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接触状态下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小鼠肝癌细胞H22诱导下分化的动态观察

李军良;马毅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癌, 肝细胞, 分化
摘要:目的 观察小鼠源性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 cells)的诱导分化.方法 将 ES细胞形成的拟胚体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诱导组在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上清液制成的条件培养基中生长,对照组在去除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ES细胞培养液中生长.于诱导分化的第7、9、12、15天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两组分化情况,并分别测量上清液中AFP的含量.结果 诱导分化的第7天观察到诱导组拟胚体细胞群落的中心和周边有较为典型的小鼠肝癌样细胞形成,第9、12、15天肝癌样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对照组拟胚体向三胚层细胞分化,未见肝癌细胞形成.第9,12,15天诱导组和对照组AFP含量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小鼠肝癌细胞H22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以分化为肝癌细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arresten蛋白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原核表达人arresten重组蛋白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pRSET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人arresten重组蛋白.将Wistar大鼠颈外静脉移植于腹主动脉,建立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实验分3组:假手术组、移植对照组和移植实验组.自术后第3天起,皮下注射给予arresten重组蛋白(每日4 mg/kg体重)处理.4周后取移植静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 移植组移植静脉均呈现典型的内膜增生、肥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新生内膜主要有过度增殖的α-SMA染色阳性平滑肌细胞组成.移植实验组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受到明显抑制,新生内膜面积(0.12±0.07)mm2及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0.373±0.0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8±0.11)mm2,1.621±0.086,P<0.01];并且实验组移植静脉新生内膜细胞PCNA标记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5.62±3.97)%比(56.36±3.49)%,P<0.01].结论 重组arresten蛋白通过抑制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能有效抑制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发生发展,在防治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宋自芳;郑启昌;尚丹;舒晓刚;熊俊;胡青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micro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与对应正常结肠组织miRNA表达特征及其在结肠癌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了6对结肠癌及其远端正常结肠的手术标本中200种miRNA的表达情况,并应用PAM分析法探讨miRNA在预测结肠癌病变中的作用.结果 检测6对结肠癌及其远端正常结肠的手术标本中miRNA的表达情况发现在结肠癌组织/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存在132种miRNA,并且有95种miRNA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表达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化倍数大于1.5),其中有48种表达增加应用PAM分析方法对9对结肠癌组织/远端正常结肠组织进行了定性判断,发现预测结果 与病理切片诊断结果 一致.结论 miRNA与结肠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以进行结肠癌的早期预测和诊断.

    作者:于振涛;蔡星;尚晓滨;殷媛;张燕;张辰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okemon与p5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Pokemon(POK erythroid ontogenic fac-tor)基因于2005年被确定为原癌基因,Pokemon蛋白在致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2].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研究Pokemon和突变型p53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丁月超;张水军;吴阳;张弓;赵永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复阻断人上臂血供对循环血中腺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 重复阻断人一侧上臂血液供应,监测循环血中腺苷含量变化,探讨局部缺血预适应对全身的保护效应.方法 选取5例健康成年自愿者制备人体重复上臂压迫模型,用袖带压迫肱动脉,加压至200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5 min、间隔5 min,重复5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观察压迫前后血浆中腺苷(ADO)含量的变化,并记录受试者的主观感受.结果 HPLC结果 显示,重复上臂压迫前后ADO含量呈现规律性变化,在5次压迫结束后ADO含量升高,在压迫后15、30 min降低,在60 min达到高值(1069.622μg/L),达4.44±0.19倍于压迫前(P<0.01).在压迫后24 h血浆中ADO含量依然保持高水平.循环血腺苷含量升高的同时,受试者缺血侧上臂的不适感却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上臂血供重复阻断中,血浆腺苷含量显著提升,缺血肢对缺血的耐受显著增强,提示重复阻断一侧上臂血供可激发全身性远程异位低氧预适应的保护物质.

    作者:吴浩;蒋丽丹;郭秒;吉训明;吕国蔚;田欣;凌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对OX40小于扰RNA供体转染抗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

    目的 观察RNA干扰阻断OX40-OX40L共刺激通路对大鼠移植肝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制作DA大鼠到Lewis大鼠的原位肝脏移植模型,移植前取预先制备的5 ml含5×109pfu的pLVTHM-OX40-siRNA重组慢病毒,灌注感染移植供肝30 min,术后观察受者存活时间,移植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2,IFN-γ,的水平,并进行受者大鼠脾细胞对供者大鼠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 转染组受者肝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74.00±3.79)d,明显长于对照组和未转染组;转染组移植肝组织炎细胞侵润、间质水肿、肝组织坏死程度较对照组和未转染组减轻,实验组大鼠脾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P<0.01);移植术后的第7天,转染组血清IL-2浓度为(46.0±8.4)ng/L,IFN-γ浓度为(202.7±14.6)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0.05).结论 转染靶向OX40的siRNA,在体内可通过阻断OX40-OX40L共刺激通路,抑制大鼠肝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延长大鼠移植肝的存活时间.

