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博拉病治疗中心的终末消毒实施策略

于红英;陈肖敏;章倩;李淑燕;汪明珊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病, 终末消毒, 交叉感染
摘要:总结利比里亚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各区域的终末消毒措施和实施策略.主要措施包括实施终末消毒时做好严格防护措施,做好出院患者的终末护理,加强对死亡患者的终末消毒处理,对接诊区和病区环境及物品、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医疗废弃物等进行严格终末消毒.通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医疗环境彻底消毒,预防患者交叉感染及医护人员感染事件发生.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超前镇痛结合康复护理对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超前镇痛结合康复护理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于术前1d给予等渗盐水250ml+氯诺昔康16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至术后3d、共5d.观察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变化及下肢血管是否有血栓形成.结果 在术后1d及3d,B组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P<0.01),术后7d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方面B组优于A组(P<0.01).A组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超前镇痛结合康复护理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较好.

    作者:李菊仙;高伟仙;沈霞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3C疗法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结12例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3C疗法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做好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及护理、胰岛素持续输注系统的应用及护理,落实糖尿病信息管理,同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1例因患儿年龄小、依从性差,血糖控制不稳定;11例血糖控制良好出院.

    作者:陈晓春;郑燕;蔡建萍;刘碧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12例的护理

    总结12例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以保证患者配合手术;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做好切口及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正确指导体位、活动、术后饮食及出院指导等.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无皮瓣坏死、切口感染、淋巴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刘建玲;陈亚萍;谢玲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程陪伴联合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负性情绪、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程陪伴联合分娩镇痛对足月初产妇负性情绪、镇痛效果及母要结局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足月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均采取分娩镇痛,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全程陪伴分娩模式干预.分别于分娩前后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产妇负性情绪状况,采取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估产妇不同产程中疼痛程度,观察并统计产妇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产程中宫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陪伴联合分娩镇痛有助于改善产妇负性情绪,有效缓解分娩疼痛,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董小琼;周雪微;陈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耳穴埋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呆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纳呆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用多潘立酮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患者食欲和食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食欲增加68例、有效率为97.14%,食量增加70例、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食欲增加54例、有效率为77.14%,食量增加57例、有效率为8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耳穴埋豆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纳呆患者的效果较好.

    作者:周美儿;夏小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妇科急腹症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6例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妇科急腹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术前准备,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给药护理、血液透析护理、瘘的护理及饮食护理,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6例患者手术顺利,均好转出院.

    作者:施春芳;陆金英;叶慧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创助产在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助产方法对会阴完整及创口疼痛、肿胀、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按不同助产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无创助产技术协助产妇完成分娩,对照组采取常规会阴侧切术,在保护会阴下娩出胎儿.比较两组产妇产后ld创口肿胀疼痛程度及产后3d创口甲级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会阴完整率53.0%,对照组为0%;产后1d创口肿胀疼痛程度观察组轻于对照组;产后3d创口甲级愈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时行无创助产可提高会阴完整率,同时降低产后会阴创口疼痛、肿胀程度,提高创口愈合率.

    作者:施立华;俞智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湖州市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现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湖州市失能老人家庭养老现况,为湖州市养老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方案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失能老人养老现况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湖州市66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庭养老环境下的失能老人,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低下,失能时间长,依赖重,健康状况形势严峻,且存在较多居住风险.结论 失能老人家庭养老形式存在诸多不足,养老方式急需多样化.

    作者:过丽珍;邓仁丽;沈国娣;侯维维;孙丽丽;张江辉;陈柳柳;陆永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进展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过程[1].有研究[2]报道,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是否科学合理与公平,不仅直接影响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卫生系统的均衡协调发展.WHO与国际发展合作署(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 SIDA)指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要求努力消除社会人群在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减少不应有的社会差距,力求每个社会成员均能达到基本生存标准[3].

    作者:陆艳;金静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模式对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68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心理困惑管理量表及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0.91±2.82)分低于对照组(16.31±3.81)分,经比较,t=4.852,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9.31±4.82)分低于对照组(13.26±7.84)分,经比较,t=3.985,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困扰评分(2.12±1.02)分低于对照组(4.33±0.98)分,经比较,t=4.985,P<0.05).对照组干预后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评分高于观察组,而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能力.

    作者: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插管型喉罩与常规复苏面罩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2种不同气道建立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院前急救心搏骤停患者按使用喉罩通气、面罩通气分为两组.A组30例在心脏按压的同时予喉罩置入辅助通气,B组30例给予心脏按压的同时予常规复苏面罩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气道装置放置成功时间、呼末二氧化碳值、自主循环恢复率等指标.结果 面罩通气建立气道用时短,喉罩通气建立气道用时较长;心脏按压2 min、5 min呼末二氧化碳值A组高于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A组高于B组.结论 在院前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有利于提高气道通气质量.

