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伴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

陈黎黎;叶雪花;吴满花

关键词:抑郁症, 同伴教育, 健康教育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高自杀率等特点[1].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2].患者及家属缺乏及时、长期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是抑郁症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浙江省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浙江省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23名应急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总评分为(81±8)分(满分90分),应急护士培训内容得分高的项目是“现场急救”“自我防护”和“急救文书”,理论知识培训方式选择主要集中在“理论授课“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技能培训方式选择主要为“理论授课”“示范教学”以及“隋景模拟”;初级职称护士对“灾害认知”“院内急救”培训需求高于其他职称护士,三级医院护士有10项培训内容需求高于二级医院护士,急诊科护士在“灾害认知”“检伤分类”的知识需求高,有救灾经历的护士比无救灾经历护士对培训的需求更高.结论 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高,在进行灾害护理培训时应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

    作者:潘向滢;赵雪红;周晓瑜;冯国和;朱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可视化产程观察仿真实训模型研制及应用研究

    目的 研制可视化产程观察仿真实训模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在非直视操作的肛查及阴道检查仿真教学模型基础上研制可视化产程观察仿真实训模型并进行应用研究.将本学院2012级助产专业学生(5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人.实验组采用新研制的可视化产程观察仿真实训模型进行产程中的肛查及阴道检查技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原研制的产程中的肛查及阴道检查仿真实训模型进行技能训练.观察两组学生产程中肛查(阴道)检查知识点及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实训课后实验组除手指伸入直肠和阴道的手法外,余各知识点知晓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训课后肛查及阴道检查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考核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采用新研制的可视化产程观察仿真实训模型较原产程中的肛查及阴道检查仿真实训模型进行技能训练更有助于学生对产程中肛查和阴道检查技能的掌握.

    作者:李凌霄;赵风霞;杨晶;姚慧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内镜下取石术治疗胆总管巨大困难结石的护理配合

    总结64例胆总管巨大困难结石患者行内镜下治疗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治疗前做好各项器械、仪器及附件的功能检查和准备工作,做好患者的准备;操作中熟知各种治疗方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要点,密切配合医生镜下操作,操作中注意避免各种可预见的意外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成功率.本组6例患者采用柱状球囊扩张后取石成功,46例患者采用柱状球囊扩张+镜内机械碎石取石成功,2例患者镜内机械碎石失败后采用镜外机械碎石取石成功,10例患者在SpyGlass系统下采用激光碎石将结石取尽;1例患者柱状球囊扩张时出现胆道撕裂出血,经治疗后出血停止.

    作者:楼奇峰;蒋祯;钟芳群;马文聪;徐鸿;江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上臂置入PICC发生体内部分破损12例的观察与处置

    总结12例经上臂置入PICC发生体内部分破损的观察与处置.PICC置管期间动态评估导管状况,重视患者的主诉,早期识别体内导管破损;及时处理药物外渗,酌情进行导管修复或拔管,加强与医生及患者的沟通交流,避免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林芳;曹秀珠;王雅萍;曾旭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艾灸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艾灸三阴交及悬钟、血海穴对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分娩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结果 产妇疼痛的自评及宫缩痛分级观察组产妇宫口扩张2~3cm后0.5h及1h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观察组(187.12±50,65)ml、对照组(214,90±54.79)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观察组(9.95±0.29)分、对照组(9.71±0.5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可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

    作者:黄丽英;黄爱武;方亚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致Ⅲ°手足综合征12例的护理

    总结12例结直肠肿瘤手术后患者因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导致Ⅲ°手足综合征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疼痛管理、中药浸泡、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8例患者暂停1~2次化疗并减量后完成化疗疗程,4例终止化疗;12例患者的Ⅲ°手足综合征症状均治愈出院.

    作者:徐娟;蒋新芳;吉冬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于实践取向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

    分析目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需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护理人才需求和疾病谱变化的实际,同时要体现其实践性的特点.实践取向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培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导向,设置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基础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专业选修学位课程4大模块课程,达到培养高级临床护理专家的目标.