    作者:夏仁品;卢实春;赖威;戴军;娄金丽;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城疫病毒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的作用

    目的 观察新城疫病毒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D90对体内、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抗癌实验,通过体外培养A549细胞观察D90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建立14例A549肿瘤细胞裸鼠模型,对实验后裸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光镜、电镜等方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从而探讨新城疫病毒D90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结果 NDV强毒株D90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溶解、杀伤A549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组织体积明显缩小(t'=4.753,P<0.01),光镜和电镜下可见肿瘤组织内血管分布减少,肿瘤细胞坏死与凋亡.结论 新城疫病毒强毒株D90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溶解、杀伤肿瘤细胞,能够抑制裸鼠体内肿瘤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对正常组织无影响.

    作者:王雪峰;马永峰;禹亮;张健;付凯;姜久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4在正常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转移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结直肠癌80例中AP-4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VEGF、MMP-9 mRNA的转录水平,以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1)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良性腺瘤、结直肠癌组织AP-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2/16),25.00%(4/16),56.25%(45/80),其中良性直肠组织18.75%(6/32),良性直肠组织AP-4的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2.96,P<0.01);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AP-4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的AP-4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癌组织VEGF和MMP-9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P<0.05),结直肠癌组织AP-4结合活性增强与VEGF和MMP-9高表达显著相关(P<0.01);(3)结直肠癌AP-4基因表达程度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6,P<0.01).结论 AP-4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AP-4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

    作者:孙政;曹杰;杨平;王辉;李旺林;谭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RNA干扰对膀胱癌T24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抑制膀胱癌T24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提高化疗敏感性.方法 根据转染效率高时pEGFPN1质粒与脂质体的比例,转染T24细胞,实验分为3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C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转染后24 h,即有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Quantity one半定量:24 h 0.57±0.17,48 h 0.42±0.11,72 h0.33±0.09.VEGF-C抑制后,吉西他滨诱导的凋亡率明显升高,转染组为(41.38±1.54)%,明显高于未转染组(22.87±1.40)%与脂质体组(23.47±1.58)%(P<0.05).结论 RNAi可高效稳定抑制膀胱癌T24细胞中VEGF-C的表达,明显提高吉西他滨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药物敏感性.

    作者:祖雄兵;叶章群;周四维;齐琳;张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去胆管及去门静脉肝叶肝细胞功能分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胆管结扎及门静脉结扎后肝细胞形态及功能分化现象,探讨去胆管及去门静脉肝叶的保留价值.方法 应用氰基丙烯酸酯对仅保留两个肝叶的大鼠行一叶胆道栓塞并结扎,另一肝叶行门静脉结扎,进行分肝静脉血化验检查、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去胆管肝叶形态及糖原染色变化不大,分肝静脉血白蛋白(30.9±1.8)g/L与对照组(31.9±2.0)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门脉肝叶萎缩明显,但血胆红素指标维持正常,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7.7±3.2)比(8.7±2.3)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胆管肝叶在观察期内无明显萎缩,仍保留有蛋白质合成分泌等功能;去门脉肝叶肝细胞能够承担胆汁代谢功能.

    作者:焦华波;黄志强;李成刚;肖敏;梁斌;王燕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铁碳复合磁性载体体内特征的研究

    目的 通过吸附阿霉素的纳米铁碳复合磁性载体经猪肝动脉插管介入,观察靶区肝组织、非靶区肝组织及血清中阿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香猪2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经肝左动脉内注入阿霉素水溶液、外加磁场的高中低剂量载药铁碳复合磁性载体及不加用磁场的高剂量载药铁碳复合磁性载体,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取靶区肝组织、非靶区肝组织及静脉血,质谱法测定阿霉素浓度.结果 外加磁场载药铁碳复合磁性载体组靶区肝组织内阿霉索浓度明显高于非靶区肝组织内阿霉素浓度,高达101.4倍;也高于阿霉素水溶液组及未加用磁场组,高达23.8倍及28.3倍.在不同剂量磁靶向治疗组中靶区肝组织内阿霉素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增高,持续时间延长.结论 载药铁碳复合磁性载体在外加磁场引导下易聚集于靶区,在局部释放药物,对周围组织器官影响较小.

    作者:武春涛;甘军;胡承恩;黄广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鼠肝卵圆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的治疗作用

    我们从大鼠肝卵圆细胞(HOC)增殖模型肝脏分离纯化标记HOC,对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大鼠进行同种异体移植.

    作者:王毅军;邹奇;吴尘轩;朱争艳;高英堂;杜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T-cadherin分子在人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目的 观察黏附分子T-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及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cad-herin表达水平与肝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40例人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T-cadherin蛋白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T-cadherin mRAN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T-cadhefin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T-cadherin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评分为1.43±0.14,在癌旁组织中为2.65±0.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aclherin蛋白在中、高度分化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在低分化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评分分别1.70±0.19和1.15±0.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adherin在伴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的肝细胞癌和不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评分分别为0.50±0.19和1.63±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dherin蛋白在人肝细胞癌中表达下调与肝细胞癌的发生、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志发;黄志勇;严群;陈孝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IASPP、p53的表达

    我们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增殖活性及其p53凋亡抑制蛋白(IASPP)、p53的表达,探讨IASPP蛋白在脑胶质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景世元;孔世奇;吴建梁;侯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脊髓损伤(SCI)呈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低死亡率的新特点[1].SCI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所引起神经元凋亡有密切关系.我们采用SCII动物模型[2],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作用,探讨DG保护SCII的可行性.

