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拔管时留置细导管预防全麻早期拔管并发症的价值探讨

王亮;欧平华;颜昌福;易正金;罗雪;王泽芬

关键词:早期拔管, 细导管, 预防, 并发症, 患者, 不良事件, 心脑血管意外, 自主呼吸, 应用价值, 意识恢复, 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 全麻术后, 全麻复苏, 气管导管, 喉部损伤, 拔管时机, 引流管, 安全性, 窒息
摘要:目前,临床上对全麻术后拔管时机的掌握均持慎重态度,当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良好、咳痰有力、肌力正常时才考虑拔管,以便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拔管后窒息等不良事件.而患者在等待拔管过程中常出现体动、呛咳、吐管等痛苦反应,且常因气管导管过粗而造成喉部损伤[1],少数患者在拔管前后还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脑血管意外及术区出血、引流管脱落、意外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近年来我们对全麻复苏患者进行拔管时,采用留置细导管的方法以预防全麻早期拔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分析

    肺结核与肺癌均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情况逐年增多,其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伤害和痛苦.为提高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认识及早期诊断能力,尽可能地避免误诊与漏诊,本文将近10年来我所收治的3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鲁卫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外阴及盆腔,侵袭性和复发性是其重要特征;临床上易误诊或漏诊[1].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例A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AAM的认识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显像检查在老年人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近年来,超声显像检查技术在肠道肿瘤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提高,已成为诊断肠道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2011年我院对23例肠道肿瘤患者同时进行肠镜和超声显像检查,以评价超声显像检查在诊断老年人肠道肿瘤中的价值.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消瘰疬丸辅助治疗颈淋巴结核临床分析

    颈淋巴结核在肺外结核中占首位,临床表现有局部肿胀、坏死、形成溃疡或瘘道;且由于结核杆菌存在于淋巴结内,形成结核结节,周围包绕纤维组织,致使抗结核药物不能渗透到内部杀死结核杆菌,故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05-2010年我院运用内消瘰疬丸配合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颈淋巴结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职业性接触铂类抗肿瘤药物工人的血象观察

    铂类药物由于在肿瘤治疗方面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铂类药物存在一定的毒性,可能对接触者的血液系统产生影响,为此,我们于2011年4月对鞍山市某制药厂接触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工人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清;迟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基波尼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3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并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甲基泼尼松龙3~5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泼尼松1~2 mg/(kg·d)口服,用药至消化道症状消失.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发生率及症状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为(4.15±1.79)天、血便消失时间为(5.70±1.63)天、禁食时间为(7.10±1.74)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74±1.84)天、(7.22±1.98)天和(8.57±1.3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现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复发率则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效果优于泼尼松,且安全可靠.

    作者:何英;李顺品;张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后循环脑梗死238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后循环脑梗死(PCI)是指椎-基底动脉(VbA)和(或)大脑后动脉(PCA)系统缺血引起的脑梗死.PC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多不典型,因而早期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38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PCI的认识及诊断、治疗能力.

    作者:曾倩;杨月明;曾昭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葡萄膜炎形成的小瞳孔和广泛性虹膜粘连及其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是导致患者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而白内障摘除术则是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唯一治疗方法[1];然而,由于葡萄膜炎患者往往伴有某些葡萄膜炎遗留的并发症,因而致使其手术操作难度大,且术后炎症反应高[2].近年来我院对15例(18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了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本文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隋英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20例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或De quervain病,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故容易误诊.本文将我院近2年来误诊的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孙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具有手术创伤小、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高质量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建芳;唐文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夹层技术修复牙体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牙体组织缺损是多种因素下发生的牙体硬组织缓慢消耗性的破坏,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近年来我科采用玻璃离子粘固粉与复合树脂联合修复牙体组织缺损,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2010年我科收治的牙体组织缺损患者40例(52颗患牙),男18例(23颗患牙)、女22例(29颗患牙),年龄20~65岁之间,平均42岁,其中磨牙16颗、前磨牙24颗、前牙12颗,浅度缺损18颗、中度缺损24颗、深度缺损20颗,临床表现为对冷、热、酸、甜敏感,无自发性疼痛.

