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Ⅰ(New Delhimet-allo-beta-lactamase-1,NDM-1)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金属β内酰胺酶,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1],且感染者病死率较高,给临床医疗及感染防控造成了严重威胁.

    作者:庞卫林;金爱云;蔡芳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血管疾病康复管理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的健康.CVD康复[2]是指通过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饮食等方面的管理,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控制CVD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CVD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云云;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严重铜水喷溅伤1例的护理体会

    头面部是人体的重要暴露部位,容易受到损伤[1].损伤的原因主要有高速破片、液体、冲击波和化学烧伤等[2].因高压喷射的金属水损伤具有污染严重、救治复杂等特点,而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窦腔多,这些窦腔内常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当创口与这些窦腔相通时,极易发生感染,当感染蔓延到血管时容易发生大出血,对临床医护的救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4年12月,本院滨江院区口腔颌面外科病区收治1例口腔颌面部严重铜水喷溅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凤;邵丽红;骆雅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院安全文化的研究进展

    医疗卫生保健行业存在较高风险,尤其在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文化时更为突出[1],医院安全文化[2]建设是预防负性事件、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及时评估医院安全文化现状,了解不足和隐患对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医院安全文化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结合文献将国内外医院安全文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晓宇;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脑曲霉菌脓肿1例的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由胰腺局部病变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早期爆发炎性反应导致炎性因子过度消耗,出现免疫抑制反应综合征[1],并发多部位严重感染,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2],易引发机体条件致病菌感染.曲霉菌是一种少见的内源性条件致病菌,易感人群主要为免疫抑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恶性肿瘤患者,感染部位以皮肤黏膜和肺部感染为主,颅内感染罕见,病死率高达90%[3].

    作者:沈鸣雁;钱萍;卢芳燕;周露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的应用

    随着显微技术的改进,断指再植术已经成为手指离断伤佳治疗方法.再植术终恢复效果,除了与患指损伤情况、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术后护理及患者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1],需要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自护知识,尽快知晓并全面掌握断指再植术后日常注意事项、疼痛、血运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情况[2].

    作者:丁燕娜;朱春燕;李文娟;董美媛;袁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8例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畸形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主要是术前做好专科查体、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控制血压、心率,评估肾脏功能,预防夹层破裂发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做好一期颈部血管重建术后护理及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护理,密切观察术后有无脑缺血、急性上肢动脉缺血和脏器缺血表现,警惕和预防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2例直接行腔内修复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颈部血管重建术,其中5例采用杂交技术、1例采用“烟囱”技术,再二期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并发内漏、体温升高伴胸腔积液1例,右上肢肌力下降伴间歇性跛行1例,6例患者术后随访无内漏、夹层复发.

    作者:俞青;麻朋艳;张钿钿;章丹丹;王晓燕;詹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的护理配合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s,MCDA)特有的严重并发症,即单合子双胎中一个胎儿的血液通过胎盘动脉吻合支输向另一个胎儿[1].其发生率在MC-DA中为10%~15%,大约2 000例中就有1例TTTS[2].

    作者:徐红艳;邵红妹;房申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门静脉支架联合125Ⅰ粒子条加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26例护理

    总结26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门静脉支架联合125Ⅰ粒子条植入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护理.护理措施是治疗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进行屏气训练,治疗中做好疼痛护理和粒子核对,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辐射管理.26例患者均完成介入治疗,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顺利出院.

    作者:应华杰;陈黎明;卞丽芳;徐鹭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采用探索式提问的方法,向科内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安全隐患书面征询,并进行归纳、讨论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2年的实践,共收集问题27个,完成各类持续质量改进19项:Ⅰ类切口的感染率从0.309%下降为0.217%,且无特殊感染的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近1年已下降为0.

    作者:李明香;刘学英;周瑜;翁蓓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 26名新入职的手术室护士,按入科报到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培训阶段,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视频反馈方法培训.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外科医生对观察组新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适合手术室的切实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

    作者:张彩霞;曹舸;蔡亚娜;颜小挺;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面部氢氟酸烧伤34例患者的护理

    总结34例头面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制定氢氧酸烧伤急救流程,早期大量流动水冲洗创面及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创面护理及眼部护理,加强饮食管理及心理护理,后期做好面部康复护理.34例均治愈出院.

    作者:金敏;张建芬;张元海;何小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硬脊膜动静脉瘘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的护理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是发生在硬脊膜上的异常动静脉分流,动静脉瘘可通过根静脉向脊髓表面的冠状静脉丛返流,导致脊髓静脉高压和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顾秋萍;祝呜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炎症性肠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生在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多反复经受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困扰,或饮食受限,或多次手术经历,病程长,易复发,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医疗随访[1].

    作者:徐伟英;叶志弘;曹勤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遵医嘱给予安神汤煎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失眠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维度分值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效果更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7.5%、12.5%,低于对照组25.0%、3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杨海冰;姜群英;崔悦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早产儿PICC发生细菌定植和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早产儿PICC发生细菌定植和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53例留置PICC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早产儿留置PICC发生导管尖端细菌定植和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7例,阴性46例;导管堵塞11例,未堵塞42例;早产儿出生体质量为导管细菌定植的保护因素,肢体肿胀为导管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PICC留置时间、出血是PICC发生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PICC发生导管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为肢体肿胀,发生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是导管留置时间和出血.

    作者:刘澄之;周雄英;俞君;汪月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现状的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心血管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应用自编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现状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10家医疗机构73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739名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平均得分(7.23±1.464)分,对基础生命支持知识点的掌握优于进一步生命支持知识点;不同科室、岗位、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AHA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心血管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心血管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低于理想水平.

    作者:徐金梅;黄金银;王锡唯;刘桂娟;柳春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抚触联合俯卧位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研究

    目的 观察抚触联合俯卧位对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抚触联合俯卧体位,对照组予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应用,连续5~7 d.观察两组早产儿每天牛奶摄入量、胃潴留量、体质量增长情况、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每天摄入奶量、潴留量、每日体质量增长量、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高营养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抚触联合俯卧位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小燕;吴小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减轻外科择期手术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h的S—AI分值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结果 观察组术前1 hS—AI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监测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

    作者:乐凌;方仕婷;王卫红;朱爱珍;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治疗时CO2-DSA的护理配合

    总结CO2-DSA在急诊骨盆骨折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治疗前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行气体造影检查的顾虑;治疗中配合介入科医生抽取纯CO2及协助变换佳造影体位,严密监视心电监护仪,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后注意观察脉搏氧饱和度等变化,保持病房空气流通.28例行CO2-DSA造影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均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蔡雅娟;余景武;沈国鑫;唐杰;苏佩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