    作者:丁磊;马玉林;刘秉锐;殷刚;罗小军;马国强;李永宁;马宗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热休克蛋白90α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人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收集46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即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SP90α的表达情况,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2.6%(38/46),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10/46,21.7%);在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组织中,各组间HSP90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为N1期以后(不包括N1在内)的病例中HSP90α表达阳性率为96.2%(25/26),高于淋巴结转移为N和N1的病例;在TNM分期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为92.9%(26/28),也要高于Ⅰ、Ⅱ期.结论 HSP90α在胃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且在淋巴结转移多和越晚期的胃癌组织中表达越高,提示HSP90α可作为胃癌预后判定监测指标.

    作者:吴文辉;肖隆斌;蔡世荣;詹文华;王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细胞癌中马赛克血管的瘤内分布与结构特征

    目的 观察肝癌中马赛克血管(MV)的分布和结构特征,探讨MV形成的基础.方法 以携绿色荧光蛋白的肝癌细胞建立裸鼠原位和皮下瘤模型(各10只),通过血管内皮细胞(EC)和基底膜组分的荧光标识,对瘤样中2325例血管(原位瘤1002例,皮下瘤1323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缺乏基底膜的肝窦EC和普通的EC所形成的血管中,MV发生频率为(29.20±2.49)%比(15.33±3.46)%,分布广度为(33.75±5.15)%比(19.20±5.7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V发生频率和瘤内距离均呈正相关(r=0.456,P<0.Ol;r=0.726,P<0.01).马赛克区域有80.18%~91.01%存在基底膜的缺失.结论 肝癌中存在由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同构成的MV,基底膜的缺失提示是MV形成的结构基础.

    作者:周凡;梁力建;彭宝岗;华赟鹏;沈顺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胃癌组织中Smac和L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Smac和Livin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9例胃癌组织中Smac和Livin表达,分析Smac和Livin表达和临床病理因素、预后及相互的关系.结果 Smac和Livin在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和46.8%.Smac在低分化,Ⅲ、Ⅳ期和青年人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Livin在低分化和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Smae表达阳性患者(40.7%)和Livin表达阴性者(45.2%)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Smac表达阴性者(16.0%)和Livin表达阳性者(18.9%,P<0.05).Smac和Livin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Smac和Livin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组织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陈继红;魏少忠;陈健;罗和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黄紊(Curcumin,Cur)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体外生长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RT-PCR法观察了6.25、12.5、25.0、50.0 μmol/L浓度姜黄素对PC3细胞生长及Notch1 mRNA和蛋白,Jagged1、Hes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PC3细胞的生长(F6.25=17.840,F12.5=20.479,F25=99.091,F50=8.40,F24=1081.70,F48=51.495,F72=155.24,P均<0.01);诱导G2/M期停滞(FS=1708.20,FG2/M=1580.40,P均<0.01);促进凋亡(F=208.23,P<0.01);随着Cur梯度浓度引起Notchl、Hesl mRNA分别增高(F=4.872,P<0.05;F=29.562,P<0.01),Notch1蛋白表达升高(F=4.579,P<0.05),JaggedlmRNA的表达下降(F=74.160,P<0.01).结论 姜黄素能上调Notch1、Hes1,下调Jaggnd1的表达,激活Notch信号通路,是其发挥抗前列腺癌的机制之一.

    作者:邓刚;余建华;叶章群;胡志全;罗钰填;王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半离体肝切自体余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研究

    目的 观察半离体肝切自体余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规律及其代偿能力.方法 通过CT计算5例半离体肝切自体余肝移植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肝再生并监测术后肝脏功能变化.结果 病例1、4的谷丙转氨酶(GPT)在术后第6、4天降至正常;病例2、3、5的GPT在术后10天左右降至正常水平.病例1术后2个月、1年肝体积再生率分别为21.62%、42.85%;病例2术后2个月、1年肝体积再生率分别为12.50%、61.84%;病例3术后2个月肝体积再生率为11.32%;病例4术后2个月肝体积再生率为25.98%;病例5术后2个月肝体积再生率为9.32%.结论 该技术为难以常规肝切除的患者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径路;术后残肝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尽量缩短肝脏冷缺血时间是减轻术后肝损伤,保护肝再生能力的关键.

    作者:叶启发;陈晚平;明英姿;任祖海;余兴国;李珂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自制红药膏对豚鼠皮肤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我院自制红药膏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复合型软膏,西药主药为SD-Ag、SD-Zn和环丙沙星.中药主药为丹参、紫草、野菊花、冰片等.赋形剂(又称基质)为凡士林、羊毛脂、16醇、18醇、硬脂酸等不下数十种药物所组成.我们通过豚鼠皮肤敷贴实验,观察红药膏对豚鼠皮肤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吴风云;朱佳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