    作者:谭秀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肺癌误诊为肺结核47例临床分析

    2002-2010年我所收治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癌患者47例,本文就误诊原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002-2010年在我所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肺癌患者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33~78岁,其中50岁以上者39例(占82.97%);主要症状有咳嗽34例(占72.34%)、胸痛28例(占59.57%)、血痰或咯血19例(占40.43%),有长期吸烟史26例(占55.32%),原有结核病史21例(占44.68%).本组患者均误诊为肺结核,其中在本所外误诊29例、本所误诊18例;误诊时间2~19个月、平均4.1个月.

    作者:李笑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医疗卫生体制下对医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医院的医疗卫生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取决于医院的有效管理,而医务管理工作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新医疗卫生体制下,对医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简述如下.1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构建流畅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医院为保障及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有效构建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要强化医务科内部质量监督管理小组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医院还要建立医院内部质量监管委员会,并成立医疗卫生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和医疗卫生纠纷处理协调小组,制订及执行科室内部小组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高标准、高要求,逐步有效地开展医疗卫生的各项工作.

    作者:程世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13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26例患者中,行冠脉造影921例、介入治疗405例,术后均采用TRBand止血器止血,其中a组(n=429)每30 min放气1次、b组(n=450)每1h放气1次、c组(n=447)每2h放气1次,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且其余临床操作处置均相同,比较三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c两组(P<0.05、P<0.01).结论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严格合理的止血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小曼;王颖;郝欣蕾;王诗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84例临床分析

    目前,临床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老年患者多见,且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或隐匿不典型,常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易误诊或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1].为提高对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84例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及136例青少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虹;李万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聚甲醛用于牙髓失活疗效观察

    牙髓失活是治疗各类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初始步骤之一,而封失活剂又是使牙髓失活的常用方法,但常规失活剂三氧化二砷封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患者较为痛苦.近几年,我们在传统失活法的基础上,应用多聚甲醛代替三氧化二砷减压失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光琼;明洪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5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儿童鼻窦炎发病率的增高,腺样体肥大作为儿童鼻窦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备受关注[1].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对58例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实施鼻内镜引导下腺样体切除术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恒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化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是关乎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而组织好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占领医学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已成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结合鞍山地区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工作,将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现代化管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俞美蓉;孙丽华;王玉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尘肺观察对象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尘肺观察对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尘肺观察对象行胸部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扫描(HRCT),并将扫查结果与传统高仟伏X线胸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HRCT检出p影46例、s影38例,p影主要分布在双侧中上肺野,其中45例以小叶中心性分布为主、1例以淋巴分布为主;s影主要分布在双侧中下肺野,其中33例表现为肺内不规则线状影伴肺纹理增多且走行僵直扭曲、4例表现为小叶中心性磨玻璃样结节、1例伴有“界面征”;另有8例表现为单纯小叶中心性分支状阴影、12例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3例未发现异常.结论 HRCT较传统高仟伏X线胸片更能确切地显示尘肺观察对象的肺内影像学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咏平;陈少林;高忠文;王慧芳;路晓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用空气消毒机在烧伤手术室动态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用空气消毒机在烧伤手术室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对手术时间超过2h的手术进行术中空气洁净度观察,设常规消毒组与动态消毒组各观察50次;常规消毒组每日于早7时、中午12时、晚8时各自动开机消毒2h,动态消毒组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于手术开始后开机进行持续动态消毒,直至手术结束;两组均于手术开始后30、60、120 min应用平板暴露法采样,培养48 h后计数菌落数,比较两种消毒方法的空气消毒效果.结果 在术中各时间点动态消毒组空气含菌量均小于常规消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手术中对手术室进行动态空气消毒可以持续控制空气含菌量,其对预防烧伤创口感染、提高手术植皮成活率及促进创面愈合等可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黄菊花;鲁正鲜;田晓东;黎凤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