    作者:姚晓丽;金培英;翁伟芬;娄晓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拉玛泽呼吸法产前教育在促进产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拉玛泽呼吸法产前教育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行常规孕前检查的初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定期产检且经过严格拉玛泽呼吸法产前培训,产时助产士指导产妇按呼吸技巧训练方式分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检,产时按助产士讲解常规分娩操作流程及其他协作口令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在宫缩疼痛耐受性、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Ⅰ级、Ⅱ级、Ⅲ级产时疼痛各占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P<0.01);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 拉玛泽呼吸产前教育法能有效改善初产妇产时疼痛的构成比,减少Ⅲ级重度疼痛的发生,缩短产时,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陈秋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用药差错中的应用

    将根本原因分析法用于护理用药差错管理.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实施前1年42起用药差错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为临床用药相关知识较缺乏、工作任务原因、管理制度不完善、医护及护患沟通不佳,根据原因完善系统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知识培训、合理进行人员分配等改进措施.根本原因分析实施后与实施前相比较,用药差错发生率降低、上报率上升,而且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作者:林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对于浸润性和多发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1].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泌尿外科复杂的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大、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手术涉及尿流改道及尿路重建等问题,加上患者的应对方式改变和疾病的预后因素,对患者心身和生活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患者常对造口护理无信心,且怀疑自己能否适应有造口的生活,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笔者就全膀胱切除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综述如下,以期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燕;王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1例的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将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氧合后注入静脉或者动脉,使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恢复赢得时间[1]的一项医疗技术.ECMO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CBP),初是通过体外血液气体交换来治疗可逆性的呼吸衰竭,继而成为手术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的暂时性替代措施,其核心部分是氧合器和血泵,分别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为危重患者提供一定的氧供及稳定的循环血量[2].

    作者:陆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生带教致6起患者隐私投诉的根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护生带教致6起患者隐私投诉的原因.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对每起护生带教致患者隐私投诉事件进行风险程度钜阵评估,找出近端原因,确定根本原因,提出规范操作、强化人文关怀及隐私保护宣教、选择时机开展护生带教等改善措施,以降低护生带教中患者隐私投诉事件的再次发生,进一步增进护患关系,切实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志勇;徐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知识水平及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不可治愈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患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1-3].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4],帮助冠心病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防止病情发展.照顾者是指为慢性病或急性病患者提供生活、情感和经济照顾的人,他们所从事的是非社会的、非专业的和非志愿的行为,可以是配偶、儿女、其他家庭成员、朋友,也可以是保姆,而主要照顾者则是承担了大部分照顾任务的人[5].

    作者:林剑靖;王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10例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10例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心理护理、给药护理,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重视术后非药物止痛的应用,强调妊娠状态下术后导尿管护理、饮食与活动护理的重要性.1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无流产发生.

    作者:应素霞;陆连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间动态细菌监测及预防对策

    目的 对大面积烧伤手术手术间空气、物品表面细菌污染情况进行监测,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手术前1d由病区护士采集60例患者创面标本作病原学检测.监测60台手术,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1h、手术开始后2h、手术结束时分别对手术室空气及电刀、手术床、麻醉机物体表面进行细菌检测.空气细菌悬浮数采用自然沉降法,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采用涂抹法.结果 手术前空气、物品表面均无细菌检出;空气培养在手术开始后1h、2h和手术结束后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0%、90.7%和88.3%;电刀、手术床和麻醉机3类物体表面在手术开始后1h至手术结束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1.7%~18.3%、28.3%~38.3%、35.0%~43.3%.术前60例患者的创面标本经培养有37例阳性,涉及病原菌9种42株,术中空气中检出的细菌涉及7种52株,物体表面细菌涉及7种54株.结论 大面积烧伤手术手术间的空气、物品表面可随手术的进行而出现细菌污染,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后妥善处理患者并对手术环境进行消毒灭菌,以提高烧伤手术环境质量.

    作者:郭华芹;钱小毛;金伟英;沈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过氧乙酸消毒剂对胃镜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消毒研究

    目的 分析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人工污染胃镜的清洗消毒效果,为临床内镜清洗消毒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比较过氧乙酸、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3种不同内镜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人工污染胃镜的清洗消毒效果及效率.结果 过氧乙酸组、戊二醛组和邻苯二甲醛组胃镜清洗消毒后残留菌落数分别为2 (0~90) cfu/镜、1 885(1 000~5 500) cfu/镜和2 360 (700~10 375) cfu/镜,经检验,过氧乙酸组胃镜残留菌落数显著低于戊二醛组和邻苯二甲醛组(P均<0.01);过氧乙酸组、邻苯二甲醛组、戊二醛组清洗消毒所需时间分别为19 min、19 min和24 min.结论 过氧乙酸对胃镜的消毒效果优于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

    作者:吴忱姣;张弘炎;顾青;钟肖琪;顾立英;程瑛;胡海霞;方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