    作者:王晓燕;李国宏;徐翠荣;喻丽;鞠昌萍;陈进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癌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继发出血和红皮病1例的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中晚期胃癌单纯手术疗效甚差.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发展为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治疗模式[1],新辅助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关注.胃癌化疗有各种毒副作用,骨髓抑制是肿瘤化疗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2],文献报道[3],以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性相关的病死率达4%~12%.2014年7月,本院腹部肿瘤外科收治1例胃癌新辅助化疗后致重度骨髓抑制继发感染、大出血、红皮病患者,通过抗感染、升白细胞、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和手术止血、皮肤护理后,终病情稳定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徐枝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轮转护士规范化路径培训的实践

    总结对急诊科轮转护士实施规范化路径培训的实践体会.通过制定培训路径,组织带教老师学习讨论,对57名轮转至急诊科的护士严格按培训路径进行急诊护理管理、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与传统培训方式比较,轮转护士理论成绩合格率从42,37%上升到了92.98%,心肺复苏、洗胃、口鼻吸痰操作考核合格度达100.00%,呼吸机使用考核合格率也从35.95%上升到了96.49%.

    作者:丁芬娟;毛雅琴;朱丽华;邵小平;方春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复专业大专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康复专业大专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康复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测试表中文修订版(CCDI-CV),对康复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康复专业大专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平均分为(238.98±19.78)分,其中认知成熟度(28.29±4.78)分,为负性特质表现.结论 康复专业大专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为特质意义不明确,康复专业教育过程中应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

    作者:叶敏仪;欧阳静明;张雪;张效玮;李然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在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42例患者进行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运用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及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结果 干预后家庭环境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及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存在主义团体心理治疗对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吝国明;朱小英;黄华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上肢骨折患者病员服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骨科上肢骨折患者和手外伤患者手术后或打石膏后通常不方便穿脱上衣,冬季活动易受凉[1],加之患者因害怕活动或穿脱衣服造成伤口引流管脱落或石膏断裂、移位,影响了患者下床活动,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鉴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上肢骨折的病员服,透气性强,美观舒适,便于穿脱,同时对观察手指血液循环、手指活动以及伤口换药提供方便,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梅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情况,为促进患者家庭氧疗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仅有48例(35.29%)患者执行家庭氧疗,但其中20例患者吸氧时间严重不足;88例(64.71%)患者未执行家庭氧疗,其中33例患者认为吸氧没多少作用,30例认为吸氧不方便、感觉不适,25例患者认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71~80岁年龄组50%的患者执行了家庭氧疗,大学文化程度、职业为公务员和教师、多次住院的患者执行家庭氧疗情况较好.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较差,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教育.

    作者:孙晨静;杨黎黎;徐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目的 总结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实践体会.方法 建立培训小组,按护士层级制定培训内容,采用集中、分层、分组方式实施规范化培训.观察2012~2014年度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工作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规范化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专业知识平均成绩从85.8分提高到94.0分,操作技能成绩从84.9分提高到95.9分;工作缺陷明显减少,由培训前的273起/年减少到91起/年.结论 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岗位操作技能.

    作者:毛雅琴;丁丽华;俞国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净化序贯治疗护理

    总结1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气道净化序贯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气道湿化、胸部物理治疗及咳嗽辅助的护理配合,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及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做好心理护理.16例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和感染期,无死亡病例.

    作者:付国路;景继勇;徐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流程微电影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一工作体现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内涵,让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早日恢复心身健康,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常规术前访视是一对一以口头讲解和结合图片的形式进行,形式较单调、抽象,并且耗时,患者难以理解手术室环境、手术的流程、手术所需的配合要点.

    作者:陈小娣;沈波;陆佳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及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76名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运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分组效应、时间效应以及分组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速度比对照组快.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及抑郁、焦虑症状.

    作者:魏亭亭;秦苇;周海燕;吴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进展

    随着围产医学以及新生儿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被成功救治.合理和科学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的成功救治起到重要作用.母乳是早产儿肠内营养好的选择,母乳不但可以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减少早产儿相关疾病(如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还能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对减少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1].国外十分重视NICU患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国内亦有NICU开展母乳喂养,但我国NICU总体母乳喂养率仍然非常低,本文对国内外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进行综述,为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

    作者:施卸丽;徐鑫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照糖尿病护理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得分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均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张英;陈国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亦称重症渗出性多形红斑,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属Ⅳ型变态反应[1],多与食物、癌症、药物及各种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等有关,常发生于过敏体质患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主要表现为广泛的皮肤黏膜损害,口、眼、外阴黏膜受损严重,尤以口唇炎及结膜炎常见,并伴有发热和全身症状,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角膜脱落、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2].本院感染科于2014年7月15日收治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尹旭映;俞伶;朱曼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